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寫材料變得“輕鬆”起來(二):六步工作法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清水拂心,今天老秘網公文課堂

由我與大家一起文字交流《讓寫材料變得“輕鬆”起來(二)》。

在這個系列課程的第1課裡,我重點講了“為什麼寫材料不輕鬆”。一起回顧下。主要從寫材料的歷程、情形、場合三個維度,分析了寫材料“不輕鬆”的原因。

從歷程來看,主要是入門、從登堂轉向入室這2個環節不輕鬆。

從情形來看,主要是7種情形,分別是:

缺乏好的思路框架;

對所寫的公文內容不熟;

思想站位不高、境界格局不高;

不善於概括提煉,缺乏好的標題和觀點;

語言乾癟,詞彙量少,表意不準;

缺乏案例或數據,材料不生動不實在;

被已有文稿、範文模版“牽著走”。

從場合來看,主要有3種場合讓寫材料變得不輕鬆,分別是:

文稿最終使用者的要求極高;

文稿使用的場合比較複雜;

文稿的寫作環境不優或寫作流程不完善。

在上一課程的結尾,我講到了“六步工作法”,即:

列出寫作原則清單—列出可借鑑資料清單—列出寫作提綱—逐步剖析形成初稿—列出修改清單全面修改—檢查低級錯誤形成定稿。“六步工作法”應該是讓寫材料變得輕鬆起來的路徑、方法,後面的課程還會講到養成良好寫作習慣、保持良好寫作心態等其它讓寫材料變得輕鬆的技巧。

個人認為,這“六步工作法”有較強的操作性,對於規範公文寫作、提高寫作質量,有一定的借鑑意義。所以,在這一節課裡,我將採取舉例剖析的方法,繼續講解、系統講解“六步工作法”,力求把這個公文寫作方法講透徹、講清晰、講到位,以期達到啟發大家、幫助大家的目的。

讓寫材料變得“輕鬆”起來(二):六步工作法

閒話少敘,切入正題。今天的課程主要講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六步工作法”的概念及作用(什麼是“六步工作法”,為什麼要實行“六步工作法”?)

二是“六步工作法”的具體環節要求(如何操作“六步工作法”?)

三是實行“六步工作法”的相關補充說明(實行“六步工作法”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下面,依次進行。

一、“六步工作法”的概念及作用(什麼是“六步工作法”,為什麼要實行“六步工作法”?)

什麼是“六步工作法”?簡單地說,就是把公文寫作的過程,分解為清晰可辨、可操作、可檢驗的六個環節或步驟,即列出寫作原則清單—列出可借鑑資料清單—列出寫作提綱—逐步剖析形成初稿—列出修改清單全面修改—檢查低級錯誤形成定稿。概括地說,就是運用系統化、全程化、精細化、清單化的理念,把每一篇公文的寫作,分解為六個可量化、易操作的基本步驟,著力優化寫作流程、完善寫作鏈條,通過過程把控實現質量把關。

為什麼要實行“六步工作法”或“六步工作法”有什麼優點

一是從反向來看,可以克服公文寫作中方向偏位、內容空洞、層次零亂、錯誤頻現等問題。比如,第一步“列出寫作原則清單”,就是在提醒你要從大局全局著眼、從領導意圖著手,自然偏不了向。還比如,第二步“列出可借鑑資料清單”,就是在提醒你搜集政策依據、素材資料,內容自然空不了。還比如,第三步“列出寫作提綱”和第四步“逐步剖析形成初稿”,就是在促使你嚴謹、嚴實地思考,層次自然亂不了。還比如,第五步“列出修改清單全面修改”和第六步“檢查低級錯誤形成定稿”,就是在促使你檢查修改各個方面的錯誤包括低級錯誤。總而言之,“六步工作法”在公文寫作中起著把向、促實、糾錯等功能。

二是從正向看,新手用起來,易於操作和駕馭,便於掌握寫作規律、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和思維習慣;老手用起來,有利於更快速、更有序、更高效地完成公文寫作任務,讓每一篇文稿都保持穩重、老練。

總之,“六步工作法”對於個人獨立起草文稿來說,是一種比較穩妥、穩慎、穩重的方法和技巧。此外,若老手按此“六步工作法”,對新手進行傳幫帶,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位秘友們,如果你們有正在培養寫作新人或接班人的任務,不妨一試。

讓寫材料變得“輕鬆”起來(二):六步工作法

二、“六步工作法”的具體環節要求(如何操作“六步工作法”?)

