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臺縣3月份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 “紅黑榜”榜單

根據《靈臺縣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紅黑榜”發佈辦法》規定,結合督查情況,現將2020年3月份全縣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紅黑榜”榜單發佈如下:

一、紅榜榜單

(一)西屯鎮:緊盯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目標任務,在細化落實上持續用力,有效提升了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工作水平。一是優化思路機制,做到了垃圾治理“有組織”。圍繞創建全域無垃圾示範鎮,提出了“12266”工作思路,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了《西屯鎮創建全域無垃圾示範鎮實施方案》,採取了“劃片包乾”和“網格化”治理的方式,建立了屬地管理、宣傳引導、全民參與、督查考核、設施配套、經費投入等推進機制,確保了全鎮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推進。二是強化宣傳發動,做到了垃圾治理“有保障”。立足共建共享、群防群治,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積極性,利用“主題黨日”、村民大會和鎮區集會等群眾相對集中的時機,採取組建“宣講隊”、發放“倡議書”、張貼宣傳標語和現場提供諮詢等多種方式,針對不同群體,精準宣傳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發佈環保小知識,倡導勤儉節約的消費理念,推動形成了“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圍。三是緊盯重點用力,做到了垃圾治理“有效果”。以危舊房屋清零化、垃圾收處經常化、農戶廁所清潔化、鎮村道路全美化、柴草糞堆整齊化、單位小區乾淨化為重點,針對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中的盲點、難點問題,精準施策,定點發力,以村、社為單位,劃定了秸稈柴草集中堆放場點;對“三邊一部”、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吳鳳公路沿線、村社主幹道、公共活動場所、入戶道路和農戶房前屋後的陳年垃圾、柴草雜物、糞汙土堆進行了集中清理,累計處理垃圾堆放點87處,清運垃圾64噸。同時,補齊硬件短板,新購置垃圾鬥17個,建成固定式垃圾收集倉122個,改善了鎮村面貌,取得了治理實效。

(二)龍門鄉:堅持把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視,紮實推進,全鄉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是突出組織領導,夯實工作基礎。跟進召開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工作推進會,專題傳達縣上會議精神,並對全鄉垃圾分類、陳年垃圾堆放點清理整治等重點工作進行了細化安排部署,建立健全了“網格化”管理制度,形成了層層抓落實、人人齊參與的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工作機制。二是突出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堅持把加強思想教育、增強全民環衛意識、引導群眾共同參與作為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的有力抓手,充分利用“村村響”大喇叭、微信公眾號、掛橫幅刷標語等多種渠道,全方位、深層次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引導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整治環境衛生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三是突出重點領域,細化工作舉措。緊緊圍繞重點目標任務,突出重點問題和薄弱領域,堅持集中整治和全面推進相結合,組織鄉城建辦對街區及各村生活垃圾和果園廢舊地膜等進行了集中清運;結合疫情防控工作,紮實開展了“七淨一規範”活動,引導群眾對村莊公共區域,農戶房前屋後、院落等進行了集中打掃和病菌滅殺。四是突出建章立制,提升治理成效。按照“全面覆蓋、屬地管理、責任到人”原則,建立了目標清、責任清、家底清、措施清的“四清”監管體系,推行了領導包片、鄉幹部包村、村幹部包塊、社幹部包戶的四級網格化管理機制,形成了責任劃分到村、落實到戶、靠實到人的工作格局。同時,加強公益性崗位人員和環衛人員管理,督促開展日常清掃,落實保潔制度,實現了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工作長效化、常態化。

二、黑榜榜單

(一)中臺鎮:(1)水泉村新農村點移動式垃圾倉垃圾外溢、清運不及時;(2)碑子溝廉租房小區南側中臺鎮安置房平房門前垃圾清理不及時,亂堆亂扔嚴重。

(二)邵寨鎮:(1)鎮區農貿市場垃圾轉運點垃圾長期堆積;(2)石坊村新莊社溝邊垃圾清理不及時,垃圾倉、圍欄設置不到位。

(三)郵政公司:負責的碑子溝廉租房小區南側衛生清掃區域內垃圾清理不到位。

靈臺縣3月份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 “紅黑榜”榜單

水泉村新農村點移動式垃圾倉垃圾外溢、清運不及時


靈臺縣3月份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 “紅黑榜”榜單

靈臺縣3月份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 “紅黑榜”榜單

碑子溝廉租房小區南側中臺鎮安置房平房門前垃圾清理不及時

靈臺縣3月份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 “紅黑榜”榜單

靈臺縣3月份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 “紅黑榜”榜單

邵寨鎮鎮區農貿市場垃圾轉運點垃圾長期堆積

靈臺縣3月份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 “紅黑榜”榜單

石坊村新莊社溝邊垃圾清理不及時,垃圾倉、圍欄設置不到位

靈臺縣3月份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 “紅黑榜”榜單

郵政公司負責的碑子溝廉租房小區南側中臺鎮安置房平房門前區域內垃圾清理不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