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文明祭掃

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明时节,文明祭扫

清明節由來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

清明習俗

盪鞦韆

清明时节,文明祭扫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清明时节,文明祭扫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清明时节,文明祭扫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放風箏

清明时节,文明祭扫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 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时节,文明祭扫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時節,我們既要祭奠祖先、緬懷親人,也不能忘記致敬那些在革命鬥爭、保衛祖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壯烈犧牲的英雄烈士,正是因為有這麼多的革命烈士的犧牲,才有我們現在偉大富強的新中國,才有我們美好的今天。在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團團倡議:

清明时节,文明祭扫

—— ——文明祭掃—— ——

●祭掃 還需把好安全關。做到戴口罩、勤洗手等個人防護措施,不聚集、不扎堆,服從引導,錯峰進行 。

●摒棄焚燒紙錢、冥物、燃放鞭炮等傳統陋習,提倡用網上祭掃、一束鮮花、一個鞠躬、一篇回憶錄、一場家庭追思會等多樣化形式,在安靜的告慰和心靈的交流中表達思念,在健康文明的祭掃中學習感恩 。

● 遵守社會公德,樹立厚養薄葬的新觀念。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老人在世時,我們要盡心盡孝,老人逝去時,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相互攀比,以節儉方式寄託哀思 。

清明时节,文明祭扫清明时节,文明祭扫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週年。特殊時期足不出戶,依然可以向烈士致敬。

3月25日—4月10日

集中進行網上祭掃

進入桂東縣人民政府網站

即可敬獻花籃祭奠英烈

http://www.gdx.gov.cn/

祭掃在於“心”,不在於“形式”

重在感情,貴於真誠

倡議小夥伴們積極響應號召

遵守社會公德,倡導傳統美德

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