“六步工作法”的具體流程如下。

第一步:列出寫作原則清單。原則是管方向、管全局的。原則正確,則大方向不會偏,公文的主題主旨、框架結構等就不會偏,公文內容闡述、語言表述的尺度就不會片偏,就能保證文稿的總體質量。

如何確定公文寫作原則?

有兩條依據,一是領導意圖;二是公文規律,包括公文內容的內在規律、公文文種的寫作規律。如果領導沒有交待寫作意圖,那就按照公文規律來確定寫作原則。即便領導交待意圖,也必然遵循公文規律。凡是符合規律的文稿,必然是能過關、高質量的文稿。總之一點,要把握和遵循規律,列出寫作原則。

【個人感悟:公文寫作,無非是完善領導意圖,所以平常要注重琢磨領導的關注點、思考點,注意聽領導的弦外之音,站在規律把握的角度進行補充完善,即是貫徹領導意圖的好文稿。】

一般來說,公務寫作原則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公文層次。有遞進關係、並列關係、分合關係、辯證關係(在後面會詳細講解);突出重點、詳略得當;等等。

二是公文特徵。有針對性;可操作性;時代感(凸顯最新精神和部署要求);現場感;角色感(符合角色定位)。

三是內容闡述。有內容闡述的重點(如突出問題導向,從問題切入或重點談問題;突出特色亮點;突出工作重點);內容闡述的順序(什麼內容先講什麼內容後講;不同內容的處理);內容闡述的尺度(是深挖細剖還是點到即止,是用粗線條還是用細線條);內容闡述的方式(是用“措施+成效”還是“認識+措施+成效”或者其他)等等。

四是語言表述。有宏觀、中觀、微觀;虛寫、實寫、虛實結合;乾淨、凝練、樸實、有力;等等。

依照這四個方面擬製寫作原則,就能把握公文寫作的大體方向了。確定寫作原則,列出寫作原則清單,既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決定著文稿質量的高低、文章立意的高下。

一般來說,可借鑑資料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大政方針、政策依據類

二是領導講話、上級精神類

三是數據事例、正反案例類。

四是往年的、近期的、外地的文稿類。。

五是各個文種的範文類

最後,關於列提綱的思維方法。列提綱,說白了,就是謀篇佈局、設計結構、搭建框架、擺佈層次的過程。在謀篇佈局上,有其具體、科學的思維方式或思維方法。我在以前的課程中,有過相關的技巧解讀。這裡,我整理以前的資料、結合最新的思考,認為列提綱的思維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是遞進思維分析法。也叫邏輯起點思維分析法或發散思維分析法,從邏輯起點(最基本的邏輯規律)出發,運用發散思維、遞進思維,對公文主題,按規律進行橫向或縱向,點上或面上,前後、上下、左右或內外,宏觀、中觀到微觀等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分析。如“為什麼—是什麼—怎麼辦”“動因—措施—成效”“思想認識—措施任務—組織領導”“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方向—補短板—創特色—提水平”“一是在打牢‘學’的基礎上實現常態化制度化。二是在推進‘做’這個關鍵上實現常態化制度化。三是在發揮X支部主體作用上實現常態化制度化。四是在抓住‘關鍵少數上實現常態化制度化。”等。

二是並列思維分析法。也叫要素、維度、層級、類別思維分析法。即從要素、維度、層級、類別等並行的幾個層面出發,運用並列思維,設計相併列的幾個要素、幾個維度、幾個層級或幾個類別,進行平行闡述。任何一個主題或事物,都有其要素、維度,都涉及各個層級、類別。從要素、維度、層級、類別來把握和分析主題,就做到了系統全面、精準嚴實。

要素、維度、層級、類別思維分析法,重在分析並列的幾個要素、幾個維度、幾個層級或幾個類別。如“擔重—擔難—擔責”“一是爭做良好家風的傳承者。二是樹立清廉平安的幸福觀。三是常念提神醒腦的清廉經。四是當好拒腐防變的守門員。”“一是以戰略思維統攬全局。二是以歷史思維承前啟後。三是以辯證思維轉化矛盾。四是以創新思維引領發展。五是以底線思維掌握主動”等。

