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父親 寫在清明

懷念父親

----寫在清明

懷念父親 寫在清明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春暖花開,天氣晴好,本該是掃墓踏青的日子,但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今年不能回老家給父親上墳了。其實父親去世八年了,悲傷的情緒已淡了許多,平時工作忙起來,回家次數屈指可數,想起父親的時候也越來越少!但到了清明,卻不能回去,心裡還真是鬱悶起來!

我的老家在河北遷安的一個小村子,父親是個典型的農民,純樸厚道,文化不高,不善言辭。那時農村的很多家庭對孩子讀書不是很認同,我的父母卻非常支持孩子們讀書,五個孩子從小都讀書,除了大姐因為文革沒能讀完外,後面的孩子都讀到高中畢業,我和哥哥還讀到了大學。

孩子多,還讀書,家裡的經濟狀況一直不好。父親也不說什麼,常年辛苦勞作,但很少和孩子親近,我們都和母親更親一些。小時候不比現在,娛樂活動少,電影各村輪流放映,哥哥姐姐們比我大很多,各有自己的同齡夥伴,每次本村及附近村子放電影,他們便和同伴早早跑去了,沒人愛帶著我這個小“累贅”,於是我便磨著父親帶我去看。

那時的影片,對一個幾歲的孩子來說並沒有多大吸引力,每次沒看完,我便想睡覺,於是又磨著父親回家。這時候,父親只能放下看到一半的電影,揹著我回家了。父親的背便成了我兒時最溫暖的記憶!

懷念父親 寫在清明


後來隨著我的成長,對父親的感情一直淡淡的。也有年少輕狂的時候,覺得身為農民的父親不那麼帶勁,心裡羨慕同學的父親有體面的外表、有得體的言談舉止、有高的文化、有好的修養,而我的父親卻讓我深深的自卑!而當我大學畢業工作後,再次審視父親的時候,發覺65歲的他是那麼老,我的心不由的有些疼,我開始用我不多的工資給他買酒、織毛衣,給他買一些別的用品,看著不善表達的他露出滿滿的喜悅,我會非常高興。

直到有一天,他真的老了,吃不進飯、喝不了酒,然後有一天真的離開了我們,我哭了,撕心裂肺!心,疼的要命,多少的眼淚都不能平復的疼!這時我才知道,什麼是血濃於水!無論怎麼樣,父母親在心中的位置誰也無法取代!

因為,他們是賦予我們生命的人啊!

父親的墳坐落在村北山腳下。由於開礦,村子拆遷了,雖然對我們的生活好像影響不大,但有時真的覺得像飄萍,沒有了堅實的根基。父親留在了老家,這是我們與出生地唯一的紐帶。每年上墳,是去看父親,也是看看老家。由於開礦,路況非常差,車不能開到墳前,我們總是在附近下車,穿過農田走近父親的墳。

好久沒去過地裡了,那沾了滿鞋的塵土讓人多了幾許回憶。

隨著時間的推移,悲傷的感覺已越來越淡,但每次來到墳前,點起香和紙錢,又覺得有很多話想和父親說說。每次出發前老媽都會說燒點紙得了,不用哭個沒完,但當紙錢燃起、灰燼如黑色蝴蝶般飄飛的時候,我們總是忍不住落淚。我們訴說著對父親的思念,告訴父親他走後家裡發生的事情,也請父親保佑後人的平安。那一刻,我們似乎找到了精神的靠山......

父親去了,村子拆遷了,雖然時間不長,再回去的時候,變為一片平地的家鄉已變得陌生,沒有了熟悉的街道建築做參照,甚至不能準確說出原來家的具體所在。那是我生活了那麼久,如今卻回不去的地方。

清明掃墓,祭奠先人,祈禱平安。

我們終究生活在一個平凡的世界,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沒人能躲得過。唯有心中祈盼父親安息、親人康泰平安!

懷念父親 寫在清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