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乳”寶媽的逆襲之路——教你提升奶量、給寶寶更好滋養

很多寶媽其實有哺乳方面的困擾,限於這個問題難以啟齒,而且這方面真正靠譜的專業人士非常少,看書太枯燥、難以理解。接觸到的催乳師、下奶茶等各方面的信息又魚龍混雜,就等著來收割寶媽的智商稅。

小超人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經歷結合專業知識,給寶媽們提供一些幫助。

母乳餵養的路上,作為婦產科專業人的我,也走了不少彎路呢。

  1. 輸在起跑線上

小超人是臀位做剖宮產生的豆沙,豆沙寶寶出來後,助產士把還帶著羊水胎脂的小丑八怪放到我眼前,並匆匆讓我親了一口,對這孩子的第一印象是:醜,真醜 !相信這也是很多媽媽的共同經歷,還沒來得及產生更多情感,孩子就被抱走了。

“貧乳”寶媽的逆襲之路——教你提升奶量、給寶寶更好滋養


其實助產士把小孩抱過來讓媽媽親,就是一個流程,專業術語叫做早接觸,雖然這樣的接觸挺形式化,而且嚴格來說,時間也不夠。早接觸對於建立母乳餵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一點順產的媽媽實行起來更加方便有效。

早接觸不是匆匆觸碰,也不是親一口就算,而是寶媽和孩子真正的肌膚之親才算,至少持續半小時。讓寶寶不穿衣服躺在媽媽胸前,寶寶會自行尋找乳頭並吸吮。這個接觸過程會刺激母體激素釋放,有利於乳汁產生和排出。

“貧乳”寶媽的逆襲之路——教你提升奶量、給寶寶更好滋養

肌膚接觸


回到病房後,護士把寶寶抱到我身上,讓她趴著吸吮,本該是溫馨的一幕。可是挨一刀後真的太傷,傷口是不痛(麻藥還沒過),但是畏寒、乏力、嗜睡、雙腿發麻不受控制,感覺難受極了,只想多蓋被子、閤眼休息,我虛弱地表達意見“把她抱走,給我加被子!”自己都照顧不好的時候,根本沒有力氣去愛孩子,也毫無餵養寶寶的能力。

大量的研究顯示,實現“三早”也就是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對於促進母嬰連接、穩定產婦產後生命體徵、提高母乳餵養成功率、提高新生兒存活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也就是說,寶寶早點有肌膚之親並給她餵奶,母乳餵養就贏在了起跑線上,而且對寶寶健康也很有好處。

對於剖宮產的我來說,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一條都沒有嚴格做到,這其實對後面的母乳餵養添加了阻礙。所以呀,再次勸各位孕媽,有條件一定要順產,剖宮產一點都不好受。

2.再次失誤

寶寶無法喝到母乳,就只能喝配方奶,護士的建議是用勺子喂,以免寶寶習慣奶瓶,拒絕母乳。而月嫂的經驗是可以用奶瓶喂,更方便,而且大多數寶寶不會因此拒絕母乳。由於沒有提前準備碗和勺子,我們慌亂之下,也就聽從月嫂的建議,匆匆用奶瓶給寶寶餵了幾毫升,小傢伙倒是吸得美滋滋。

不得不說,這是又一次失誤!雖然我們豆沙在我有能力親喂的時候,還是很努力吮吸的,奶瓶餵養在初期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困擾(後來還是出現了影響,後續)。但是,的確有挺多寶寶在經過奶瓶餵養之後拒絕母親親喂,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寶寶有多精明……

“貧乳”寶媽的逆襲之路——教你提升奶量、給寶寶更好滋養

美滋滋的配方奶


剛出生的小寶寶胃容量很小,每次只需要餵養幾毫升或者十幾毫升,大概兩小時左右餵養一次。如果有條件,最好由媽媽親自母乳餵養。如果像我一樣剖宮產,術後不方便餵養,建議用勺子給寶寶餵食。這樣可以避免寶寶格外青睞奶瓶而拒絕母乳,給母乳餵養增加阻礙。

