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花饃是一門民間流傳的手藝,凝聚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造力。

山西花饃榮登知名央視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山西面食文化是我國飲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山西花饃以其獨有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自成一派。

花饃蘊含了豐富的象徵性文化內涵,其食材、造型以及製作的行為都非常講究。

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花饃的製作原料以白麵為主,另有豆子、棗、米類、胡椒等輔料;製作所需的工具是極普通的剪刀、梳子、菜刀等;製作手法有切、揉、捏、揪、挑、壓、搓、撥、按等。

花饃的製作是頗為講究的,有一套嚴格的工序,發酵、揉麵、捏花、蒸制,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花饃除了可食用外,還具有很強的觀賞性,製作花饃花飾時,有時用米類、豆類等粘貼而成,有時用食用色素上色而成。

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花飾內涵豐富,色彩鮮豔,造型千姿百態、粗獷生動、誇張變體,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歷史人物、民間傳說,均可變成栩栩如生的藝術造型,表達對祖先的祭祀、長輩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它是百姓寄託心願的一種方式。

逢年過節,老人過壽,小孩滿月、過歲,婚喪嫁娶或獻奠祖先,在農村有製作花饃(也叫面花)作為贈送禮品和祭祀供品的古老鄉俗。

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鄉間逢年節都要蒸制花饃。如春節蒸大饅、棗花 、元寶人 、元寶籃;正月十五做面盞、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雞、面豬等 ;清明節捏面為燕;七巧做巧花, 形如石榴、桃、虎獅 、魚 等;四月,出嫁女兒給孃家送“面魚”,象徵豐收 ;也有女兒出嫁作陪嫁用的“老虎頭餛飩” ;寒食節上墳時用“蛇盤盤”以示消災;做春燕表示春回大地;嬰兒滿月做“囫圇”謂之“龍鳳呈祥”、“猛虎驅邪”;老人祝壽用“大壽桃”等等。花饃在民間依不同歲時和用途有各種形式。

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花饃的製作手藝是非常珍貴的人類文化的一部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錄了聞喜花饃。

近年來,隨著年輕一代的加入與創造,花饃也有了更多的樣式與可愛的造型。

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下面小編蒐集了簡單易做的花饃教程供大家參考。

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用筷子在中間壓一下。

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花饃——麵食中的藝術品,能吃的美!

整理一下花瓣形態,可以上鍋蒸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