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農村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


如何培養農村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


如何培養農村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具有日常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與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是“口語交際”的重要任務,“口語交際”成為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在農村小學,“口語交際”教學更是難上加難,課堂教學常常陷入僵局,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刻不容緩。如何改變類似教學情況,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呢?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經驗談談對口語交際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從生活入手,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生動、活潑、有趣的交際環境,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交際氣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交流慾望,樂於交際,善於交流,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創設交際的環境,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1、交朋友

生活是口語交際訓練的廣闊天地,是口語交際的源頭活水。學生的日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關注現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設交際情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學生就會感到輕鬆愉悅,樂於表達。

如小學剛入學時,在新學期的第一節課上,教師可以用親切的問候語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向同學們作自我介紹“我叫×××,是你們的語文老師,但我更樂於做你們的朋友。我喜歡唱歌、看書、看電視、看電影,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和你們在一起。誰願意做我的好朋友呢?”孩子們的精神勁兒一下就來了,一個個神采飛揚,眉飛色舞,興奮地舉起小手,嘴裡不停地說著“我、我、我”地搶著要發言。我就抓住時機,用與一學生對話的形式教給他們交際的技巧。我大大方方地走到一學生面前,握住他的手說:“你好,請問你叫什麼名字?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嗎?”接著又提出如“你家有幾位家庭成員”“住在哪裡?”“你興趣愛好是什麼?”等問題,讓學生和老師一問一答,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介紹著自己。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機會交流,我讓同學們分小組進行互相對話,把自己想問的想說的都告訴對方,並讓說得好的同學上臺示範說。這樣,原本陌生的面孔在交流中熟悉起來,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著口語交際,課堂氣氛熱烈而融洽。這樣的情境,不僅增進了孩子們之間的友誼,更為他們日後與人成功交流起到了橋樑的作用。

2、講故事

動聽的故事、優秀的電影、電視節目,學生們都非常喜歡看,我們可以從學生愛看的電影、電視節目中找到切入口,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說話訓練。如電視劇《喜羊羊與灰太狼》是所有小朋友甚至成年人都喜歡看的電視節目,在學生觀看後,我組織他們說說劇中的精彩情節,訓練學生說話的條理性、準確性;有時讓學生轉述節目的主要內容;有時對劇情結局展開想象,圍繞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間的鬥志鬥勇故事,放飛想象的翅膀,進行想象說話。教師根據某段劇情設計相關訓練,讓學生順著故事的情節,展開豐富的想象。比如,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灰太狼抓走小羊後,喜羊羊會以什麼辦法救出其他同伴。如果讓你去解救小羊們,你會怎麼辦呢?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學生暢所欲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曲折跌宕的畫面,一個又一個富有創意的構思從孩子心底流露。這樣,給學生創設一種寬鬆的表達環境,讓他們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一個好辦法。

還可以針對本劇的所有動物開展一次“人物評論會”,引導學生打開話題,暢所欲言談談自己對劇中角色的看法和評價。利用這樣的資源進行說話訓練,學生能在愉快的氣氛中,既回顧電影、電視節目的內容,豐富知識儲備,又使口頭表達能力得到訓練,一舉多得,是可以信手拈來的好題材。

二、從課堂入手,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年級剛入學的兒童,特別是農村的孩子,普通話說不標準,甚至有的孩子幾乎不會說普通話,說話常常不完整,不規範。因此,在學生剛入學學習拼音時,就要開始進行說話訓練,並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

1、在教學拼音時,利用拼音音節,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例如:學習bà的四聲:嘴bà,我有一張嘴巴;bà蘿蔔,爺爺在地裡拔蘿蔔;bà關,小朋友們愛玩把關遊戲;bà爸,我爸爸是一位農民。學生可以根據四聲,組不同的詞,造不同的句子。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彙,又便於理解字義,並學會運用。既掌握了“bà”的四聲,又進行了語言訓練,而不是單純地學拼音,避免了學習拼音的枯糙無味。

2、在識字教學中,利用字詞訓練,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口語交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擴詞、造句。如在教學“月”字,引導學生分析字形,說出這個字如何寫,如何記,如何造句,先讓學生組詞“月亮”,再造句;天上有個圓圓的月亮。這樣既有利於學生記憶生字字形,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能力。

3、在主題活動中,結合活動情境,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經常設計一些主題鮮明、有趣的活動,讓學生互相進行交流,使他們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圍繞主題,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就在今年的春天,我帶領我們全班同學,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走出教室去看春天。看學校後山那雪白的梨花,粉紅的桃花,青青的草,綠綠的葉。在陽光下,在花叢中,孩子們盡情地想象著,歡笑著,美好的語言如涓涓細流,流出心田。自然風光的薰陶與感染,啟發了學生的心智,發展了學生的個性,解除了學生的束縛,使他們的言語變得絢麗多彩。他們情不自禁地說“梨花開了,白白的梨花像滿山遍野的雪花,潔白美麗。”“桃花兒笑了,象小姑娘害羞的臉,嬌美紅潤。”“滿山的鮮花在等小蜜蜂來採蜜呢!”最後,還可以請孩子們把春天畫下來、寫出來。同學們對於這些親眼所見,親手所畫的景物,覺得有話可說、有情可表,寫出的作文內容豐富,感情真摯。從而使口語交際真實、有趣,達到一種較為完美的境界。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在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活、機智的聽說能力和待人處世能力。人人都以口語交際為主要表達工具。日常生活離不開它;任何工作離不開它,一切交際都要求人們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意義重大,作為教師,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更是意義非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