3.初回正軌,不忘挖坑

術後6個小時可以翻身之後,我的母愛終於逐漸甦醒,想對寶寶進行餵養。在月嫂的協助下,我側身給寶寶餵奶,也就是我和寶寶躺著面對面,寶寶和我的背後都需要枕頭固定。

我們豆沙真的非常乖,很努力地吸吮,可是由於我的功課不精,她的吸吮方式不對,沒有完全將乳暈包含在嘴裡,導致後面出現乳頭皸裂、疼痛,又給自己挖了一個坑。

“貧乳”寶媽的逆襲之路——教你提升奶量、給寶寶更好滋養

正確的餵奶方式


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餵奶一定要讓寶寶把大部分乳暈含住,而不是僅僅把乳頭塞給她。具體做法是手距離乳頭大概5cm以上的地方,把乳房送到寶寶面前,而不是提著乳頭或者乳暈給寶寶吸吮!

每次哺乳後,可以擠出一些乳汁擦拭乳頭,可避免乳頭皸裂。如果有乳頭疼痛或者已經出現乳頭皸裂,及時用羊脂膏,症狀會比較快緩解。

“貧乳”寶媽的逆襲之路——教你提升奶量、給寶寶更好滋養


寶寶是努力吸了,吸著吸著總是睡著,也不知道寶寶究竟吃了多少、是否足夠,反正我們總是擔心寶寶沒吃夠。其實有一個比較客觀的指標,就是看寶寶的排尿情況,如果寶寶有尿,大概一天6次以上,就可以繼續堅持母乳餵養,不需要添加奶粉。如果寶寶出現少尿、精神萎靡,可以在寶寶充分吸吮母親乳頭後適度添加一點配方奶。

術後第一天基本都是母乳餵養,小傢伙吃吃睡睡,但是一整天沒有大小便,雖然精神頭還不錯,比較擔心還是給她加了配方奶,當然,還是用奶瓶喂(坑繼續挖……)。

術後1-3天的餵養模式都是,母乳餵養後+少量配方奶,寶寶吃母乳就是吃吃睡睡,睡又睡不久,好像總得喝了配方奶才能好好睡。

術後第一天排氣,並沒有吃催乳的食物,湯水也喝得少,主要是擔心產後生理性漲奶期難受。因為傷口疼痛,不願意頻繁上廁所,喝的水也少。其實現在回顧,當時應當多喝水,這是產奶的必要條件,也許寶寶就不需要喝更多配方奶。

4.曲曲折折餵養路

術後第四天,出院回家後,依然堅持每天10-12次的母乳餵養,寶寶願意努力吸,但是吃完後無法睡很長時間,月嫂總會在寶寶午睡或者晚上睡之前喂30-80ml的配方奶,這樣寶寶有比較長的睡眠時間。

寶寶睡著以後感覺漲奶,我用吸奶器把奶吸出來儲存,令人沮喪的是,每次吸奶量都非常少,有時候甚至才20ml,這讓我產生了嚴重的自我懷疑,我是奶不夠嗎?

這時候“醫院回訪”來了(之所以打個引號,是因為這些人不知道從何種渠道取得了產婦的聯繫方式,實則他們和醫院產科沒有任何聯繫。),詢問我母乳餵養的情況。當時沒有心眼,就把自己感覺奶量偏少、乳頭疼痛的情況說了,對方特別熱情,分析認為是我的乳腺管堵塞,建議我可以找專業催乳師檢查和治療,他們可以提供上門服務,如果不需要治療,是不會產生費用的。

“貧乳”寶媽的逆襲之路——教你提升奶量、給寶寶更好滋養

火爆的催乳師服務


月嫂在旁嘀咕“都是這個路數,我以前就是做催乳師的,你沒有腫塊也沒有硬結,一點都不堵,催乳師上門了也做不了什麼,你需要催乳服務我給你做了試試。”不愧是我花了18888請的金牌月嫂,看來還挺有實力嘛!

