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設施農業助村民就地增收致富

新天水訊 據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消息“我家流轉了2.5畝土地,一畝地一年600元流轉費,再加上我在合作社裡務工,一年下來有2萬多元收入,比起以前種糧食,現在的收入好多了。”天水市張家川縣龍山鎮馬河現代農業示範園,正在給大櫻桃疏果的馬河村村民馬香蓮說。

张家川:设施农业助村民就地增收致富

馬香蓮在馬河現代農業示範園給大櫻桃疏果

4月2日,記者跟隨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全媒體採訪活動採訪團,來到張家川縣龍山鎮馬河現代農業示範園時,十幾名當地村民正在大棚內打理大櫻桃蔬果……看著即將上市的大櫻桃,心裡盤算著今年的收入,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

農業要高產,離不開設施農業。近年來,張家川縣龍山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思路,打造馬河現代農業示範園總面積2981畝,引進天水源豐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和天水榮達果品有限公司2家果品公司,成立了裕豐、榮達、光大、聚友4家農業專業合作社。總投資5400餘萬元,種植蘋果2386畝,大櫻桃500畝(其中設施大櫻桃100畝),育苗基地95畝,吸納社員645戶3225人,貧困戶364戶1638人。

特色產業、鋼架大棚、農業專業合作社……這些讓當地農民嚐到了設施農業的甜頭。“流轉土地以後,我們還是在自己的地裡幹活,但收入卻增加了不少。在家門口務工,不僅能照顧老人孩子,而且活還輕鬆,這種模式好得很。”馬香蓮高興地說。

张家川:设施农业助村民就地增收致富

裕豐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縣全利

“我們裕豐合作社成立於2015年,現有入股社員119戶,其中貧困戶104戶。農戶以土地入股,每年每畝地可獲400元至600元分紅,加上在園區務工的收入,每年戶均增收2萬多元。”裕豐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縣全利說。

馬河現代農業示範園按照技術統一培訓、管理統一標準、產品統一銷售、農資統一供應“四統一”的模式,由引入的公司提供技術指導、採取“互聯網+”模式,實現農資供應、產品銷售等訂單式服務,盤活資源,組團發展。2017年,馬河村實現整村脫貧。

經過幾年的發展,馬河現代農業示範園無論在經營規模、標準化生產、設施裝備和科技支撐水平上,都具備了現代農業的突出特徵,不僅發揮了助農增收的示範帶動作用,也為全鎮創建現代農業示範園提供了樣板。

张家川:设施农业助村民就地增收致富

馬河現代農業示範園內的大棚

“我們將繼續拓寬融資渠道,對符合條件果園辦理林權證抵押貸款,加大同農發公司及農戶對接,擴大配股分紅,壯大經營規模,提高競爭實力。積極發展遊園採摘、鄉村旅遊、生態養殖,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探索‘三變改革’新路子,增加農民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農民、村集體、合作社三贏。”龍山鎮黨委書記陳金海告訴記者。

陳金海表示,下一步,將重點探索村集體以集體經濟、村資源入股,社員以土地、勞動入股,合作社以資金、果樹、技術、服務入股,提高專業合作社規範經營,提高園區產業附加值,增加經營收入,讓全村共享發展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