三是分合思維分析法。也叫分總思維分析法。所謂“合”,就是“總”。分合思維分析法,即從分與總的關係角度,來設計框架、列出提綱,一般有先總後分、先分後總、總分總等類型。個人認為,分合思維,兼具遞進思維和並列思維,是兩者的結合體。其中,由總到分到總、由總到分、由分到總等過程,遵循的是遞進思維;每個“分”裡,又包含多個並列的要素、維度、層級、類別,遵循的是並列思維。如“一是治X必先治X。二是治X旨在治X。三是更好實現治X與治X有機統一。”

四是辯證思維分析法。也叫矛盾思維分析法。所謂辯證,即對立統一,一般指兩者之間的正反關係。這裡,注意把並列思維與辯證思維區分開,並列思維,指相近的多個要素、維度、層級、類別之間的關係,一般在3個以上;而辯證思維,一邊指互為正反、對立統一的2個要素之間的關係。如“一是要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係;二是要處理好地位與作為的關係;三是要處理好上情與下情的關係;四是要處理好分內與分外的關係。”“一是要處理好“守舊”與“立新”的關係;二是要處理好“謀子”與“謀勢”的關係;三是要處理好“求進”與“求穩”的關係;四是要處理好“善始”與“善終”的關係。”“一是用黨性塑造個性;二是以大我定位小我;三是靠實幹反映實效”。

我相信,只要我們熟練、靈活地運用遞進、並列、分合、辯證這四種思維分析法,列提綱、搭框架、擺層次也會無比“輕鬆”起來。只是,這裡要考驗公文寫作者的思維能力、理論功底。思維層次到位了,列提綱就會“輕鬆”多了。

提綱列好後,最後對提綱的邏輯性、實用性、合理性、新穎性、是否符合領導口味、是否可展開等,進行充分地自我檢視、自我否定、自我修改、自我完善,努力形成一個最合適最精準的提綱。

讓寫材料變得“輕鬆”起來(二):六步工作法


第五步:列出修改清單全面修改。

如果是修改別人的文稿或者說審閱別人的文稿,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特別考驗水平。改得到位、審得精準,就會讓人心服口服,否則就會讓人看不起。如果是修改自己的文稿,那就需要智慧、需要勇氣。所謂“智慧”,就是要能破除“當局者迷”“只緣身在廬山中”的弊端,破除思維的慣性和定勢,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謂“勇氣”,那就是要勇於自我革命、自我否定、自我推翻,不要吝惜已付出的努力、不要吝惜寫下的文字。這裡,主要講如何修改自己的初稿。

首先,關於修改的幅度,有大改、中改、小改、就稿改稿之分。所謂“大改、中改、小改”,視初稿成熟程度而言。或者,反過來說,要視定稿最終要達到的質量標準而定。所謂“就稿改稿”,一般是事情倉促,來不及“大改、中改、小改”,只有就原有主題、原有框架、原有語言等做些微調而已。

其次,關於修改的範圍,我覺得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圍繞是否把握領導意圖來修改。

二是圍繞是否符合公文使用的場合、身份、對象來修改。

三是圍繞是否符合工作規律來修改。

四是圍繞是否符合文種規律來修改,或者說圍繞公文文種各要素來修改。公文一般有以下6個要素,即主題主旨主線(立意、高度);

結構框架(謀篇佈局);

語言表達(措詞造句);

標題擬製(大小標題、大小觀點);

材料組織(事例列舉);

邏輯層次(貫穿以上各要素,無論是主題確定、結構擺佈、語言表達、標題擬製、材料組織,都要講究邏輯層次,合乎邏輯規律)。

五是圍繞公文的品位、韻味、境界、格局等更高層次的標準來修改。

最後,關於修改的方法,有專家介紹,要站在領導的角度,甚至假裝領導的口氣、設想用稿的場合,身臨其境地讀一讀,遇到感覺不暢的地方,就是文稿需要修改的地方。這固然是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實則是在修改“是否符合領導意圖”;修改語言表達。在這種方法之外,我推薦的方法是:依據上述五個方面的修改範圍,來逐一列出修改清單。列清單的過程,就是自我檢查的過程。通過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地去檢查修改,通過分步驟地去檢查修改,就能破除“當局者迷”的弊端。

綜合上述,列出修改清單,可依次從以下十個方面來列:

