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經濟活力回升 希望正重返中國市場

外媒:中國經濟活力回升 希望正重返中國市場

在甘肅張掖市甘州區一家機器人制造企業,工作人員在改裝醫用機器人(3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日前,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多家外媒關注中國經濟呈現的復甦跡象。有報道稱調查顯示,隨著中國公司恢復運營,工廠重新開放,經濟活動迅速回升,中國製造業也在3月份出現反彈。

英國《每日郵報》3月31日發表題為《隧道盡頭的光明:新冠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後,中國經濟開始復甦》的文章。文章稱,對於製造業而言,好消息是中國3月份的生產活動和新訂單升至50%以上。同時,服務業也有所反彈。

文章同時指出,由於許多國家的疫情防控局勢尚未明顯改善,疫情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嚴重破壞,全球需求仍非常疲軟,這將影響中國的出口訂單,後期經濟走勢仍需密切關注。

IG市場分析師Chris Beauchamp表示:“在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出人意料地強勁反彈後,樂觀情緒繼續充滿市場。”他說:“雖然投資者應謹慎對待單純從PMI數據得出過多推論,但目前市場仍在趨向利好。”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3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顯示,製造業PMI為52.0%,比上月回升16.3個百分點。路透社報道稱,“這超過了預期的45.0%。雖然PMI並不表示中國經濟已經完全復甦,但現已回到增長模式。PMI確實讓人們對中國可能出現希望的V型復甦感到樂觀。”

路透社文章稱,中國遭受經濟衝擊的期限相對較短,原因是在疫情暴發期間其主要商品進口有著相對強勁的表現。

路孚特船舶追蹤數據顯示,中國第一季度的鐵礦石和煤炭進口保持良好,如果這與最終官方統計結果相符,則意味著中國的鐵礦石和煤炭進口從2月開始增加。大宗商品進口的增加為3月份的PMI指數以及中國經濟正從疫情影響中恢復的觀點提供了基本支持依據。

另據報道,大眾汽車公司預計,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後,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的銷量將有所回升。大眾汽車表示準備增加中國工廠的產能,現有22家工廠已恢復生產。

大眾汽車中國業務負責人Stephan Woellenstein說:“我們謹慎樂觀地認為,疫情的影響將在兩三個月後消失。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業務正在復甦。到今年年中,可能會恢復到去年計劃的銷量。復甦的希望正在重返中國市場。”

據美聯社報道,調查顯示,由於中國工廠重新開放,中國製造業在3月份出現反彈。但經濟學家警告說,由於製造商正在重建供應鏈,而且當員工回到工作崗位的同時,中國疫情的外部輸入壓力也在加大,因此經濟發展仍面臨挑戰。

麥格理資本(Macquarie Capital)的Larry Hu說:“儘管未來經濟走勢仍需持續關注,但最低點已經過去。”(燕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