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得溼疹,家長最心疼,這幾種做法能預防和緩解小兒溼疹!

小兒溼疹可以說是很多孩子在嬰幼兒時期都會出現的皮膚問題,有的輕有的重,不僅孩子難受,家長也跟著勞心費神。

為什麼嬰幼兒容易發生溼疹?

小兒溼疹是皮膚科門診中常見的疾病,它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有劇烈瘙癢的皮膚炎症性疾病,通常在孩子1到2歲的時候比較高發。

從內因上講,這跟嬰幼兒的消化功能發育還不太健全有關,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尤其是食物過敏,發生過敏反應的時候,孩子就容易出現溼疹,等孩子大了,腸胃發育逐漸完善了,溼疹的發生幾率就相對小了。

另外,有些孩子可能先天性的皮膚屏障功能不好,也容易誘發溼疹。

從外因上講呢,環境裡的一些花粉、粉塵,吸入後也可能會產生過敏反應,引發溼疹,另外,孩子穿的衣服也要注意,一些化纖類的衣服也可能會引發溼疹。

孩子身上長了疹子之後,家長怎麼能判斷是不是溼疹呢?

溼疹分為急性溼疹、亞急性溼疹和慢性溼疹。

急性溼疹的主要表現為有滲液有水皰。

亞急性溼疹比急性溼疹持續時間更長,發作的程度相對輕一些,但也會表現為滲出、丘疹、紅斑、結痂。

慢性溼疹,則一般沒有滲出。

溼疹最早發生於面頰部,呈現為瘙癢性的紅斑,在此基礎上會有針尖大小的丘疹,然後融合成片,如果此時孩子忍不住抓蹭了,就會有糜爛滲出。同時發病的部位也會由面頰部向頭皮、頸部、軀幹、四肢逐步發展。

實際上還有一種溼疹,可能您聽得少,叫乾燥性溼疹,(對,您沒看錯,名字裡既有幹又有溼),這是特殊類型的溼疹,常見於小腿,多發於秋冬乾燥天氣,因為皮膚乾燥,角質層沒有水分,刺激皮膚形成裂瓷狀或者出現細小皺紋、裂口等情況,多與過度洗滌,下肢血液循環較慢有關。這種情況要特別注意保溼,洗澡少用沐浴露,多用保溼霜。

寶寶得溼疹,家長最心疼,這幾種做法能預防和緩解小兒溼疹!

如何避免發生小兒溼疹?

1、儘量堅持純母乳餵養4個月以上

因為母乳中的各種抗體比較多,能幫助孩子增強體質。另外,母乳餵養對於減少孩子的過敏反應也是有好處的,因為像一歲以內的嬰兒,他本身腸道功能發育不完善,如果提前吃一些其他的東西,會引起增加過敏的風險。

2、不要延遲添加輔食

輔食的添加不能早也不能晚,6個月左右添加輔食是比較適合的,因為人有一個食物的耐受期,在這期間吃東西可以誘發免疫耐受,避免過敏,如果超過6個半月吃的話,會增加過敏的幾率。

寶寶得溼疹,家長最心疼,這幾種做法能預防和緩解小兒溼疹!

3 、避免超重

根據一些科研的數據發現,超重的孩子過敏的幾率都會提高,所以應該控制一下孩子體重,避免超重。

4、 補充益生菌

實際上益生菌有很多作用,可以調節腸道菌群,促進消化、提高免疫。實際上就等於是給孩子的腸道增添了一個屏障,保護孩子,幫他把一些潛在的過敏原給隔離掉。

5 、做飲食日記,避免食物過敏

我們上面講了,溼疹的發生跟食物過敏有一定關係,但是太小的孩子是不建議測過敏原的。一般認為三個月以下的孩子,他的抗體還沒發育完善,此時測過敏原可能也不是很準,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家人做飲食日記,看看孩子的皮疹和食物的相關性,如果說是吃完什麼就加重,那以後就要注意迴避這種食物了。

需要提示的是:如果溼疹特別重同時伴隨有消化道症狀的孩子,還是需要積極查過敏原的,比如說有嘔血、便血等情況。

寶寶得溼疹,家長最心疼,這幾種做法能預防和緩解小兒溼疹!

孩子出現溼疹後,應該怎麼辦呢?

1、注意孩子皮膚的保溼護理

可以幫助孩子塗一些適合嬰幼兒的保溼霜,保持皮膚的滋潤,這樣有助於完成皮膚屏障功能的修復,保溼工作做好了,溼疹就有可能緩解。

2、使用溼疹藥膏

如果孩子的面頰部、臀部都有紅斑丘疹,還伴隨著有乾燥粗糙的表現,這種情況下,可以用一些溼疹藥膏,但是用藥咱們還是要有限度,因為有些藥膏是屬於激素類的,家長一定把握好度,全身大量的應用,連續應用,最好不要超過兩週。

如果症狀緩解之後,就建議您逐漸減量,比如說從每天兩次減成一次,或者每隔兩三天用一次,逐漸把用藥量控制下來。

在抹藥的時候也一定要配合做好皮膚的保溼工作,用藥就會減少,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寶寶得溼疹,家長最心疼,這幾種做法能預防和緩解小兒溼疹!

3、控制好環境的溫度和溼度

溼疹雖然是叫溼疹,但是它並不是因為環境溼度大引起的,相反,乾燥的環境是不利於控制溼疹的。秋冬季的時候,北方家裡的暖氣都會給的特別足,這種乾熱對孩子的皮膚是特別不好的,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家裡的溫度,同時配合加溼器,保證屋內的溼度大一點。

最後想說呢,溼疹是一個慢性反覆性疾病,想要一次性去根,目前咱們的技術還達不到,但是隨著孩子的生長髮育,小兒溼疹會越逐漸改善的,所以家長要有一定的信心,做好心理建設,不要盲目給孩子用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