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法”實施之後, 農民將迎來5大權益, 土地保障再提升

近些年,隨著農村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朋友因此也過上幸福幸福生活,農村想發展自然離不開土地,不管是新農村建設還是招商引資,都與土地密不可分,但是近些年農村土地也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閒置和破壞等,本身我國人口就比較多,而土地資源比較緊張,然後出現這兩種情況之後也備受國家的關注,為了有效地保護農村土地資源,我國修訂了《土地管理法》,並在2020年的1月起開始實施,新的《土地管理法》除了規範化農村土地資源,另外對於農民來說也具有重要意義。

打開想看資訊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土地管理法”實施之後, 農民將迎來5大權益, 土地保障再提升

土地與農民之間的關係本身就是一體,現在農村土地也已經確權完成,其實新的《土地管理法》實施之後,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將會迎來5大權益,更加保障了農民與土地之間的權益,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土地管理法”實施之後, 農民將迎來5大權益, 土地保障再提升

1、農村徵地時將失地農民納為養老保障

新農村建設,不管是統一規劃還是一些農村設施的完善,都離不開佔用到土地資源,但是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如果失去了土地那麼今後這些農民該怎麼辦呢?發展新農村建設自然是好事,可是沒有土地這些農民的生活就可能得不到保障,考慮到此類問題,在《土地管理法》中明確,對於農村失地農民,也就是被徵地的農民納入到養老社會保障體系內,考慮到這些農民年紀大了可能沒有經濟收入,為了解決這些失地農民的後顧之憂,除了為他們發放養老保險,另外也將會對於這些失地農民進行養老保險補貼制度。

2、確保農民基本生活水平只增不減

在新的《土地管理法》中,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首次提到關於補償費用的問題,除了剛才我們所述的失地農民納入到養老保障體系,另外為了保障農民基本生活水平,從長遠生計去考慮,在補償原則之上,取代原來的年產值倍數法,也就是說以前的時候我們就是按照畝產值去徵地,但是畝產值不管多少倍可能還是無法保障今後這些農民的生活,所以增加農村居民的住宅補償和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規定。

土地管理法”實施之後, 農民將迎來5大權益, 土地保障再提升

3、被徵地農民存在異議可以組織聽證會

拆遷徵地難免會出現有不同意見的農民,有的農民在測量的時候覺得測量人員少測量了,並且產生了異議,而以前往往這些被拆遷的農民很難來維權,甚至會大鬧,這樣一來不光對於拆遷工作造成阻礙,另外對於農民來說自己的個人權益也得不到很好的維護,根據規定,如果農民對於徵地補償或者安置方案有異議,就可以提出申請,並且可以參與聽證會,聽取相關補償和安置補償的修改,這也保障了農民有知情權和監督權,在沒有異議的情況下雙方才能繼續下一步工作。

4、退出宅基地必須遵守自願的原則

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遷戶到城市,以前很多農民雖然戶口遷入到城市,但農村的宅基地和耕地依然霸佔著,而今後隨著土地確權之後,這樣的情況就不允許了,但有一個問題是,很多已經遷戶出去的農民覺得,不能因為自己戶口遷出了土地就白白沒有了,說實話確實有些不甘心,其實這一點在新的《土地管理法》也明確,如果戶口遷出那麼可以將自己的宅基地交還給村集體,國家允許進城落戶的農民自願退出宅基地並獲得補償,不得強迫農民退出宅基地,必須遵守自願的原則。

土地管理法”實施之後, 農民將迎來5大權益, 土地保障再提升

5、耕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

隨著第二輪土地承包期到期之後再延長30年,明確了保障農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切實保障農民的承包經營權,更是為了農民與土地之間的利益長遠考慮。

現在農村的土地價值越來越高,新的《土地管理法》不光是來約束農村的土地使用規範,更是為了農民長遠利益打算,讓農民與土地之間的權益更加緊密,確保農民的土地不受到侵害,而作為農民朋友來說,應該更加明確這些政策對於我們農民產生的權益和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