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時“動真格”,要做純電商店鋪?

全時“動真格”,要做純電商店鋪?


​全時便利店的電商業務正在加緊推進中,全時內部正進行電商業務板塊的人員招聘,計劃重構電商部,在商品和服務上謀求新變化。


在全時發佈的一則招聘公告中,“JAVA開發工程師”等職位都在招聘之列,主要負責電商業務系統的整體設計和開發等工作。


目前,全時電商主要經營的是三方平臺的外賣業務,包括美團、餓了麼以及京東到家。據全時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全時在2020年對電商業務進行了重新規劃。計劃一方面將引進新的商品,替換消費者已經不感興趣的商品。另外還將建立新的會員體系,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值得注意的是,全時在2020年還將探索新的店鋪類型,比如純電商店鋪等。據上述負責人透露,“純電商店鋪”按照規劃將以低租金、大面積為主,純粹面向電商市場。


全時“動真格”,要做純電商店鋪?


裡面除了共享線下有的商品以外,也會有專門針對電商消費群體的商品。“可以理解為一個類似‘前置倉’的概念。”該負責人表示,目前便利店的電商還是同線下門店捆綁在一起的,線下門店的銷售佔比更高。但是線下門店為了追求客流,店面租金相對來說比較高,面積也小,SKU數量普遍有限。因此全時便利店正探索電商和線下更好結合的形式。


便利店試水電商並非新鮮事。此前,7-11、全家等便利店都已經普遍接入美團、餓了麼等電商平臺。另外,便利蜂、好鄰居等便利店也都在建立自有電商平臺。更注重線下客流的實體便利店何以對電商業務念念不忘?其背後更多是會員維護的訴求。


便利店用戶佔比最高的是龐大的年輕消費群體,尤其是20-35歲之間的工薪階層,而SKU數量有限的便利店實體門店確實較難滿足用戶更多場景的消費需求。


業內人士認為,便利店門店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後,企業一方面要考慮怎樣為不斷增長的用戶提供更多元的服務,另一方面則是如何挖掘現有門店和用戶資源的更多價值。對於便利店企業來說,線上渠道除了能帶來新的流量和更全面的服務模式,促進銷售增長以外,也便於進一步探索發展社群等更多模式。另外,打通線上渠道後,便利店企業無疑能拿到更立體、多場景的消費數據,進一步完成數字化轉型。全時負責人也表示,通過線上線下數據的交叉分析,將有望更快反饋到供應鏈端,幫助商品迭代。


精益零售理論創始人、零售專家龔胤全表示,中國主流消費群體已經進入到數字生活時代,手機成為零售業的重要入口,即使便利店距離顧客近且便利,也會有不少顧客選擇手機下單支付到店自提的形式。便利店面積小,陳列商品有限,做電商可以擴大商品經營範圍,尤其是可以大力銷售自有品牌商品。同時,便利店網點密集、離顧客近,可以充當前置倉的功能,顧客下班自提回家也很方便。


不過,儘管諸如好鄰居、便利蜂等品牌都在嘗試在自有電商平臺上售賣門店不包含的更多商品種類,卻尚沒有成功的案例呈現。便利店做電商要摸索出最優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龔胤全認為,便利店所銷售的零食、盒飯等小商品客單價不高,即便顧客承擔外賣騎手成本,便利店所要支付給第三方平臺佣金或自營電商團隊的技術服務費也會大大增加經營成本。另外,當所有便利店都做電商時,彼此又回到了同一競爭環境,最後決定競爭優勢的仍然是要開發原創的商品尋求差異化,而非依靠電商平臺本身。


全時“動真格”,要做純電商店鋪?


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則認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將會是便利店未來的發展趨勢。便利店的特點是貼近消費者,本來是有很好的貼近消費者的資源平臺的,但面積非常小,商品品類非常有限。而線上平臺則可以作為一個貨架延展,來豐富便利店的商品品類。


他同時指出,如果輻射半徑過大的話,成本會非常高。所以,具體到操作層面,企業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以現有的店鋪體系為基礎,探索出一個最優模式,不要過於盲目地做更大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