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鋼的小草因字賦形,因形取勢,因勢作字,力求變化出新

遼寧王鋼入展十二屆國展的草書《蘇轍散文三篇》

王鋼的小草因字賦形,因形取勢,因勢作字,力求變化出新

王鋼的這幅作品,採用小行草最常見的豆腐塊組成大尺幅的形式。

王鋼的小草因字賦形,因形取勢,因勢作字,力求變化出新

王鋼的小草因字賦形,因形取勢,因勢作字,力求變化出新

單獨看每一個小塊面,用筆精到,善於調節空間、運用疏密、結體講究動感、線條追求變化,一派從容俊逸,格調高雅、志氣平和,深得王羲之《閣帖》及孫過庭《書譜》筆意。

從整體上看,20個小塊面形成一個風格統一的整體,行款空白留白合理,使多字數的作品不因字小而感到密集擁堵;點畫輕重、墨色濃淡使作品產生了虛實的節奏變化。

王鋼的小草因字賦形,因形取勢,因勢作字,力求變化出新

王鋼的小草因字賦形,因形取勢,因勢作字,力求變化出新

王鋼的小草因字賦形,因形取勢,因勢作字,力求變化出新

王鋼的小草因字賦形,因形取勢,因勢作字,力求變化出新

王鋼的小草因字賦形,因形取勢,因勢作字,力求變化出新

王鋼的小草因字賦形,因形取勢,因勢作字,力求變化出新

《蘇轍散文三篇》創作手記:“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矣;陰陽既生,形勢出矣”此為蔡邕《九勢》之句,道出作書之高境界。何為自然?公孫大娘舞劍,慢似蠶動,快如閃電,當屬自然;鴻雁飛過,忽上忽下,或左或右,當屬自然;高空落石,跌跌宕宕,起起伏伏,當屬自然。一名家說:“凡是和古人寫得像的,就是高級臨帖。”此言不虛,意為作書不做,“學我者活,似我者死”既是如此。因字賦形,因形取勢,因勢作字,即為自然,亦是高妙。餘書以《書譜》、《自敘》《閣帖》為宗,力求變化出新,不知是否有過。

王鋼的小草因字賦形,因形取勢,因勢作字,力求變化出新

王鋼,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本溪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副秘書長兼青少年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行書工作委員會委員,本溪市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