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降負債4500億!揭祕恆大的“華麗轉身”

若說恆大是地產界的流量擔當,一點都不為過。


無論是之前頻上熱搜的“網上賣房”,還是近日重磅官宣的新戰略,都在市場中不斷掀起新聲浪。

畢竟,恆大身為房企龍頭,每一步都走得擲地有聲。那麼,此次高調亮相的新戰略是什麼?恆大又將如何實現“華麗轉身”?不妨一起來一探究竟。

三年降負債4500億!揭秘恆大的“華麗轉身”

許家印宣佈恆大全面實施新戰略


01. 年報背後的“謀新思變”

3月31日,恆大召開線上發佈會,曬出了2019年度成績單:

  • Ÿ 合約銷售額6011億元,同比增長9%
  • Ÿ 核心利潤408.2億元
  • Ÿ 現金餘額2287.7億元,同比增長12%
  • Ÿ 資產負債率77.9%,淨負債率159.3%

從銷售和利潤規模來看,還是那個熟悉的龍頭房企恆大;但若從同比增速來解讀,可以發現恆大在放慢腳步。

這與地產業減速的大背景是分不開的:據統計,2019年國內商品房銷售額15.97萬億,增速比上年回落5.7個百分點。而早在2018年,房地產銷售面積已達到了17萬平米的天花板。

時代在變,房企也要變。在商海中拼殺,審時度勢、謀新思變一直被奉為最高準則。過去二十餘年,恆大從幾個人的團隊,到最終坐上龍頭寶座,靠的正是一次又一次對大勢的精準把脈。

現在,許家印屹立在潮頭上,提出了2020年的“九字新策略”: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要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一定要把負債降下來。

02. 左手高增長,右手控規模

那麼,具體如何降負債?恆大給出了“兩手抓”的總思路:左手“高增長”,右手“控規模”。

所謂“高增長”,就是要實現銷售高速增長,今年實現銷售8000億,2022年要實現銷售1萬億。銷售額的大幅躍升,必須以龐大土儲作支持。年報顯示,恆大土儲達2.93億平米,可售貨值達1.27萬億,為其銷售高增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貨量。

同時,恆大“網上賣房”的顛覆性舉措,也帶來了一季度“開門紅”:銷售額1465億大增23%,銷售回款1133億大增55%,行業排名第一,刷新公司一季度銷售及回款最高歷史紀錄。

所謂“控規模”,就是要嚴控土地儲備規模,實現土儲負增長,未來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同時,其他多元業務投資也要嚴格收緊。


“一增一控”之間,恆大將收穫更為充裕的現金流,從而實現大幅降低負債的目標。


三年降負債4500億!揭秘恆大的“華麗轉身”

恆大一季度銷售及回款對照圖

03. 許家印的“減負”賬本

隨著地產行業進入下半場,低負債、高質量的發展模式已成為行業集體訴求。因此,“減負債”當仁不讓地成為恆大新戰略核心。

具體“減負”多少?許家印可謂是大刀闊斧,一出手就砍掉大半負債:每年平均降低1500億有息負債,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這個數字絕非信口開河,許家印的“賬本”計算得清清楚楚:“如果今年實現銷售8000億,回款按7000億算,就會增加2500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今年減少3000萬平土儲,就等於減少600億支出。這樣一增一減,一定能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的目標。”

恆大的執行力向來不容置疑,加之其過硬的產品品質,和強大的成本管控能力,許家印完成“減負軍令狀”基本已板上釘釘。

縱橫地產商海二十餘年,恆大一路走來,每次都能在風雲變幻之際,踩準節奏、找準方向、實施轉型;這次亦然,而且力度更強、決心更大。未來,一個完成“華麗轉身”的新恆大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