一是改符合意圖情況。即是否符合領導意圖,不符合領導意圖的,再好的觀點、再高的立意也不能用;或者說是否講出了領導想講的。

二是改角度或者改符合場合、身份、對象情況。即文稿是否符合使用的場合,是否符合文稿使用者的身份,是否符合文稿受眾的需求。

三是改遵循工作規律情況。即不符合工作規律的,要修改;不符合工作所處的時代方位、工作站位、部門定位的,要修改;不符合工作政策要求、上級精神的,要修改;是否講出了重點內容、講出了實際難題、講出了工作亮點;是否具體、實在;是否具備實用性,達到部署工作、強調要求、推動工作、交授方法、傳導責任壓力等效果。

四是改主題主旨主線(公文的心)。即主旨立意是否高遠,主題主線是否集中、鮮明,站位是否高、到位。

五是改結構框架佈局(公文的骨骼)。即結構是否合理、合適,是否嚴密、嚴整、嚴謹、邏輯性強,是否有高度、有深度;是否虎頭豹尾、起承轉合、前後呼應等。如果列提綱到位的話,應該不存在結構框架佈局上的問題。

六是改語言表達或者改語言文字(公文的血液)。即措施造句是否精準、恰當,所用語言是否符合文稿使用的場合、符合聽眾的口味,是否存在囉嗦拖沓或闡述不透徹的問題,是否存在前後重複的問題,等。

七是改標題觀點(公文的經脈)。標題即觀點,觀點即標題。大標題是大觀點,小標題是小觀點。還有一些沒有上標題的觀點。觀點,就好比人身上的經絡,每篇文稿都是通過一個個大大小小的觀點,串聯成篇。(我經常用的俗語叫“布點”,比如,哪個部分,布哪幾個點。)改標題觀點,主要是改觀點概括得是否準確、是否凝練,是否開門見山、鮮明直接、鮮亮打眼、鮮活生動等。

八是改材料組織(公文的關節)。標題觀點是論點,那麼材料就是論據,材料組織的過程就是論證的過程。改材料組織,一方面是改材料,即所用的數據、事例,是否恰當、準確、全面、精煉、有時效性;另一方面是改材料組織的方式,是否合理,是否循序漸進、是否過渡自然。

九改邏輯層次。即主題是否管住全篇、大標題是否管住小標題、小標題是否管住內容。

十改文外之意或者改品位格局。即是否有品位、有韻味、有格局、有境界,是否有唯美之意、有感人肺腑之效、有撼動心靈之效、有觸動心靈之效,等。

我相信,只要大家按此“十改”來逐一審視初稿,應該能發現初稿中的不足,應該能提升初稿的質量。

補充一句,在“十改”修改法之外,我還琢磨出一個“四思”修改法,其修改的原則,與“十改”大體一致。

“四思”修改法:

思考是否符合領導意圖;是否符合規律(工X規律和文種規律);

思考是否符合上級要求(重X精神、X策規定、部署安排);

是否符合場合角色(現場感;角色感;時代感,包含時代方位、年份特點等;切忌放之四海而皆準)。

第六步:檢查低級錯誤形成定稿。修改之後,就是最後一步,形成定稿了。定稿前,有必要通篇讀3遍,反覆檢查是否存在錯別字,是否存在政治表述不準等方向性錯誤,是否出現語句不通等低級錯誤。

我以前在XXX織部借調,他們重視文稿校對的做法和建立差錯登記制度的措施,可供我們借鑑,以減少文稿的出錯率。

關於重視文稿校對的做法:對起草好的文稿,堅持字斟句酌,大聲念出來校對,多番、多人校對,往往校對3至5遍,確保不出現一個標點符號、錯別字、表述錯誤等類的低級失誤。這是一種嚴謹細緻、高度負責的“文字匠心”。

關於建立差錯登記制度的措施:界定政治性、事實性、一般性、技術性等四類差錯,對幹部在文稿起草中的差錯,分類進行錯差登記、公示公開,以達到警醒反思、引以為戒的目的。我認為,這種做法彰顯了一種勇於自我革命的氣魄和精神,是一種積極糾錯改錯、對事高度負責的措施和機制。有了這樣的機制,文稿的差錯自然逐步減少,幹部的認真意識和嚴謹作風也得到了強化。我理解,這是一種倒逼幹部人人成為“工匠”的有效機制。

三、實行“六步工作法”的相關補充說明(實行“六步工作法”需要注意什麼問題?)【限於時間原因,留到《讓寫材料變得“輕鬆”起來(三)》裡講好,敬請繼續關注支持,謝謝!】

《讓寫材料變得“輕鬆”起來(二)》就交流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有所幫助。感謝大家的支持,謝謝!

作者:清水拂心(老秘網公文課堂主講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