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能吃"大人飯"?醫生:這個年齡前別亂喂,影響脾胃健康

經常有人開玩笑,"帶孩子,家裡的老人是最大的障礙。"

倒不是嫌老人年紀大了,帶不了孩子,而是老人總習慣按照自己的"經驗"帶。很多年輕家長最怕家裡老人說:"以前你就是這麼帶大的,不也沒事兒嘛!"眼睜睜的看著老人用錯誤的方法帶孩子,自己提心吊膽的,還不能說,實在是太難了!就拿孩子吃飯來說吧,很多老人都是:多吃肉有營養、早吃鹽長力氣、孩子愛吃啥喂啥……結果,孩子剛長牙,就開始喂"大人飯"了。

寶寶多大能吃

孩子過早吃"大人飯",易脾胃失調成隱患!

小嚴的兒子,從小就由奶奶帶,早早的就跟著奶奶吃"大人飯",老太太做飯口味比較重,孩子也習慣了,飯菜稍微淡點就不愛吃。

直到孩子上幼兒園,園裡組織體檢,小嚴才得知孩子脾胃虛弱。醫生跟小嚴說,孩子的脾虛比較嚴重,平時吃飯要格外注意,做好長期調理的準備。

孩子過早吃大人飯,危害多

1.看似吃得多,實則消化不良

大人飯,會放油鹽醬醋等調料,所以口味好,孩子愛吃。但是,孩子愛吃、吃得多,不代表孩子消化好。油鹽醬醋等調料,對孩子的腸胃是有損害的,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寶寶多大能吃

2.咀嚼不仔細,脾胃負擔加重

"大人飯"顆粒大、不易消化,孩子腸胃嬌嫩、咀嚼能力發育欠佳,過早的吃大人飯,容易加重脾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積食、脾虛等腸胃問題。

3.吃鹽易過量,孩子發育遲緩

越小的寶寶,對鹽的需求量越少。如果孩子過早的吃大人飯,會攝入過量的鹽分,會影響孩子鈣吸收,損傷腎臟,孩子的身體就會出現繁育遲緩,體質下降的情況。

孩子腸胃不消化、積食、便秘,適當喝點山楂,有助於清理積食,幫助腸胃消化,增強脾胃運化。明代藥學著作《本草通玄》中記載山楂能"消油垢之積";《本草綱目》說它"化飲食,消肉積";《本草再新》記載山楂能"治脾虛溼熱,消食磨積,利大小便"。山楂甘溫質潤,也屬於酸鋅類中藥,調節脾胃的力量實在強大,《蘭室秘藏》一書記載,猴菇酸鋅疏脾健胃的中藥材共為發揮通腸道,健脾胃的特點,同時安五臟潤六腑,疏肝解鬱降肝火。

山楂在我們中國應用得太早了,早在《爾雅》中就有記載了。在陶弘景寫的《神農本草經集

注》中,就收錄了山楂,但是歷朝歷代,山楂曾經有過很多個名字,什麼"赤瓜"、"棠俅

子"等等,從明代李時珍開始,才把它們統一起來,李時珍說:"赤瓜、猴菇、酸山楂, -物

也。"作為一名學者,李時珍確實在中國的藥物學領域,做了很多的貢獻,中就包括搞清楚

了很多名同物的藥物。

寶寶多大能吃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

孩子1歲以前,最好不要吃"大人飯";孩子2歲以後,少量食用,前期儘量選擇鬆軟、易消化的食物,減小孩子咀嚼難度;注意孩子的攝鹽量:1-2歲≤1克、2-3歲≤2克、3-4歲≤3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