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致訂單危機 柯橋這家外貿企卻底氣十足,單子排到年底?


“復工後已經發出了60多個集裝箱,銷售額同比增長20%,新訂單排到今年年底了,正在加班加點趕製。”日前,在柯橋區安昌街道曙光路工業園區的紹興莫拉家紡有限公司倉庫裡,公司負責人胡斌正安排著工人加緊打包新一批貨品。

“莫拉家紡”是一家集面料織造、紡織後整理、家紡產品生產的綜合進出口公司,主營毛毯、床墊、靠墊等家紡產品,產品遠銷歐美市場,在美國、丹麥、德國、南歐、南美等地都設有辦事處,去年實現銷售額1.2億元。

疫情突然來襲,給不少企業帶來了衝擊。柯橋眾多紡織企業表示海外訂單持續銳減,而“莫拉家紡”卻顯得相當有底氣。

“我們在春節前就已備足原材料和麵料,復工後訂單仍然按照原計劃生產。”胡斌告訴記者,為了給生產吃下“定心丸”,國外客戶特意發郵件來做出承諾:“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不會取消訂單,請放心生產。”

“莫拉家紡”訂單為何不降反增?“創新、綠色、服務。”胡斌概括出三點,歐美市場對產品的綠色環保要求非常高,公司在生產工序上練好內功,取得全國第一本全生產鏈GRS(再生環保成品證書),陸續在全省各地投資了織造、經編、印染、靠墊、被子等工廠,覆蓋產業鏈上下游。相比單一型的外貿企業來說,抗壓能力更強,底氣也更足。

“一般來說,我們發過去的花型都能讓客戶滿意。”在這點上,胡斌很是自信。近年來,公司引進花型設計高端人才,聘請德國時尚設計師,設計的花型也更能與國際審美標準接軌。每年投入50萬元研發新產品,目前全公司家紡品種就有三四百種,其中還擁有全區獨家經營的3D打印成品系列。“從織片下機、帶入填充、水洗成型,只需要30秒鐘,而且具有回彈快等特點,生產效率大大提高,頗受國際市場青睞。”他說。

據瞭解,疫情全球暴發後,柯橋不少外貿企業遇到展會取消、訂單推遲或取消等問題,以外貿為主的紡織類企業現狀並不樂觀。然而,疫情帶來的考驗也是紡織外貿企業主動做大做強的源動力,眼下,面對“疫情瓶頸”,柯橋也湧現了一批像“莫拉家紡”這樣的“逆勢成長型”企業,通過技術創新、轉型升級,在“疫情戰”中佔據一席之地。

為了幫助紡織外貿企業渡過難關,紹興市柯橋區也出臺了一系列新政:對企業的參展補貼範圍從重點展會擴展到所有境外展會,鼓勵企業積極向疫情較輕地區市場突破;實施出口信用保險政府聯保政策,免去高風險時期企業下單的後顧之憂;加快外貿企業政策兌現,化解企業遇到的現金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