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2019年玉溪農產品出口創匯26.6億美元,較上年增長74.2%,佔全省農產品出口創匯的55.6%,位居全省第一。

據報道,這是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既不沿邊沿海,也沒有邊境口岸,玉溪為什麼能做到常年盤踞榜首?

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打得一手高原特色農業好牌

玉溪農業在雲南農業中舉足輕重。

上世紀80年代,玉溪開始規模化種植,90年代被列為滇中現代農業示範區。

2011年,玉溪市蔬菜基地被商務部認定為第一批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專業基地。

2017年,玉溪成為首批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示範區。

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多年來的發展,玉溪形成了菸草、蔬菜、花卉、水果、生物藥、畜禽等一批特色優勢產業,成為中國西部地區面向南亞、東南亞國家的重要農產品出口基地。

玉溪有144個農產品獲省級以上馳名商標、名牌產品、著名商標、名牌農產品稱號。“江川大頭魚”“易門豆豉”等5個農產品被認定為地理標誌產品。

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規模達247萬畝,148個農產品通過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用標產值突破百億元。

玉溪農業培育出了包括新平褚橙、華寧柑桔、通海蔬菜、元江芒果、易門野生菌、澄江藕、玉溪花卉等一系列區域性品牌。

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玉溪食品企業打造出了“滇雪”“源天”食用油、“貓哆哩”休閒食品、“磨漿”核桃飲料、“宏斌”小米辣、“貢潤祥”茶膏等一系列知名品牌。


從菸草重鎮到蔬菜之鄉的跨界之路

在玉溪出口商品中,農產品佔據半壁江山,遠銷國內多個大中城市,以及歐美、東南亞各國。

在雲南農產品出口中,玉溪農產品獨領風騷。在玉溪農產品出口中,蔬菜獨佔鰲頭。在玉溪蔬菜出口中,通海一枝獨秀。

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2007年之前,玉溪農產品出口比重較少。自2008年稍有起色,此後比重年年攀升,並逐步打破菸草業、磷化工主導的產業格局,甚至達到菸草業都未曾企及的高度。

2010年,農產品出口值首次超過磷化工產品,成為玉溪第一大類出口商品。

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而從2005年到2018年,玉溪農產品出口佔玉溪全市出口總值的比重,由7.7%提高到85%;玉溪農產品出口佔全省農產品出口總值的40%以上,2019年更是高達55.6%,連續多年排名全省第一。

從種植面積到產值,蔬菜業都是玉溪種植業當之無愧的首席產業。

玉溪是負有盛名的“蔬菜之鄉”,而通海是玉溪的“小菜園”。

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1998年之前,通海還是雲南著名的菸草重鎮,是“優質示範縣”,並連續14年榮獲“全國菸葉生產、收購先進縣”的稱號。

1998年,全國菸草系統實施“雙控”(控產量和種植面積)政策之後,通海走向蔬菜種植之路,此後多年,通海蔬菜異軍突起,在雲南的蔬菜生產基地中佔有一席之地。

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2015年,通海成為雲南8個出口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示範區之一。

2017年,通海縣和新平縣一起成為雲南省第一批高原特色農業示範縣。

現在,通海已成為雲南最大的蔬菜生產銷售集散地。

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聚焦產業、標準化種植做強品牌

從自然條件來看,玉溪的氣候、土壤適宜果蔬農作物種植。光熱水土的恰到好處,勾勒出農作物蓬勃的生命線,2000多年的蔬菜種植史就是明證。

從區位來看,玉溪地處滇中腹地,區位優越。北接昆明,連通全國市場;南連紅河,易於連接東南亞市場。

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從交通來看,玉溪是雲南公路交通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元磨(元江至磨黑)、通建(通海建水)等高速公路通車,打通了州市間的經濟運輸大動脈。昆曼大通道(中國第一條國際大通道,從中國經老撾到泰國)全線貫通後,打通了中國與東南亞的交通大動脈,農產品進入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輸出成本銳減(時間、運費),優勢陡增。

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從政策來看,政府充當著農業發展的引路人。玉溪充分發揮特色優勢,聚焦糧食、油料、菸草、蔬菜、水果、花卉、生物藥材和養殖八大高原特色農業產業,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其中,紅塔區、江川區重點發展花卉,通海縣重點發展蔬菜、花卉,澄江縣、華寧縣、新平與元江重點發展水果,易門縣重點發展食用菌,峨山縣重點發展生豬養殖。

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而橋頭堡建設的推進,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農產品的零關稅,更是大大催生了農產品的產出與輸出。也因此,東盟國家(泰國、越南、老撾、馬來西亞等),已經是雲南出口農產品最大的消費地了。

從生產方式來看,規模化、標準化和專業化種植生產是農產品崛起的密碼。

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像通海,蔬菜按照“龍頭企業+綠色食品基地+合作社+標準+農戶”的模式進行種植。企業與合作社通過產前、產中和產後服務,對菜農進行技術指導,通過統一供應生產資料、統一種植技術、統一供應種苗、統一定級包裝、統一品牌和統一銷售等將生產標準逐一落實。

玉溪農產品出口連續14年全省第一,憑什麼?

玉溪農產品從無到有,從內銷全國到打通國外市場,從因地制宜聚焦特色農業,到標準化種植提升農產品品質,再到深耕細作經營出代表性品牌,玉溪農業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黃大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