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體》評測7.3分:除了是電影外,它更該是一款遊戲

是電影,也是遊戲

本評測含有輕度劇透,請酌情閱讀。

互動電影式遊戲,近年來頗受玩家歡迎,從前兩年火出圈的《底特律:成為人類》,到後來的國產佳作《隱形守護者》,甚至於如今各大視頻網站推出的“互動視頻”玩法,本質上,都可以算作是互動電影式遊戲。這類遊戲,有著紮實的劇情、精彩的演出以及較為簡單的操作。同時也可以說是准入門檻最低的遊戲類型——只要你有一部手機,就可以輕鬆“雲通關”。

《復體》評測7.3分:除了是電影外,它更該是一款遊戲

《復體》就是這樣一款互動電影式遊戲,它由曾開發過《夜班》,這一知名互動電影式遊戲的Wales Interactive製作。所以本作也延續了其一貫的製作理念——真人演員出境、真實場景拍攝、並以完整影片的形式呈現整個故事。相較於上面提到的其他幾款作品,《復體》的電影屬性明顯會更多一些、如果你只是想觀看一部時長約一小時的科幻懸疑電影,那本作就會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你從遊戲製作的角度去審視這部作品,它的遊玩體驗就顯得有些糟糕了。

《復體》評測7.3分:除了是電影外,它更該是一款遊戲

《復體》的劇情並不複雜。主角艾米被非法生物製藥集團利用,將其多年研究成果,用於非人道的人體實驗。她和昔日搭檔,因一次意外而受困於地下實驗室中。她們要在接踵而來的各式危機面前,及時做出合理選擇,來確保自己能夠存活,並逐漸發掘出幕後黑幕,尋找機會曝光真相。

遊戲中登場的角色並不多,但通過短短一小時左右的劇情,幾名主要角色的形象,都被塑造地鮮活而豐滿。除此之外,遊戲中的角色與主角之間,還有“好感度”的設定。根據玩家選擇的不同,它會影響角色後續的行為反應。比如,如果主角對受感染女孩克萊爾一直不管不顧的話,當觸發關於她的劇情時,她就會對主角冷眼相待,進而影響後續的劇情發展。而根據角色的存活情況,遊戲也會引導出相應不同的結局。

《復體》評測7.3分:除了是電影外,它更該是一款遊戲

僅從影片的製作水準來看,《復體》的表現還算不錯。它有一個合格的攝製團隊,對各種拍攝手法運用地得心應手,後期成片的效果,不輸於一部正規的美劇。它也有著一群演技優秀的演員,其中不乏一些我們在美劇中熟悉的老面孔。整體劇情的流程雖然不長,但好在節奏緊湊,情節也跌宕起伏。

《復體》評測7.3分:除了是電影外,它更該是一款遊戲

尤其是遊戲的結局設計。作為一款擁有多結局的互動電影。本作有著九種不同的故事結局。其中不乏有些結局腦洞大開。就比如在主角殺光所有角色的“承諾”結局中,她居然在結尾搖身一變,成了臥底於集團中的調查局線人,讓人著實感到意外。但結合一些前期的細節鋪墊,你就會發現,這樣的設定,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復體》評測7.3分:除了是電影外,它更該是一款遊戲

但是相較前作《夜班》,《復體》的故事,在格局上顯然有所收斂。不管是人物關係的複雜程度,還是故事情節的豐富性,《復體》給人的感覺,遠沒有《夜班》來的震撼。這多少也成了本作的遺憾之一。《復體》的這個“局”,做的還不夠大。如果可以的話,它應該加入更多關係複雜的人物,更多的場景和戲劇性衝突,那麼,也許整體的觀感就會好上許多。

《復體》評測7.3分:除了是電影外,它更該是一款遊戲

而除去第一次體驗劇情時的沉浸感外,當你開啟了遊戲的二週目,甚至三週目以後,其作為一款遊戲的缺陷,就會逐漸暴露在你的面前。

首先就是玩法的單一性。當然,這是很多互動電影式遊戲都不可避免的問題。畢竟這類遊戲本身,就缺乏能讓玩家進行操作的機會。但如今回頭去看之前的《底特律:成為人類》,除去單純的做選擇外,QTE玩法的加入,使玩家在看播片的同時,獲得了更多的參與感,讓作品的遊戲屬性有了進一步的表現機會。至少能讓玩家意識到,自己不只是在看一部電影,更是在玩一款遊戲。而像《復體》這樣,單靠“給出幾個選項”來作為遊戲的核心玩法 ,未免有些單薄。

