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那些事兒】​淺談工作日常怎麼對待領導的許諾

“許諾”是指自己對另一個人的,相當於承諾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代表了“約定”這一層面的意思,如果對方不去實現,我們還可以去理論,可是來自領導的許諾,我們怎樣去對待了?

【公務員那些事兒】​淺談工作日常怎麼對待領導的許諾

淺談工作日常之怎麼對待領導的許諾

孫亦柳

工作時間長了,大家或多或少遇到過領導的許諾,或者是封官許願,或者是升職加薪,又或者評優評先進,等等,不一而足。特別是作為單位的業務骨幹,在工作中多多少少總遇到那麼過幾次。如果一次都沒遇到,哈哈,那就說明你不是業務骨幹,或者因為各種原因,領導覺得你不需要拉攏抑或不值得拉攏。當然也有種情況,就是你段位較高,領導出不起價,所以也不敢來許諾。

領導對下屬許諾,多數情況是新領導來到新單位,對情況不熟悉,需要對一些人員進行招安收編,以較快較好的方式來打開局面。又或者是原先的業務骨幹離開,需要對剩下的人員進行安撫。這些時候,如果自身有能力,確實是一個在領導面前體現自身價值、爭取進步的好機會。當然,實際工作中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班子成員中主職領導和分管領導出現矛盾,雙方各展其能對其分管條線的同志進行拉攏。比如,局長對業務條線的處長、副處長進行許諾洗腦,慢慢架空副局長。這種情況,就是傳說中的“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何去何從,需要自己去把握。本篇文章不贅敘,重點還是在怎麼把握領導的許諾上。

對待領導許諾,要看時效。從我自身經驗看,對領導的許諾,時效在半年內的可以當回事情聽,一年內的姑且聽一聽,一年開外的就完全不必當回事,只要在領導面前表現出感激之情就可以了。為什麼呢?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當前部門和基層的領導流動還是比較快的,特別是主職領導三年一換很正常,有些可能屁股還沒坐熱就走了。也就是說,領導對你的許諾超過一年的,到時候他在不在都不好說,履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領導諸事繁忙,一年內的事情或許勉強會幫你記著,一年開外基本上說過也就忘了。比如,新局長許諾的時候,說一年後給你提科長還是半年後提科長,裡面的含金量和誠意是完全不一樣的。

對待領導許諾,要看級別。同樣的許諾內容,是分管領導許諾還是主職領導許諾,裡面的含金量和可操作性又大不相同。一般情況下,對處室、科室的副職,大部分主職不太會干涉,基本由分管領導決定,一些資格老、能力強的處室負責人也有一定建議權。但對正職的崗位,往往副職只有建議權,多數情況由主職一言而決。特別是面臨提拔晉升向領導崗位躍進的同志,主職領導的意見更加具有關鍵作用。有些時候

對待領導許諾,要看人品。許諾是不是畫大餅,關鍵還是看領導人品。不得不說,人和人不一樣,領導和領導之間更不一樣。有些領導給你許諾了,哪怕中間他的崗位調動了,後續也會想方設法給你彌補(比如拜託後來接任的繼續關照)。碰到這樣的領導,要一輩子感恩。有些領導即使沒有崗位調動,時過境遷,你的重要性下降了,他就會選擇性失憶。領導的人品如何,可以從他過往的經歷看,也可以從平時的言行接觸來把握。

總而言之,對待領導的許諾,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無論是看人品,還是看時效、看級別,都只是作為決策參考的一種考慮維度。歸根結底,還是要看自身的實力和演技。

首先,要展現出感激。不管領導許諾的誠意如何,但人家來拉攏你,某種程度也說明還是認可你的。所以,至少在一定時間段內,要表現出很感激、感恩的樣子,在具體做事時也要有一定激情融入。但是這個表現的時間段有多長、激情有多大,就要看領導的誠意。

其次,要展現出能力。出來工作,不管關係硬不硬,能力都是很重要的。你能力到位了,成績出來了,領導履諾的概率也會相應增加。

最後,要展現出城府。作為成年人,基本的城府和涵養是必須具備的。領導對你的許諾,多數是私下場合,因此要有一定保密意識,特別是不要拿來作為吹噓的資本。這樣,會顯得人格局層次不高,領導也會覺得不堪重用。而且,實際情況中,領導有許諾,但是最終沒兌現的,十之五六總是有的。這種時候,也不能有怨言有牢騷。換個角度想,你即使有怨言有牢騷又能怎樣?搞不好還會讓領導生怨,同事們也會覺得你蠢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