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之外的巴爾幹半島

硝煙之外的巴爾幹半島

硝煙之外的巴爾幹半島

巴爾幹半島(Balkan Peninsula)是東南歐的一個覆蓋47萬平方千米的地理區域,具有地緣政治和歷史的多種含義。

此名來源於巴爾幹山脈,該山脈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邊境延伸到黑海沿岸,貫通整個保加利亞。

巴爾幹半島西北部與亞得里亞海(Adriatic Sea)接壤,西南部與愛奧尼亞海(Ionian Sea)接壤,南部與愛琴海(Aegean Sea)接壤,東部與土耳其海峽(Turkish Straits)接壤,東北與黑海(Black Sea)接壤。

半島的北部邊界定義尚無統一標準。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巴爾幹一詞的起源不詳,可能與波斯語、土耳其語或其他土耳其語系的語言相關。

奧斯曼土耳其人將之帶到歐洲,其意為“樹木繁茂的山脈”。

巴爾幹半島的概念是由德國地理學家奧古斯特·澤尼(August Zeune)在1808年提出的,他誤將巴爾幹山脈視為橫跨亞得里亞海到黑海的東南歐主要山脈。

巴爾幹半島一詞是19世紀魯米利亞(歐洲土耳其,Rumelia)的代名詞,指奧斯曼帝國在東南歐的幾個省。

19世紀末,塞爾維亞使用這個術語鞏固其在南斯拉夫領土上的民族主義思潮。

1991年6月南斯拉夫解散後,“巴爾幹”一詞具有消極的政治含義,代指戰爭衝突和領土分裂(巴爾幹化)。

學者們通常將巴爾幹半島視為一個地區,首選的可替代術語為‘東南歐’。

巴爾幹半島包括阿爾巴尼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納、保加利亞、科索沃、黑山共和國和北馬其頓的所有領土,包括克羅地亞、希臘、意大利、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和土耳其的部分領土。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巴爾幹半島大部分地區都覆蓋著北西-東南向的山脈,主要是從保加利亞的黑海海岸延伸到塞爾維亞邊界的巴爾幹山脈(Balkan mountains)。

位於保加利亞南部,希臘北部和北馬其頓東南部的裡洛-洛多佩地塊(Rilo-Rhodope massif)。

位於波斯尼亞-黑塞哥維納、克羅地亞和黑山的第納裡克阿爾卑斯山脈(Dinaric Alps)。

阿爾巴尼亞到北馬其頓的薩爾地塊(Šar massif)。

北阿爾巴尼亞南部到希臘中部品都斯山脈(Pindus range)和阿爾巴尼亞阿爾卑斯山脈(Albanian Alps)。

此區最高山是保加利亞的里拉(Rila),其中穆薩拉峰(Musala)海拔2925 m,希臘的奧林匹斯山(Mount Olympus)位列第二,海拔2917m,保加利亞的維赫倫(Vihren)位列第三,海拔2914m。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巴爾幹山脈全景(圖源:Deyan Vasilev)

主要岩石類型:花崗岩、片麻岩、灰巖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巴爾幹山脈中部(圖源:Evgord)

巴爾幹山脈西坡發育一組形狀奇特的砂礫岩——貝洛格拉奇克巖(Belogradchik Rocks),這些岩石的顏色從紅色到黃色不等,有些高度可達200 m,露頭面積約50km2

由於河流侵蝕,隆升剝蝕,苔蘚和地衣的生長以及其他自然因素的自然過程,岩石形成了陡峭垂直坡度。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貝洛格拉奇克巖(圖源:Камен Ханджиев)

洛多佩山脈83%的地區在保加利亞南部,其餘地區在希臘。

最高峰戈里亞姆·佩雷利克(Golyam Perelik)海拔2191m。

該地區尤其以其喀斯特地貌著名,發育深深的河流峽谷和大洞穴和特殊的雕刻形式,如特里格拉德峽谷(Trigrad Gorge)。

此區水資源蘊藏豐富,河流密佈,風景宜人。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洛多佩地塊(圖源:Нина Стайкова)

主要岩石類型:花崗岩、片麻岩、大理岩和石英岩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特里格拉德峽谷(圖源:Nikola Gruev)

第納裡克阿爾卑斯是歐洲最崎嶇廣闊的山區之一,由海洋、湖泊沉積的中新生代白雲岩、灰巖和砂礫岩組成。

喀斯特地區主要由沉積在巨大的巴哈馬型碳酸鹽臺地上的中生代石灰岩和白雲岩構成,阿爾卑斯造山運動使幾千米厚的碳酸鹽巖發生變形。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第納裡克阿爾卑斯山灰巖(圖源:Pavle Cikovac)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阿爾巴尼亞北部瓦爾博納山口(Valbona Pass,圖源:Doron)

