電影中的歷史八卦:網文都不敢寫,同時代所有偉大男人都愛這女人

素來文藝界的軼事緋聞最適合用來茶餘飯後津津樂道,這不,昨日嫣米翻出一部小時候在電影頻道看過的、發行於1991年的老片子《春光奏鳴曲》。


電影中的歷史八卦:網文都不敢寫,同時代所有偉大男人都愛這女人

《春光奏鳴曲》:休格蘭特和朱迪戴維斯分別飾演肖邦和喬治桑夫人


電影講的是肖邦和喬治桑夫人的一段情史,故事編的頗為幽默風趣,是否還原了真實且不去說,但由於故事裡用心出演的人物在藝術史上皆赫赫有名,其中戲份吃重的就有鋼琴詩人肖邦、文學家喬治桑夫人、鋼琴家作曲家李斯特、詩人繆塞、畫家德拉克羅瓦等等。

電影中的歷史八卦:網文都不敢寫,同時代所有偉大男人都愛這女人

年輕時的休格蘭特顏值無敵


嫣米小時候只覺得這個故事很浪漫,現在再看,除了浪漫,還十足狗血。最讓人震驚的是,真實世界中他們的故事,比電影更復雜誇張。

時光要回溯到19世紀上半葉的法國,此時的巴黎正處於七月王朝統治的時期,經歷了法國大革命的洗禮,民主、自由、平等的觀念正在洗滌社會的風氣。歐洲的許多藝術家都集中在這個城市。這些才華橫溢的人在追逐時髦的貴族的資助下,雲集在各種貴族舉辦的沙龍和聚會。

也是在這個背景下,影片的女主喬治桑夫人邂逅了肖邦。

電影中的歷史八卦:網文都不敢寫,同時代所有偉大男人都愛這女人

影片中的沙龍聚會


據說兩人的初次相遇正發生在瑪麗.達古伯爵夫人的沙龍。而瑪麗也是這部影片的女二和最重要的反派人物,影片描寫她出於嫉妒的心態在暗中破壞喬治桑與肖邦的戀情,最後因為這份不端的心態與自己的情人李斯特分道揚鑣。

電影是戲劇化的,現實呢?現實中的瑪麗達古伯爵夫人沒有任何必要去嫉妒喬治桑,因為她自己的故事就夠寫一籮筐的了。作為李斯特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瑪麗也是出身高貴並具備纖細敏感的文學氣質。她為了愛情拋下名譽和地位,為李斯特生下了三個孩子。而與電影中的人物恰恰相反,她並不追求浮華和虛名,反而夢想著與李斯特在鄉村田園的氛圍中享受屬於他們的藝術。

可惜的是,這成了她與李斯特分歧之處,而且最終不可彌補的導致了兩人的決裂。

電影中的歷史八卦:網文都不敢寫,同時代所有偉大男人都愛這女人

瑪麗達古伯爵夫人肖像畫


兩人分手後,瑪麗寫了小說《奈麗達》,影射了她與李斯特分手的原因。李斯特在瑪麗心中的形象似乎是十惡不赦的暴發戶,但她的這份恨只怕也是源自於對李斯特的愛而不得吧。

但在1836年的秋天,那一年,瑪麗夫人與李斯特正如膠似漆。與此同時,喬治桑夫人也即將開始一段新的情史。

電影中的歷史八卦:網文都不敢寫,同時代所有偉大男人都愛這女人

肖邦和李斯特


說到喬治桑夫人,有必要提及她在世界文壇史上的地位。

出身貴族的她,是由自己的祖母、曾被譽為“法蘭西第一美人”的杜邦夫人撫養長大。她18歲成為了男爵夫人,但卻並不滿意那樣的生活,最後尋求獨立並開始寫作生涯,併成為法國浪漫派作家的代表。她一生留有兩百多部作品和大量的文章,可以算是十分勤奮的作家。她被同時代的偉大作家雨果成為“法蘭西的驕傲”,“自由的女神”!


