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成都美在文明 公筷公勺深入人心


美食成都美在文明 公筷公勺深入人心

文明餐桌將納入中小學開學第一課內容,引導學生從小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良好習慣


火鍋、串串、回鍋肉、肥腸粉、麻婆豆腐……一說起成都,一連串美味的名詞立刻浮現在腦海。成都人愛吃,川菜更是名揚四海,作為美食之都,成都的飲食文化豐富悠久,而從今年開始,飲食文化中又要再添文明健康的一筆。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審視到傳統“合餐制”的健康隱患,筷來箸往間病毒也隨之傳播。3月,隨著餐飲業的逐漸復甦,成都打響了“舌尖上的保衛戰”,“美食成都,美在文明”——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動正式啟動。賓館、飯店、食堂、家庭紛紛響應,“公筷用餐、文明健康”的友善優雅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為社會的普遍文明習慣。


即刻響應

首批100家餐飲配備公筷公勺

倡議發出後立即引起熱烈的社會反響,全市首批100家餐飲企業共同承諾:做到根據用餐人數、菜品數量配備相應的公筷公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在有條件的餐廳為客人提供分餐分食制;倡導家庭聚餐“一菜一筷,一湯一勺”,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習慣。首批承諾企業中既有紅杏酒家、大蓉和等成都人熟悉的中餐,也有百勝餐飲、鄉村基等快餐。同時,成都人最愛的火鍋也在其中,蜀九香、大妙、大龍燚等大型連鎖火鍋店也做出表率。

火鍋如何使用公筷公勺?蜀九香最先推出了“雙筷制”火鍋。堂食恢復後,蜀九香給每個客人都發了兩雙筷子,一雙傳統竹筷是燙火鍋時使用的公筷,另外一雙是替換一次性筷頭的私筷,供大家個人就餐使用。如此一來,大大降低了接觸可能。

各餐飲行業根據自身特點也開動腦筋,提供更人性化的公筷公勺服務。紅杏酒家很早以前就有分餐服務,一份大菜上桌,可以讓服務員幫忙用乾淨的小碗分成小份,放到每位顧客面前。近來,紅杏也順勢推出了分餐菜品,一人一份,各吃各碗,既方便又衛生。


創新機制

激勵推動公筷公勺行動

使用公筷公勺改變了大家長久以來養成的用餐習慣,意識轉變需要時間,無法一蹴而就。在培養新習慣的過程中,各地區、各餐飲企業採取了切合實際的方式,並總結出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青羊區在今年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評定管理中,把“使用公筷公勺、提倡分餐”作為加分項目納入管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評定中,對許可管理、信息公示、制度落實、人員管理、環境衛生、原料控制(含食品添加劑)、加工製作、設施設備及維護、餐飲具清洗消毒和加分項共十項內容進行了分值規劃。加分項中,明確指出了開展“文明餐桌 公勺公筷”活動的內容,分值為1分。等級評定結果會在每家商戶醒目處進行公示,高評分會吸引顧客光顧,對商家生意產生積極影響。

成華區將公筷公勺添加進智慧社區系統平臺,消費者、社區可根據商家是否提供公筷公勺對商家進行評分,分數會納入評優、購買服務、商居聯盟、智慧治理等評價體系,對餐飲企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智慧社區平臺早在兩年前就投入使用,成華區4個街道30多個社區通過平臺管理日常事務,增加新功能將推動公筷行動的落實。

邛崍市將臨濟鎮設立為“公筷公勺”推廣宣傳活動示範點,目前臨濟鎮寨溝村、皮壩村、喻崗村和涼水村已將使用公筷公勺納入村規民約。下一步,邛崍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以點帶面深入推進鄉村“公筷公勺”行動,依託“三美”示範村建設、文明村鎮創建等鄉村文明創建載體,在邛崍市各村(社區)全面推廣使用公筷公勺。


廣泛動員

在賓館飯店家庭全面鋪開

全市圍繞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動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進入景區、美食街、社區大力宣傳,各地依託網絡開展承諾接力、有獎徵文、答題贏禮品等活動,提高公筷行動的趣味性和參與度。疫情推遲了開學,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利用網絡課程向學生普及公筷用餐的科普知識,市教育局牽頭,針對未成年人開展了繪畫、詩歌、小視頻製作等徵集活動,發動未成年人小手牽大手,推動公筷行動在每個家庭落實。4月,成都的學校將陸續開學,文明餐桌將納入中小學開學第一課內容,引導學生從小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良好習慣。

記者瞭解到,今年內,成都將打造100家示範賓館飯店、100家示範文明單位、30家示範文明家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全市賓館、飯店、食堂大力倡導“公筷用餐、文明健康”理念。預計2021年,全市所有賓館、飯店、食堂就餐全面推廣使用公筷公勺,家庭聚餐使用公筷公勺蔚然成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