阿爾巴尼亞阿爾卑斯山是第納裡克阿爾卑斯山的一個子區域,是典型的高山山脈,地形陡峭和冰川作用顯著。

河谷區的最大高差可達1800m,尖峰的懸崖和山脊是此區典型的建造。

含有豐富的灰巖、白雲岩和岩溶地貌,東部還發育火山岩和變質岩。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阿爾巴尼亞阿爾卑斯山脈(圖源:Vlado Vujisic)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阿爾巴尼亞阿爾卑斯山脈東部(圖源:Tamnavac)

巴爾幹半島受亞得里亞海、愛琴海和黑海影響,北部和山區冬季多霜雪,夏季乾熱,南部冬季氣候溫和。

由於森林被砍伐,半島灌木叢發育,南部和沿海地區常綠植物興盛,內陸地區森林廣袤(橡樹、山毛櫸、雲杉、冷杉和松樹)。

科索沃能源資源豐富,有大量的煤,鉛,鋅,鉻和銀礦藏。峻嶺絕壁、溼地沼澤和古老森林守衛著昆蟲、爬行動物和稀有禽類等野生動物,為這些生靈提供了秘境家園(可參看紀錄片《Wild Balkans》)。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里拉山(Rila)——巴爾幹半島最高山

(圖源:Deyan Vasilev)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斯庫臺(Lake Skadar)—巴爾幹半島最大的湖

(圖源:net_efekt)

巴爾幹是歐洲新石器時代第一個體驗農業文化的地區。

穀物種植和牲畜飼養方法是從‘肥沃月灣(Fertile Crescent,中東新月形古代農業區域)’通過安納托利亞(Anatolia)到達巴爾幹半島,並向西北傳入中歐。

巴爾幹是最早的先進文明的所在地,被稱為文化的十字路口,是拉丁體系和希臘體系的交匯點,也是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交匯點。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吉列切克線(Jireček Line)

巴爾幹半島受希臘和拉丁影響的邊界

(圖源:Bogdan Giuşcă)

16世紀末,奧斯曼帝國擴張到巴爾幹,成為該地區的控制力量,但由於頻繁的奧斯曼帝國戰爭和孤立的經濟狀態,巴爾幹半島一直是歐洲最不發達的地區。

巴爾幹半島從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獲得獨立後,出現了多個民族國家,如1821年的希臘,1878年的塞爾維亞、黑山,1881年的羅馬尼亞,1908年的保加利亞和1913年的阿爾巴尼亞。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巴爾幹半島自1796年起的現代政治歷史

巴爾幹半島歷來是國際關係中複雜、多事的地區,有“歐洲火藥桶”之稱。

1914年,以波斯尼亞和前南斯拉夫為主要成員的革命組織在薩拉熱窩暗殺了奧匈帝國的繼承人弗朗茲·費迪南德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巴爾幹地區曾被德、意法西斯佔領,受戰時剝削而遭嚴重毀壞。

冷戰後的前南斯拉夫內戰和科索沃戰爭都為這片土地帶來累累傷痕。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保加利亞帝國前首都塔諾沃(Tsarevets)—中世紀要塞

(圖源:Darsie)

巴爾幹半島旅遊資源豐富,其中世界文化遺產梅特歐拉(Meteora)被稱為“天空之城”,克羅地亞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被譽為“亞得里亞海明珠”。

普利特維採湖群國家公園(Plitvice Lakes National Park)綴點著16片湖泊,是東南歐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公園。

此外,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Belgrade)和波黑的薩拉熱窩(Sarajevo)也是巴爾幹半島極具魅力的歷史名城。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天空之城”——希臘梅特歐拉(圖源:Stathis floros)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杜布羅夫尼克中世紀城堡(圖源:Edwardwexler)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湖間小徑——普利特維採湖群(圖源:Tomi Nieminen)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暮色下的薩拉熱窩(圖源:BloodSaric)

歷史殘酷而血腥,戰火和硝煙讓這片土地滿目瘡痍,也掩蓋了大自然的奇觀。

山脈、河流、森林、湖泊、岩溶、冰川,在這造化的鬼斧神工之下,幾百萬年如同彈指一揮,滄海桑田,悠悠變幻,等待心靈純淨之人去感受。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美編:杜欣雨

校對:張騰飛

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硝烟之外的巴尔干半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