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古橋最多的縣在浙江,最早的橋距今1000年 #清明小長假#

慶元有各類廊橋97座,其中木拱廊橋21座,平梁廊橋26座,石拱廊橋50座。慶元廊橋的數量,分別佔全市(150多座)、全省(220多座)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是全國廊橋最多的縣。

大濟甫田橋和雙門橋是全國有文字記載時間最早的木栱廊橋,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比北宋青州(史稱木拱橋最早的發祥地)出現的虹橋要早10多年,比《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早100多年,而且比現存各地發現的木拱橋始建最早的記錄——閩清合龍橋早110多年。

月山村位於慶元東南部

是一個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鄉村

中國現存古橋最多的縣在浙江,最早的橋距今1000年 #清明小長假#


這裡有如龍橋、來鳳橋、白雲橋、步蟾橋等諸多廊橋

故又被稱為廊橋小王國

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國保如龍橋

中國現存古橋最多的縣在浙江,最早的橋距今1000年 #清明小長假#


乘星開鶴禁,帶月下虹橋。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如龍橋。

中國現存古橋最多的縣在浙江,最早的橋距今1000年 #清明小長假#


一起走進如龍橋

中國現存古橋最多的縣在浙江,最早的橋距今1000年 #清明小長假#


如龍橋坐落於慶元縣舉水鄉月山村村內,橫跨於舉溪之上,其勢與山脊依稀相連,看似龍首下傾,故名如龍橋。始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築修建於明天啟五年(1625年),是全國迄今有確切記年,現存壽命最長的木拱廊橋。2001年,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全國首個入選的木拱廊橋。

中國現存古橋最多的縣在浙江,最早的橋距今1000年 #清明小長假#


如龍橋呈南北走向,全長28.2米,淨跨19.5米,矢高6.8米,面闊6米,有廊屋9間。其造型美觀、結構複雜、工藝精湛、功能完備,外呈八字形,具有宋代木構建築遺風,橋、廊、樓、亭、閣、屋合一,是古代木拱廊橋中不可多得的典型範例,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中國現存古橋最多的縣在浙江,最早的橋距今1000年 #清明小長假#


如龍橋為木拱架廊屋結構,東北端建三重簷歇山頂鐘樓,西南端有橋亭,其與廊屋當心間皆為重簷歇山頂。廊屋內的當心間設有神龕,上懸“如龍橋”古匾,頂部施藻井,如意斗拱層層疊加,像朵朵盛開的蓮花。橋身外壁鋪釘風雨板,風雨板上開設瓶型、圓形、扇形等形狀各異幾何窗,一步一風景,盡在眼裡。鐘樓與橋旁的馬仙宮殿閣相對,渾然一體。橋亭三面闢門,穿亭而過,為古時出浙入閩要道。

中國現存古橋最多的縣在浙江,最早的橋距今1000年 #清明小長假#


如龍橋在構造上非常科學,數十根粗大圓木組成的木拱架縱橫拼接對拱而成“八”字型,無一釘一卯,卻牢固異常。橋兩端4根將軍柱直通廊屋頂部,使廊屋重心下移至底,穩如泰山。行走其上,追思懷舊,不由得感嘆中國先民的智慧光芒。正是先人高超的建築技藝,讓如龍橋歷經近400年風雨而依然發揮著跨橋通行的功能。

中國現存古橋最多的縣在浙江,最早的橋距今1000年 #清明小長假#


如龍橋不僅因技藝精湛而聞名於世,在它身上還有許多美好的傳說和神話故事。若你有空,請到月山實地領略如龍橋的風采,瞭解如龍與來鳳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