月嫂給我仔細檢查,在吸奶器吸出50ml後,感覺乳房已經挺空了,兩側噴乳依然都非常好,出奶孔也很多,手法擠奶一擠就噴,可剛剛吸奶器明明吸不出來啥了。月嫂認為我沒有啥問題,不需要花錢找催乳師,多吸就好了。

其實這裡也跟寶媽科普下,吸奶器吸出來的奶只有寶寶能吸出來的1/2,如果能吸出20ml,寶寶能吸到40ml,如果頻繁餵養,問題也不大,可惜我當時不太懂。

“貧乳”寶媽的逆襲之路——教你提升奶量、給寶寶更好滋養

吸奶器


但是,月嫂還是會在中午或者晚上給寶寶加配方奶,這樣寶寶會睡得時間長一些,當時覺得月嫂這麼做總是有道理的,是為了寶寶多睡覺。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可能是月嫂為了自己多休息或者圖省事,因為寶寶睡了她也跟著睡。況且,親喂的時候,寶寶也是容易睡的,並不會因為親喂影響寶寶睡眠。

當時的情況,就應該讓寶寶多吸,我的奶量其實不算少,噴乳也正常,完全有條件實現純母乳餵養。恨就恨在我當時瞭解的母乳餵養知識不夠全面,而且月嫂也不是母乳餵養支持者

月嫂走了之後,很快迎來了寶寶的滿月體檢。寶寶滿月體檢體重增長才600克,剛好達到及格線。

“貧乳”寶媽的逆襲之路——教你提升奶量、給寶寶更好滋養

滿月時候的寶寶


這時老公慌了,擔心我們寶寶發育跟不上,讓我不要太勉強母乳餵養,不行多加奶粉就好了,反正也吃得起。老公這麼一說,我也擔心啊,自我懷疑進一步加重,我奶肯定是不夠,不然寶寶怎麼沒長呢?

恰巧趕上疫情,在婆家和伯伯嬸嬸一大家子人一起住,吸奶、餵奶都只能窩在房間裡,清洗消毒吸奶器也不是太方便。寶寶一哭就懟奶粉,因為怕吵到家裡人,不是太漲我也懶得用吸奶器。

於是,寶寶喝奶粉的頻率越來越高,量也越來越多。相應的,寶寶吸吮的頻率越來越低,我的奶量越來越少。

5.觸底反彈

兩個月的時候,寶寶都快接近純奶粉餵養了,寶寶非常喜歡奶瓶,比較抗拒親喂,只能在寶寶昏昏欲睡的時候親喂一下。雖然心裡難受,可也沒想到好的辦法。

和剛休完產假的朋友聊到奶水不足的煩惱,她說“我也是啊,三個半月就自然斷奶了。”三個半月斷奶?!照這個趨勢下去,我也難逃厄運啊!不行,必須要有所改變!

學醫的都知道,增加奶水就兩個方法:多吸、多攝入湯湯水水。前者是神經反饋,導致乳汁分泌量增多;後者是增加原材料,血容量上去了,乳汁才能產生。

那我就從這兩個途徑下手吧!

因為寶寶拒絕親喂,只能用吸奶器多吸,量也不見多,30ml左右,這讓我更進一步懷疑,難道我真的是奶水少的體質嗎?可是我的醫學素養明明告訴我,沒有天生奶水少的媽媽,只有不願努力的。

我要努力!!!

