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個很難解決的電腦問題——屏幕漏光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同樣很糾結的問題——屏幕漏光。

當你處在一個較暗的室內空間時,把電腦屏幕調成全黑,可能會看到以下景象:

聊一個很難解決的電腦問題——屏幕漏光

屏幕並沒有顯示全黑,四周好像有光溢出,一般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屏幕漏光”。

漏光對於“見多識廣”的硬件玩家來說很正常,但對於初次購機的小白來說,可能就相當於“翻車”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屏幕漏光問題呢?

今天就拿一臺漏光相對處理不錯的產品舉例,來和大家解讀一下屏幕漏光:

Surface Laptop 3

聊一個很難解決的電腦問題——屏幕漏光

左滑看接口

聊一個很難解決的電腦問題——屏幕漏光

機身左側

聊一個很難解決的電腦問題——屏幕漏光

機身右側

它的配置如下:

i5-1035G7 處理器

8GB 內存

256GB 固態硬盤

13.5英寸 2256*1504分辨率 100%sRGB色域 IPS觸屏

厚 14.51mm

機身重 1.28kg

適配器重 279g

目前售價9728元

聊一個很難解決的電腦問題——屏幕漏光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屏幕素質很高,自帶校色文件

2,做工非常精緻,4種配色可選

3,相比2代,3代觸控板面積變大

缺點!

1,接口種類和數量較少,沒有雷電3接口

2,僅頂配有512GB固態硬盤可選

3,高負載下,鍵盤表面溫度較高

聊一個很難解決的電腦問題——屏幕漏光

【升級建議】

微軟Surface Laptop 3的鍵盤連接由以前的膠水升級改為磁吸吸附,因此在用鑷子小心去除腳墊,擰下螺絲後,就可以抬起鍵盤。

如果要進一步拆解,需要破壞相當多的屏蔽罩,所以不建議進一步拆解。

雙通道8GB內存已經足夠日常影音娛樂使用,內存為板載無法更換。

固態硬盤是256GB的東芝BG4,支持PCIe 3.0x4和NVMe。

如有特殊需要可自行更換固態,注意硬盤為2230的規格,採購渠道較少。

聊一個很難解決的電腦問題——屏幕漏光

【購買建議】

1,對精緻做工和造型設計有較高需求

2,對屏幕素質有較高要求

3,非常有錢的頂級商務人士

微軟 Surface Laptop系列的機身工藝很精緻,屏幕採用玻璃全貼合工藝,所以漏光現象比塑料邊框固定的傳統遊戲本要好一些。

屏幕素質方面,Surface Laptop3自帶出廠ICC文件,實測色域容積為97%sRGB,色域覆蓋為96.9sRGB,平均△E為0.46,最大△E為1.52,色彩表現非常好。

並且屏幕分辨率較高,比例為3:2,搭配上增加了20%面積的觸控板,對於文字處理工作者很友好。


我們測試的這款電腦配色為“亮鉑金”,鍵盤面由Alcantara材質構成,摸上去既有布料的感覺同時又非常細膩(這次第3代僅亮鉑金和灰鈷藍搭載Alcantara材質)

續航方面,它搭載的電池容量為48Wh,PCmark10續航測試成績為8小時46分鐘。(場景:現代辦公)可能是由於電池容量較小,單從跑分成績上來看並不突出。

噪音方面,它的滿載人位分貝值為43dB。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臺外觀簡約且奢華的高端輕薄本,那麼微軟Surface Laptop3可以考慮一下。

但如果你對存儲容量有較高的需求,那麼你得準備15988元的預算直接購買頂配。

聊一個很難解決的電腦問題——屏幕漏光

左滑看熱管

聊一個很難解決的電腦問題——屏幕漏光

ifixit拆機


上圖是微軟 Surface Laptop3的拆機實拍圖,雙熱管單風扇的組合,其中一條熱管並未連接到鰭片上,ifixit的拆解更徹底,可以看到熱管和處理器的細節。

拆到那種程度機器也基本廢了,所以咱就不動手啦……

室溫25.3℃

反射率1.00

BIOS版本:6.19.140

聊一個很難解決的電腦問題——屏幕漏光

針對無獨顯的輕薄本,我們使用負載較低的Stress CPU進行壓力測試。

在滿載狀態下,CPU溫度最高79℃,穩定在71℃,功耗17.5W,頻率維持在2.8GHz。

如果繼續測試到50分鐘,功耗會降低到14.3W,頻率2.5GHz。

聊一個很難解決的電腦問題——屏幕漏光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溫度最高為42.3℃,WASD鍵位區域在40℃附近,方向鍵31.3℃。左腕託溫度為32.6℃。

聊一個很難解決的電腦問題——屏幕漏光

背面溫度如上圖所示,最高溫度44.5℃,中心點溫度39.7℃。

總的來說,Surface Laptop 3的散熱表現中規中矩,CPU的核心溫度和功耗沒什麼問題,但可能是因核心位於熱管中間,熱量會傳導至熱管兩端,左側無風扇,所以也無法及時排出熱量。


要正確看待屏幕漏光,首先要了解筆記本的屏幕漏光是如何產生的。

筆記本屏幕主要是依靠屏框周圍的一圈螺絲固定住的,有些無螺絲固定的屏幕會依靠膠水或者其他更復雜的工藝進行固定。

在這個工序中,由於固定方式不同,一些比較傳統的固定手法(比如擰螺絲)會導致屏幕邊緣受力不均勻,部分受力較大的位置就會產生漏光現象。

簡單地說,屏幕漏光不是屏幕質量問題,而是電腦模具固定屏幕時用力不均勻導致的。

所以結論一:【當你覺得屏幕漏光嚴重時,換機並不能解決問題。】


漏光並不是筆記本電腦專屬,任何採用LCD的設備都有漏光的現象。

我家的4K電視機,汽車的中控屏都能看到漏光,但是在正常顯示時(比如看電視),誰會在意漏光呢?

所以結論二:【不要“聞漏喪膽”,正常顯示覆雜圖像時不會看到漏光。】


但如果我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看到漏光就渾身難受,那該怎麼辦?

之前提到,漏光是模具固定屏幕太粗暴導致的,所以你要選購那些模具固定屏幕比較科學的電腦才對。

比如我們今天提到的微軟Surface Laptop3,漏光現象比較小,還有最典型的蘋果MacBook Pro,它是我見過漏光處理最好的電腦之一,幾乎沒有明顯漏光。(“舞臺燈光”設計缺陷除外)

所以結論三:【如果你對漏光“過敏”,那買精緻的高檔筆電能緩解症狀。】


綜上所述,就像筆記本電腦運行大型軟件時風扇會吵、鍵盤會燙一樣,在正常顯示覆雜畫面時,你必然會忘記漏光,因為你根本就看不見它。

所以請大家不要妖魔化漏光,這是LCD屏幕長期無法解決的現象,答案很簡單粗暴——盡力無視它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