電影中的歷史八卦:網文都不敢寫,同時代所有偉大男人都愛這女人

法蘭西第一美人杜邦夫人:喬治桑祖母


但更為獨特的是喬治桑夫人的個性和思想,她顯然與當時的貴族夫人們格格不入。她酷愛男裝、抽雪茄、喝烈酒、騎快馬,而且情人無數。福樓拜、巴爾扎克、雨果、李斯特,這些藝術史上的重量級人物,都曾是她的裙下之臣、至交好友。她的作品表達她的心聲,“我愛,故我在”,這句話也被影片用來當成是對情人的告白。


電影中的歷史八卦:網文都不敢寫,同時代所有偉大男人都愛這女人

喬治桑夫人


在與肖邦結識之前,1832年到1835年的三四年間,她與著名詩人繆塞交往。但卻在繆塞傷病期間,被發現愛上了繆塞的醫生。電影開始的時候,雖未交代原因,喬治桑與繆塞已經水火不容。在喬治桑看來,如果愛情已經消失,則沒有再虛與委蛇的必要。

有趣的一點,電影中的藝術家們,在愛情的觀念上顯然是真誠的;但他們對於世情的處理卻也不時充滿著虛偽。比如影片前半段表現藝術家們受鄉村貴族的邀請前往莊園度過兩個星期,他們一邊消受著貴族的供養一邊卻暗自嘲笑諷刺他們的庸俗無知。他們用才華無情地恥笑著世界,卻又厚顏汲取著世界賦予的榮光。矛盾的藝術家!

電影中的歷史八卦:網文都不敢寫,同時代所有偉大男人都愛這女人

詩人繆塞


繆塞與喬治桑的愛情,顯然更偏重於對慾望的解放。他們是大膽的、熱烈的。繆塞在追求喬治桑時,在寫給她的情詩中即藏頭詢問“你何時能與我睡覺”,而喬治桑也大膽的以藏頭詩回答“今夜”。

喬治桑遇到肖邦以後,情形卻似乎不太一樣。


電影中的歷史八卦:網文都不敢寫,同時代所有偉大男人都愛這女人

鋼琴詩人肖邦


肖邦是敏感、纖細的,加之身體孱弱,沒有那麼大的能量。從肖邦的情史也可以看出,他初戀的對象是華沙音樂學院的女同學康斯坦斯,但終其一生他也未向康斯坦斯訴過衷腸。而後他又愛上了幼時相識的舊友瑪利亞.烏金斯基,卻因為身體的原因遭到了女方家族的反對,他對此的反應也只是默默感嘆自己的不幸。

電影中的歷史八卦:網文都不敢寫,同時代所有偉大男人都愛這女人

當肖邦感嘆自己不幸人生的瑪利亞烏金斯基


電影對此的改編頗得精髓,它借用反派瑪麗這一角色道出,她說肖邦“是一個女人”,陰柔被動,“總是隨時準備拋棄自我,只需要狠狠推她一把”。也正是這番言辭激發了片中的喬治桑,使她乾脆放下女子的矜持,開始對肖邦窮追猛打,最終俘獲了他的心。

喬治桑是追求獨立自由如風一般的先鋒女子,但肖邦則是溫和的、傳統的,他的理想主義更帶有奉獻精神。電影在改編故事的同時,對這對歷史情侶的靈魂特質把握和表現的很好。

肖邦和喬治桑在一起九年的時間,這九年,也是他藝術生涯中最輝煌的時間。

1846年秋天,兩個人因為長期的性格不合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最終在喬治桑的女兒索朗日的感情問題上的分歧成為兩人分手的導火索。

分手後,肖邦獨自回到巴黎,度過了人生中最後的三年時光,再也沒有機會與喬治桑相見。


電影中的歷史八卦:網文都不敢寫,同時代所有偉大男人都愛這女人

老年的喬治桑夫人


嫣米感慨,對這些天性就比常人細膩敏感的藝術家來說,也許並不存在什麼完美的愛情。愛情總是會隨著時光流走而逐漸消逝,有的快些,有的慢些。永恆不變的人性卻一樣帶給他們爭執、猜忌、傷害、悔恨或各種無法挽留的遺憾。不過,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世界才能有那麼多不朽的藝術作品,給我們這些庸俗的人留下一個個光彩照人的藝術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