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嘴的DD蛋撻

#@大董大懂 一日一菜(240)#


甜蜜總會和悲催聯繫在一起。這就像一個魔咒。說澳門,賭博這個魔繩沒人能夠解開,有贏有輸,最後無不鎩羽而歸。澳門代表性點心“葡撻”,聲名遠播,卻是一段失敗婚姻的產物。

我每次去澳門都會特意去一次凼(dàng)仔。這是一處老街,緊挨著海邊。中不中西不西的房子,應該是上世紀的建築。安德魯蛋撻店在凼仔舊城區地堡街13-14號,店鋪是臨街門臉,店很小,是那種前店後廠式的。離鋪子還很遠就能聞見濃濃的奶油香味。那一刻口水立刻就會湧出來。買完蛋撻,端著盛蛋撻的盒子,或者一邊走一邊吃,或者過馬路到對面的大榕樹下坐在石凳上吃。蛋撻拿在手裡不溫不燙,一大口咬下去,像含了個燒紅的煤球,燙的很。我的上顎立刻被燙出一個大水泡。這不是一次,我被燙出過三四次。美食和美女對你的傷害,人是不長記性的。

澳門是燥熱的天,最冷的冬天也可以坐在外面吃蛋撻。坐在大榕樹下吃蛋撻,海風颳來,能聞到海的氣息。心隨著蛋撻的奶油香氣,飄得很遠。

我把澳門的葡撻方子帶回北京,併成功複製出來。烤出來的蛋撻也是那麼飽滿,濃郁的奶香和焦糖的甜香,柔軟滑嫩,也讓人口水噠噠的。

回來後我們再也想不起,在澳門我們吃的是什麼名字的蛋撻了。想了半天,就在嘴邊上,說不出來。突然甩果湯湯說,想起來了,是杜蕾斯蛋撻。幾秒鐘的沉寂後,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杜蕾斯蛋撻,我的天,虧你想的出來,估計是杜蕾斯用多了。嘎嘎嘎。

蛋撻充滿了誘惑。箇中秘密像個謎團。“撻”是英文“tart”的音譯,指餡料外露的餡餅。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

葡萄牙式奶油撻,又稱葡式蛋撻,港澳地區稱葡撻,是一種小型的奶油酥皮餡餅,其焦黑表面(是糖過度受熱後的焦糖)是其特徵。

做蛋撻並不難,關鍵是蛋液裡,蛋黃、牛奶、砂糖、淡牛奶的比例和撻皮的開酥工藝。另外,烤制時間很重要,一定要烤出焦糖的黑泡泡,而且要佔多多。

剛烤出來的葡式蛋撻,像成熟的女生,表面沉靜,內心熾烈,香甜滑軟,也有一股強大的抗拒力,如果貿然下嘴,必燙破上顎。吃葡撻要講究溫度,什麼時間下嘴最重要。

燙嘴的DD蛋撻


燙嘴的DD蛋撻


燙嘴的DD蛋撻


燙嘴的DD蛋撻


燙嘴的DD蛋撻


燙嘴的DD蛋撻


燙嘴的DD蛋撻


燙嘴的DD蛋撻

大董 DD蛋撻




燙嘴的DD蛋撻

大董

北京烤鴨代言人

Spokesperson of Beijing Roast Duck

阿爾巴白松露全球大使

Ambassador of Alba White Truffles of the World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榮譽州民榮譽

Honorable Citizen of Bortala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

DaDong elected as the Vice-chairman of “Chinese Cuisine Association”

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名廚協會主席

Chairman of “Famous Chefs Committee of the World Association of Chinese Cuisine”.

大董意境菜創始人

Creator of DaDong Yijing Cuisine

大董餐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Chairman, DaDong Food & Beverage Investment Co., Ltd.

北京職業教育特聘專家

Specialist, Career Training Program (Beij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