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繁華 成都漿洗街上話今昔


絲路繁華 成都漿洗街上話今昔

絲路繁華 成都漿洗街上話今昔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萬里橋,就是成都市漿洗街的起點,建成於兩千多年前,得名於三國時期。漿洗街是名副其實的“三國一條街”。費禕出使東吳的起點萬里橋、萬里橋西南側君臣合祀的武侯祠、兩漢三國時製作生產蜀錦的錦官城、因紀念張飛而得名的桓侯巷和張飛廟、相傳埋有關羽衣冠的衣冠廟……豐富的三國文化,為漿洗街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不管是遊客還是市民,總能被這種獨特的文化所感染。

  在漿洗街住了14年的鄧天雄說,關於街名,我們住漿洗街的倒很少把它誤以為是江西街,因為認不得字時也不知道江西,識字後就知道是聲調的問題,何況也有人把洗念成三聲的。但我自己曾經把漿洗街的得名跟三國聯繫起來,以為是集中為蜀國軍隊洗衣被的地方。

  兩千多年來,萬里橋從未更名。資料記載,萬里橋一直是成都通向南方的重要通道,橋畔更是成都南門的繁華之所,舊稱“南市”。萬里橋碼頭作為成都水上運輸集散地,帆影交錯,商賈雲集。裝有蜀錦、蜀繡等成都特產的商船從此啟航,沿錦江東下長江各地。自清代以來,這裡就集中了大批硝制皮革的作坊,漿洗街街名則源自於此。

  “那時的南河真漂亮啊,除了漲水時外,都是清清的河水,家裡的厚衣服和被子都是要拿到河裡漂洗的。”住在漿洗上街的人享受了許多南河的福利。因為離河近,夏天有一半的時光都是在河裡或者河邊度過的。在橋的梯板上衝水,在橋洞里納涼,在河裡游泳。“由於橋附近的河裡石頭多,我們游泳多半是到錦江賓館那一帶,那裡的水下是河沙。那時年齡小,經常搞惡作劇。如果你看見橋上有哪個光屁股娃娃往家跑,就知道他又著道了,衣服多半被小夥伴抱起走了。”附近居民陳老伯說。

  上世紀50、60年代,這一帶的製革業,先後歷經了合作社、皮革廠、製鞋廠的轉變。直到上世紀80年代起,全國各地的皮材商家受漿洗街皮革發展的影響,自發聚集於此,很快就形成了“皮革一條街”。而今,皮革業早已外遷,漿洗街已完成其歷史使命並華麗轉身為現代商業大街。

  工商業的發展,自然會帶動酒肆、旅店等第三產業的發展。舊時如此,而今亦然。1999年,涼水井菜市,即如今的耍都所在地。2012年,武侯祠大街進行外立面整治,將街道按“千秋序曲”“蜀風禮義”“萬里古道”三個部分進行打造,令整條街更是充滿了蜀風漢韻。夜晚的武侯祠大街,燈火通明,以三國文化為主題的火鍋、賓館、商店依然人頭攢動。“原本打算今天就參觀武侯祠,看來只能明天了。”遊客吳政因飛機晚點,來到這裡時武侯祠已閉館。在同樣位於武侯祠大街的錦裡,有一組名為《蜀錦頌》的石刻,描繪了當年南方絲綢之路的繁盛:各地商人到錦裡集市購買蜀錦,再沿著絲綢之路運往各地。畫面有先民逢山開道、馬幫託運、遠銷西域等場景,也有種桑、養蠶、抽絲、織錦等畫面。

  起於萬里橋南側的通外大道,唐代以來又先後稱通藏大道、茶馬大道、川藏路。它不僅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組成部分,更是成都連接西南各民族的紐帶。自諸葛亮實施“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民族和睦政策以來,來成都經商或定居的少數民族同胞多集中在漿洗街一帶。上世紀50年代,西南民族大學在漿洗街建立,來此經商、置業、求學、就醫、安居、養老的少數民族同胞越來越多。據統計,如今的漿洗街是成都少數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區,常住少數民族4000餘人,並駐有多個民族自治地區的派駐機構。據瞭解,街道打造的蜀漢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融入了多民族文化元素,已成為多民族共同參與社區活動的“少數民族之家”。家住洗面橋橫街的藏族老人益西在住院期間,院落自治組織負責人常晉堅持燉雞湯、魚湯送到醫院,讓老人感受到了鄰里一家親的溫暖。

  往下走,接漿洗中街,西面止於肥豬市,東面止於利民巷,再下面就是洗面橋上街了。有人說下街是從肥豬市到利民巷,讓人以為肥豬市到利民巷有一段路。其實它們在一條直線上,東面是利民巷,西面是肥豬市。

  如今,從萬里橋頂氣勢宏偉的高架橋上驅車南下,闖入視野的漿洗街、洗面橋街已是寬闊的六車道,林立的高樓大廈,如織的車流,全然不見舊時蹤跡。這是始於1995年這兩條街拓寬改造後的新貌。錦城雲樂,歲月悠長。漿洗街以和諧包容、積極奮進的姿態闊步向前,延續昔日的熱鬧與繁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