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犢牛由多種原因引起腹瀉,養殖戶該如何處理?

犢牛腹瀉是指哺乳期犢牛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腹瀉為特徵的一種疾病。該病在麻栗坡縣董幹鎮發病率較高,幾乎佔到了犢牛病的60%左右。患病犢牛出現脫水、酸中毒等嚴重病理反應,是造成犢牛生長髮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通過犢牛腹瀉的病因進行分析,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

哺乳期犢牛由多種原因引起腹瀉,養殖戶該如何處理?

1病因

  • 1.1細菌性犢牛腹瀉

這種類型臨床最為常見,約佔總治療數的50.6%。主要由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引起。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在健康犢牛腸道內大量存在,牛舍非常簡陋,衛生條件普遍差,但因廄舍衛生條件差或寒冷因素作用使犢牛抵抗力下降時發病。細菌性犢牛腹瀉的經常發生。

哺乳期犢牛由多種原因引起腹瀉,養殖戶該如何處理?

  • 1.2消化不良性腹瀉

由於又缺乏養牛知識,所以,給犢牛單獨喂飼大量的精料,導致犢牛發生消化不良性腹瀉。據統計,此類腹瀉約佔整個犢牛腹瀉34.9%。

  • 1.3寄生蟲性腹瀉

由於養殖戶養牛知識欠缺、廄舍衛生條件差及沒有預防性驅蟲等,使犢牛因感染寄生蟲而導致腹瀉。其中,以感染線蟲(蛔蟲)最為多見,此類腹瀉佔整個犢牛腹瀉的14.5%。

哺乳期犢牛由多種原因引起腹瀉,養殖戶該如何處理?

2流行特點分析

犢牛的腹瀉的發生以15d以內最多,16〜30日齡次之。60日齡後很少發病。從表中可以看出,犢牛腹瀉主要發生在每年的4〜6月,1〜3月份次之,10〜12月份再次之,7〜9月份很少。

3臨床症狀

3.1 基本症狀

不管是哪種犢牛腹瀉,其共同表現主要就是腹瀉,糞便稀薄呈水樣,有異味,顏色呈黃色或白色,尾根部有糞便汙染,有的糞便帶血;厭食或食慾差;精神狀態欠佳,體質虛弱,怕冷,起立遲緩並有困難;都有不同程度的脫水,眼睛塌陷、皮毛粗糙,彈性降低。

3.2 鑑別診斷

細菌性犢牛腹瀉多有體溫升高1〜2°C的表現;糞便中多帶血,呈黑色;精神沉鬱明顯。消化不良性犢牛腹瀉則體溫一般不升高,年齡稍大者糞便中常有乳凝塊及未消化飼料顆粒。寄生蟲引起者腹瀉程度稍輕。

哺乳期犢牛由多種原因引起腹瀉,養殖戶該如何處理?

4綜合防治措施

4.1 加強飼養管理

4.1.1 做好母牛的飼養管理

1) 合理供應飼料,確保母牛有良好的營養水平,以保證初乳的質量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對妊娠母牛要合理供應飼料,飼料配比要適當,給予足夠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飼料,勿過飢或過飽,保證產後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滿足新生犢牛的生理需要。母牛乳房要保持清潔。

2) 牛舍要保持清潔、乾燥、通風,母牛要適當運動。

哺乳期犢牛由多種原因引起腹瀉,養殖戶該如何處理?

3) 消毒工作應經常持久,特別是對母牛產犢過程中的排出物和產後母牛排出的汙物要及時清除,如條件許可,牛舍地面每日還要用清水沖洗,每隔7〜10d用鹼水沖洗食槽和地面,用消毒藥對母牛後軀進行噴灑消毒,使牛體清潔。

4.1.2 做好犢牛的飼養

1)做好哺乳。要及時給犢牛吃上初乳,增強其抵抗力。同時補充維生素A、D及其他脂溶性維生素。

2) 補喂乾草。犢牛出生後第8天,開始飼餵乾草。早期補喂乾草,能促使瘤胃早期發育,也防止了犢牛舔食髒物。

哺乳期犢牛由多種原因引起腹瀉,養殖戶該如何處理?

3)合理補喂精料。犢牛出生後15d左右,開始訓練吃精料。初喂時可磨成細粉,與食鹽、骨粉等礦物質飼料混合,塗擦犢牛口鼻,教其舔食。喂量由最初的每次10〜20g,增加到數日後的80〜100g,一段時間後,再喂混合好的溼拌料。

4)注意補喂多汁飼料。一般犢牛出生後20d開始飼餵。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切碎的胡蘿蔔或甜菜、幼嫩青草等。最初每天20〜25g,以後逐漸增加,到2月齡時可增加到1.0〜1.5kg。

5) 注意補喂抗生素。犢牛出生後3〜30日齡,可每天補喂一定量的抗生素,也可以起到防止下痢的作用。

6) 補鐵補硒。給犢牛補鐵,除了能有效預防貧血外,還能預防腹瀉、拉稀等疾病。採用亞硒酸鈉維生素E製劑預防、治療腹瀉,效果顯著。

哺乳期犢牛由多種原因引起腹瀉,養殖戶該如何處理?

4.2.1 及早發現

對病例的及早察覺有助於腹瀉的早期預防和診斷。如能早期診斷並能配合防治措施,犢牛臨床性腹瀉的死亡率會急劇下降。通常犢牛食慾很好,犢牛生病的第一症兆可以在飼餵時察覺到,如果犢牛食慾差或無飢餓感,就意味著有問題。發生腹瀉的前驅症狀是:鼻口乾燥,鼻孔流濃涕,糞便乾硬,體溫升高(肛溫高於39℃)。若發現犢牛食慾差並出現上述任一症狀,應喂補液鹽加溫水,進行早期治療。

哺乳期犢牛由多種原因引起腹瀉,養殖戶該如何處理?

1)選好腸道消炎藥。注射硫酸慶大黴素(20萬U/5ml)15〜20ml;嚴重時肌肉注射止血敏10ml。

2) 適當運用收斂藥。常用鞣酸蛋白,1次1〜2g。

3) 解除脫水酸中毒。常用葡萄糖鹽溶液加抗菌素、維生素C靜脈輸液,每天2次。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糾正酸中毒,首選藥即碳酸氫鈉,輸液量為2〜7ml/kg體重,用5%葡萄糖溶液稀釋為1.5%濃度(為碳酸氫鈉等滲液)。

4)平衡體內電解質。主要是口服補液鹽。配方是:每頭每次氯化鈉1.75g、碳酸氫鈉1.25g、氯化鉀0.75g、葡萄糖10g,每天1次,痊癒為止。

哺乳期犢牛由多種原因引起腹瀉,養殖戶該如何處理?

5) 適當運用中草藥治療。常用方子是訶子5g、白頭翁2g、草烏葉5g、苯草2g、銀硃1g、甘松1g、黑冰片2g水煎汁灌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