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緊扣監督專責落實落地四次全會精神

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進。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決策部署。紀檢監察機關緊跟黨中央部署要求,必須緊扣職能職責貫徹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以有力監督為取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提供堅強保障。

踐行“兩個維護”,做到疫情防控監督須臾不放鬆。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當前,面對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的態勢、世界經濟貿易受到嚴重衝擊的形勢,要鞏固和拓展我國疫情防控成效、有效應對疫情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壓力挑戰,根本在於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關鍵在於堅定不移、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紀檢監察機關擔負著“兩個維護”的特殊使命和重大責任,必須以中央紀委四次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政治監督根本職責,科學精準穩慎有效開展監督,督促各級黨委、政府落實屬地責任、主體責任,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當前各項防控工作,因應時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推動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夯實基礎、創造條件。

堅持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收官之年又疊加疫情影響,紀檢監察機關更需落實好四次全會部署,“全力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要堅守政治監督,把準主攻方向,著力加強對脫貧工作績效、脫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以及脫貧摘帽後“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嚴肅問責,對貪汙侵佔、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的從嚴查處,促進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動脫貧攻堅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實處,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強日常監督,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精準施治脫貧攻堅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精準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深入開展民生領域損害群眾利益問題集中整治,在助力和護航脫貧攻堅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把握“嚴”的主基調,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深化。全面從嚴治黨既是政治保障,也是政治引領,必須堅定不移、長期堅持、鞏固發展。紀檢監察機關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必須按照黨中央要求和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部署,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和定力正風肅紀反腐,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走向縱深。要持續保持懲治高壓態勢,繼續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嚴重阻礙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嚴重損害黨的執政根基,成為全面從嚴治黨障礙的腐敗問題,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持之以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動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作風保障。深刻把握全面從嚴治黨規律,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充分運用“四種形態”提供的政策策略,既堅決懲處,又有效治理,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統籌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做實監督全覆蓋、增強監督有效性,健全制度、完善體系,使監督體系契合黨的領導體制,融入國家治理體系,把制度優勢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

方向明確、前程可期,唯有風雨兼程。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什麼也不能阻擋中華民族眾志成城邁向偉大復興的腳步。

【社論】緊扣監督專責落實落地四次全會精神


(本文刊載於2020年第7期《中國紀檢監察》,作者:本刊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