《復體》評測7.3分:除了是電影外,它更該是一款遊戲

當然,如果你真的不太注重“玩”的部分,只把它當作一部電影去欣賞。那麼玩法自然就不再重要。選項的設計,就是純粹的為了把故事導向不同的分支結局。理論上來說,這也是可行的。畢竟前作《夜班》也是採用了一摸一樣的玩法,也依舊收穫了相當不錯的評價。

但《復體》本身在選項的設計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你在做出選擇後,往往無法得到預想的反饋。有些地方,劇情雖然給了你選擇的機會,但你選完後發現,無論你做出哪種選擇,劇情都只會有一種走向,那麼這次選擇的意義何在?

《復體》評測7.3分:除了是電影外,它更該是一款遊戲

比如劇情中有一場接電話的戲,遊戲給了玩家一次選擇的機會,接電話與掛斷電話,二選一。這看似是一道極簡單的選擇題,你在做出選擇前也許會預想,如果接電話,會不會把故事導向與掛斷電話完全不同的分支?然而事實卻是,無論你選擇接還是不接,男主在你做完選擇之後,會直接代替你下決斷——他搶先你一步掛斷了電話,你甚至連阻止他的機會都沒有。

類似這樣無意義的選擇,遊戲中還有幾處,也即是說,無論玩家做出何種選擇,命運的車輪往往不會因此改變它前進的方向,它會一往直前地衝刺,然後碾碎你的所有美好預想。那麼這樣一來,選擇也就成為了一種累贅。

《復體》評測7.3分:除了是電影外,它更該是一款遊戲

其次,雖然本作有著九個完全不同的結局,以及近兩百條的影像片段,但要想全部體驗到這些內容,還是得花費不少時間。之所以這麼說,並不意味著,遊戲有著複雜的分支劇情需要玩家去探索,而是因為,玩家可能根本無法判斷,自己做出的決定,是否會把劇情引導向新的方向。

就像前面說的,很多時候玩家做出的選擇,並不會真正意義上影響劇情的走向。經過數次嘗試後,你會發現,要想觸發一些特殊結局,只需要在部分關鍵節點做出對應選擇即可。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就是說,即使玩家在多周目時嘗試改動了諸多選擇,但由於沒有在關鍵處做出正確決定,最後觸發的結局,往往還是自己早已看過的那種,而遊戲又不支持即時存檔功能,也不提供劇情流程分支圖以供參考,所以你只能在一遍遍觸發相同結局後,重頭來過。

《復體》評測7.3分:除了是電影外,它更該是一款遊戲

因此,很多玩家在第一遍通關遊戲後,可能會給出一個不錯的評價,因為單從“看一部互動電影”的立場,來評價這部遊戲,它的觀感確實不錯。但如果,你是為了完整了解故事的所有結局,而開始了二週目、三週目甚至更高周目後,那麼你對這部作品的評價,必然會有所降低。

因為遊戲多周目的體驗實在說不上有多好,你需要一遍遍觀看同樣的片段,做出可能無足輕重的改變,你不知道這種改變,是否會給你帶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新片段。你不會再有耐性去看那些重複的影像。多數時候,你會只選擇一鍵跳過,當你只是在單純的在為了選擇而選擇,也就喪失了遊戲的樂趣。

《復體》評測7.3分:除了是電影外,它更該是一款遊戲

綜合來看,作為一款互動電影式遊戲,《復體》做好了電影的那一部分,但沒有同時做好遊戲的那部分。它會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但多周目後,作為一款遊戲,它的體驗顯然還是差強人意的。

它既應該有電影的觀賞性,又要保留有足夠的遊戲性,不是二者的簡單相加,而是在融合各自優勢的基礎上,一種全新的表達形式。


優點

  • 真人演出的呈現形式觀感不錯
  • 多結局,內容豐富

不足

  • 玩法單一
  • 一週目後體驗相對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