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春雨江南拈花灣,踏過櫻花第幾橋。

清明前後,正是春好時節。沒趕上武漢的櫻花,卻在江南邂逅了一片雪白。

無錫的靈山小鎮拈花灣,藏在太湖深處的岸邊,沒有西塘、周莊、烏鎮這麼大的名氣,卻在江南的小鎮中,另闢蹊徑,造出了一個盛唐風格的江南。

煙花三月到小鎮,遊客無幾,卻遇到了大片的櫻花。如今說到賞櫻勝地,國人總想到日本,其實早在明代,宋濂就在《櫻花》裡寫到:“ 賞櫻日本盛於唐,如被牡丹兼海棠。” 日本的櫻花來自唐朝,就像被牡丹代替的海棠。現在遊人來到拈花灣,也會覺得像是去到了日本奈良,殊不知,奈良就是仿照唐朝長安城而建。

我曾在無錫上學,江南的櫻花,首推黿頭渚,但數年之後再來,卻被這一片小鎮的櫻花驚豔。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勝雪。拈花灣櫻花繁盛,山道旁、溪水畔、庭院邊,隨處皆有,改改岑參的句子,那就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櫻花開”。

在家裡宅了半個春天,當成片的白櫻映入眼簾,心也跟著甦醒過來。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寂寂山道旁,千櫻趁春開。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樓臺一角,一枝櫻花出園來。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小園新種紅櫻樹,閒繞花行便當遊。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春意枝頭鬧,知是蝶戲花。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山櫻如美人,紅顏易消歇。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光有花,還不是江南。加上綿綿春雨,方才有江南的韻味。

到小鎮的傍晚,太湖邊就下起了細雨。

疏雨一簾,將拈花灣染成畫卷。茶山綠,阡陌青,布穀鳥叫,空山飄渺。立於窗前,或漫行湖邊,雨絲纏綿,新燕雙飛,忍不住對這個小鎮生出眷戀。

煙雨籠罩下的雨巷,容易讓人想起戴望舒筆下那丁香般的姑娘,撐著油紙傘,傘下滿滿的悽婉惆悵。拈花灣卻不同,這是一個禪意小鎮,靈山勝境的佛音嫋嫋,胥山禪堂的木魚空靈,和著疏疏落落的雨絲,潤著這街道上的黛瓦亭臺。正是“秋山春雨閒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同樣在雨中,同樣是多情的江南,但少了愁緒,卻多了禪趣。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疏雨一簾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簷下聽雨

紛紛細雨馨香伴,桃紅柳綠滿園春。雨下得久了,似乎連空氣也變成了清新的甜甜涼涼。是泥土的氣息,新抽的嫩芽,抑或盛開的桃花櫻花?這些都不必去理會,你要做的也許只是閉了眼,將心靈放空,然後深深地嗅幾口這潮潤的空氣。然後睜開眼,想起那霧霾下的渾濁,一定會幸福得恍若隔世。

雨不擔可看,可嗅,更可聽。無論是驟雨打新菏,還是疏雨滴梧桐,那些古老的詩意都會在記憶中復甦。古時聽雨,當於瓦屋紙窗之下,可惜紅塵隔海,古屋不在,城市建築越長越高。

好在拈花灣還有山居雅廬,精舍庭院。小樓一夜聽雨,雨叩窗欞或雨落屋頂,細細密密的節奏,單調裡自有一種柔婉,輕輕重重輕輕,滴滴答答滴滴。在雨的洗禮中,享受遠離喧囂的寧靜,聆聽來自內心的聲音。午夜聽雨,仿若雨下在夢裡,夢做在雨中,夢裡夢外,思緒就有了入禪的古韻。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古典庭院,夢迴唐朝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雨打浮萍舟自橫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雨一直下,打溼了櫻花

翌日推窗,雨霽初晴,巷陌的櫻花上還掛著水珠。映入眼簾的,是階上青苔的翠綠,是雨落屋簷的清響,是山水間霧氣氤氳的迷幻。一縷春光暖流年,萬般心事隨風去。此時,在雨後的拈花灣,你終於找回了那失落在高樓裡的江南。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雨後初晴,桃花紅豔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蘆葦新發,舟上游人少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空靈的水墨江南

既然來到了江南,不能不品一品明前新茶。

拈花灣,這座山中的禪意小鎮,推崇自然清靜的生活方式。而品茗,無疑就是這種生活最好的載體。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且去喝幾盞清茶。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佛教大居士趙樸初先生這一禪詩,是“禪茶一味”最好的註腳。在拈花灣,便有一座茶舍叫“吃茶去”,晨鐘暮鼓中,泡一壺茶,不須理會山外的前塵往事,讓時光落在壺中,裹著陽光雨露,一道洗盡內心的灰霾。

“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晝清談、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鳥間、宜清流白雲、宜綠蘚蒼苔、宜素手汲泉、宜紅妝掃雪、宜船頭吹火、宜竹裡飄煙。”明朝詩人徐渭對喝茶環境的描述,若不是歷史相隔數百年,幾乎讓人誤以為寫的就是拈花灣。在拈花灣的山環水繞中,最不缺的就是松月花鳥、清流白雲、山林翠竹、閒適庭院。

“自汲香泉帶落花,漫燒石鼎試新茶。”在湖畔清風裡,在小院的櫻花下,你更能體味到“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

靜寂山中,三兩好友,無論晴雨,不管春秋,飲一盞清茶,憶一段過往,也便溫暖了時光。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這個小鎮名氣不大,卻美得像是回到了唐朝

清茶一盞,友人對坐,就是最好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