買了幾本母乳餵養的書籍,潛心研究好幾天,開始了我艱難的追奶之路。

寶寶才是最好的吸奶器,寶寶會比吸奶器吸得更乾淨,充分排空乳房,下次才會產更多奶水。可是我的寶寶不吸我的奶呀,哭……

所以,我首先要讓寶寶接受親喂。

“貧乳”寶媽的逆襲之路——教你提升奶量、給寶寶更好滋養

親喂


寶寶拒絕親喂、青睞奶瓶,是發生了乳頭混淆、流速混淆。因為奶瓶不需要太大力氣,而且流速恆定,而母乳則需要寶寶花大力氣,流速不定,只有在噴乳反射發生時,才有較大奶流量。

先來科普一下噴乳反射,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奶陣”。催產素引起腺泡周圍的帶狀肌肉擠壓,乳導管縮短並擴張,將乳汁推出乳房,這個過程稱為噴乳反射。隨著餵養時間推移和身體適應,噴乳會變得更快,自動噴乳增多。簡言之,就是喂得越多,噴乳越快來、越持久

怎麼能快速誘導噴乳反射呢?有些媽媽聽到嬰兒哭鬧然後產生疼愛念頭就會發生噴乳反射,和寶寶的肌膚接觸(skin to skin)也可以快速誘發噴乳反射(想想前面說的早接觸),而焦慮、緊張、憤怒、酒精、某些藥物則可能延遲甚至阻礙噴乳反射。

剛開始我是這樣操作,先把奶瓶放寶寶吸吮,趁其不注意,將乳房塞她嘴裡,同時用手擠壓乳房,增加奶流量,寶寶偶爾也能接受,更多時候還是拒絕、放聲大哭。

只有寶寶冷靜下來,才有可能接受她不太喜歡的母親乳房。為了安撫寶寶,我甚至試過一邊深蹲、一邊餵奶,寶寶也能賞臉吃,但是……膝蓋真的好疼!

後面採取增加肌膚接觸的方式,半躺在床上,上身不穿衣服,寶寶也赤身用毯子裹著,把寶寶放胸前,讓她嘗試自主尋乳,有時候寶寶找不到可以幫寶寶一把。通過肌膚接觸,奶陣真的來得非常快,寶寶大口吃,另一邊乳房嘩嘩漏奶。

除了肌膚接觸,我還在哺乳時,對側手按摩哺乳側乳房,增加奶流,減少寶寶吸吮難度。手法是輕柔抓握乳房對擠(網上有教學視頻)。

“貧乳”寶媽的逆襲之路——教你提升奶量、給寶寶更好滋養

擠奶原理~


因為寶寶可以很快喝到奶,而且難度降低了,對乳房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剛開始一含到乳頭就大哭抗拒,到慢慢主動尋找母乳,追奶之路成功一半!

雖然寶寶是最強吸奶器,可以吸出電動吸奶器兩倍左右的奶量,但是乳房仍然有大約1/3的奶是寶寶吸不出來的。要增加奶量,必須儘可能排空乳房,大腦才能收到信號,產生更多的母乳。因此,每次親喂後,我用手法擠奶,儘可能地將殘奶擠出,量不多,每次也能再擠出十來毫升。

有經驗的寶媽會發現,吸奶器吸完之後,寶寶還是可以吸到奶;寶寶吸完之後,手擠乳房,還是可以擠出一些奶。所以,親喂後再用吸奶器是無效的,擠不出殘奶,而且會讓乳房不舒服。擠奶的效率從高到低是手法擠奶、寶寶吸吮、吸奶器。催奶師就是靠的手法擠奶的手藝排空了乳房、減緩漲奶。可是催奶師不可能時時刻刻陪伴追奶,所以寶媽還是靠自己才靠譜,而且也並不需要到催奶師的水準,只要在寶寶吃完後儘可能把奶擠出來就可以了。

