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兼施建設“誠信榆林”

截止2019年12月底,我市城市綜合信用指數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中排名33名,較年初相比排名上升74位,位居全省第一,獲得“全國城市信用監測綜合排名進步前10地級城市”稱號。

市人大代表謝海琴在市四屆人大六次會議上提出關於加大對誠信群體激勵的建議,建議市政府出臺誠實守信群體正面激勵的相關政策。市發改委充分吸收了謝海琴代表的相關建議,進一步加大對誠信企業的支持力度,在各縣市區、各部門全力配合下,各項工作紮實推進。

建議:激勵誠實守信群體,加大力度支持誠信企業

謝海琴建議,市政府出臺誠實守信群體激勵的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大對誠信企業的支持力度。一是對具有良好信用記錄的企業和個人,在其個人及子女教育、就業、創業、社會保障等領域給予重點支持,在評先評優、資格榮譽、獎勵扶持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適當提高融資擔保比例;二是對誠信企業開闢綠色通道,簡化企業開辦審批程序,適當放寬發票用量和限額;三是對誠信企業和個人,優先提供有關合同法律法規方面的諮詢、培訓、宣傳,優先受理調解合同糾紛;四是大力宣傳中國好人、道德模範的先進事蹟,充分彰顯中國好人、道德模範名人效應,加大對老賴等不守信群體的懲戒力度,營造良好誠實守信社會氛圍。

接到建議後,市人大常委會深入瞭解,對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從交辦到督辦領辦、從辦理過程跟蹤督查到承辦單位與提建議代表見面、從辦理情況專題視察到辦理情況滿意度測評進行全過程監督,有力推動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落實落細。

落實:城市綜合信用指數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中排名上升74位

市發改委收到市人大代表謝海琴的建議,高度重視,認真辦理,在一些基礎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階段性成效。

據悉,以守信激勵為核心,以“信用榆林”APP為平臺,大力推廣“信易行”“信易停”“信易影”等8款“信易+”應用服務;公職人員誠信檔案初步建成,歸集數量35個單位;各部門和銀行聯合推出“農信貸”“企信貸”“銀稅貸”等多種“信易貸”產品,推廣“智慧縣域+普惠金融”信貸模式,服務中小微實體經濟。全市授信客戶達34.98萬人,累計投放貸款19.6億元;有116戶企業獲得了“信易貸”服務,發放企業信用貸款超過53.8億元。

2019年,我市200餘家企業參加了信用修復和培訓教育,產生信用修復65例,黑名單退出18例;全市信用信息核查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在財政獎補、行政審批、招標採購等工作中核查企業突破2000家;通過聯合獎懲應用系統查詢企業信用信息達到16000餘次;公職人員信用信息查詢達到11540人次;率先在全市糧食、能源、文旅、交通、農業等重點領域開展了分級分類信用綜合評價和監管工作,覆蓋參評市場主體共2510個,信用等級評為“優”的主體達到280個;率先在各縣市區和農業農村領域中示範開展“名優產品信用品牌”和“誠信建設示範企業”創建活動,“一縣一特色”縣域信用創新取得初步成效。

記者馬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