另外,寶寶晚上吸奶相對沒那麼頻繁,我儘量保持3小時內用吸奶器吸一次,維持乳房的排空,增加儲奶量。

記住,排出乳汁越多、越頻繁,大腦就能收到“寶寶需要這麼多奶”的信號,繼而下次產生更多奶量,形成良性循環。如果長期不哺乳、乳房殘留奶量多,則會逐漸回奶。

追奶的第二成功要素就是,多喝湯湯水水,增加血容量。鯽魚湯、豬腳湯喝了不少,腹部游泳圈產後就沒變小過。作為婦產科醫生,我好像突然忘記了,這些油膩的湯水,其實並沒有催乳的作用,反而會長肉,可能這就是一孕傻三年吧。

油膩的湯一直喝著,奶水並不增多。我的醫學素養才慢慢甦醒,喝湯和喝白開水,對於下奶的作用,幾乎完全相同。

和一位成功追奶的師姐聊天,她提到當時她喝的黃芪黨參紅棗湯,熬了當水喝,效果還不錯。按照中醫的理論,黃芪黨參具有補氣固表的作用,可用於氣短心悸,自汗。反正都是市場常見的藥材,也沒啥明顯毒副作用,我決定一試。

三個食材憑感覺一把抓,丟鍋裡放水煮開,小火煮40分鐘,水呈淡黃色,水量有大概2000ml,每天盛了當水喝,當任務一樣完成,味道微甜,並不難接受。也可能是心理作用,堅持一週後,覺得奶量確實有所提高,漲奶的感覺更明顯,而夜間漏奶沒那麼嚴重了(奶量多也可能是和寶寶吸吮多了和喝水多有關)。也許是神奇的中藥,也許是多喝水增加了血容量,反正在此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黃芪水喝了三週左右,配合誘導寶寶多吸,奶量足夠之後,我就沒再熬黃芪水喝了,油膩的湯也沒再喝,但是依然堅持每天多喝水,奶量沒有減少,不過漏奶又回到了從前,不過我也找到了解決之道,我微頭條分享過方法,就是用集奶器,解決漏奶煩惱,還不浪費母乳,有需要私信我。

“貧乳”寶媽的逆襲之路——教你提升奶量、給寶寶更好滋養

集奶器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努力,真正實現了純母乳餵養,一路過來真的挺不容易。

深蹲餵奶到雙側膝蓋疼痛、雙臂肌肉發達,喝水喝到有點噁心、頻繁上廁所,和寶寶肌膚接觸被老公吐槽“好色情啊”,剛開始手法擠奶乳房不適(熟練了就好了)和費時費事費力,半夜起來用吸奶器吸奶聽到老公翻身和不耐煩的“嘖”。

不過,寶寶喝到更多母乳,一切都值得了。

“貧乳”寶媽的逆襲之路——教你提升奶量、給寶寶更好滋養

肉嘟嘟純母乳餵養的寶貝


6.總結成功經驗:

第一條就是信心,信心是比黃金還珍貴的東西,一定要相信自己是完全可以母乳餵養的,99%的寶媽都有條件實現純母乳餵養。

第二就是堅持,奶水的增多是一個過程,追奶不是一天成功的,堅持頻繁有效排空乳房,多喝水,奶量一定會上來。

第三就是放輕鬆,泌乳受情緒影響很大,焦慮緊張毫無用處,反正不管奶水夠不夠,寶寶都餓不著(奶粉不要太方便)。

第四就是及時尋求專業幫助,母乳餵養諮詢師是非常專業的,很多專業的婦產科醫師、兒科醫師在泌乳方面的知識未必有他們懂得多。我在最自我懷疑的時候,找到了一個通過母乳餵養師資格考試的師妹的幫助,通過諮詢(當然有付費),解決了我很多困惑,也給了我很多信心繼續堅持。至於市面參差不齊的催乳師、網上的下奶茶之類的,大家需要更謹慎一些。

寶寶是上天賜給媽媽最好禮物,然而當一個合格的母親,有太多太多的不容易。為了我們寶寶健康成長,獲得更好的免疫和營養,第一步,讓她得到愛的供養、喝到更多母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