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曆史!TA是蕪湖市最早的新式學堂!


蕪湖蕪關中學成立於民國三年( 1914 )秋,是蕪湖市最早的新式學堂,由徽州人陳應綬創辦。校址位於蕪湖市羅家閘原蕪採營參將署,原中江書院遺址。


106年曆史!TA是蕪湖市最早的新式學堂!

♢民國蕪湖中學老照片


創校之初,公推陳應綬為首任蕪關中學校長。八月招收第一個班。然而,因蕪湖道道尹何業健被捏名誣控事件,飭令學校停辦。後經旅京和蕪湖人士函電力爭,才於次年2月續行招生。推舉查秉鈞為校長,選聘教員上課,擬具簡章。


1917年,呂志元以省議會議長的資格,接任蕪關中學校長,開始制定《聘請教職員規約》等規章制度,併購下附近民房,籌建擴建校園,使學校面貌有了初步的改觀。兩年後,蕪關中學第一屆初中23名學生畢業,成績卓越。次年有35名學生畢業。畢業生品學兼優,總體素質良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從此,蕪關中學聲名鵲起,辦學地位得到鞏固。


1921年秋季,王同恆繼任校長,學校進入了發展階段。至1926年春,王同恆在蕪湖道倉道尹的支持和協助下,選聘了一些團體領導人為校董事會成員,與原有的幾位董事共15人,組成第二屆董事會。學校辦得紅紅火火。在此之際,由於北伐戰爭的影響,政局動盪不安,蕪關中學經費一度告罄,學校瀕臨解散。


106年曆史!TA是蕪湖市最早的新式學堂!


1928年,省教育廳為了統一教育行政管理,一改對蕪關中學人事不聞不問的態度,委派馬振堯擔任校長,王同恆調離該校。馬振堯繼任後,努力完善校務,重振校風,爭取到了當時蕪湖關監督郭素禎的支持。郭素禎熱心教育事業,他增加船捐,作為蕪關中學的教學經費,促進了蕪關中學的進一步發展。然而,由於國民黨“圍剿”革命根據地的失敗,政府實行裁釐加稅,補充軍費開支,蕪關中學的經費來源也頓告斷絕,陷入了困境。


就在這時,學校推舉汪嵩祝為新校長,他懷抱自我犧牲的精神,以樂育人材為志向,不避艱難,不辭辛苦,與全體教師共同努力,度過了辦學困境。


1934年,教育部改蕪關中學為公立中學,得到省和地方政府的經濟支持,學校有了新的發展。1937年,日寇的飛機瘋狂轟炸蕪湖,中學遷往南陵,然而開學不到兩個月,宣城淪陷,南陵告急,學校被迫解散,汪嵩祝帶領部分教師和學生避往歙縣,重建學校。


蕪關中學在歙縣覆校7年,全體教職員不計工資微薄,不辭勞苦,樂於匡扶學校,慘淡經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106年曆史!TA是蕪湖市最早的新式學堂!

♢蕪關中學“雙十二’西安事變校長汪嵩祝贈紀念章


1945年8月10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人民奔走相告,一片沸騰。9月初,在徽州各縣隆重慶祝抗戰勝利的日子裡,汪嵩祝校長派員來蕪湖聯繫中學返蕪事宜。10月便率領大部分師生遷校蕪湖。餘下師生辦私立蕪湖蕪關中學徽州分校。


蕪關中學歷經30多年,“校友遍及國內外,數以萬計”,1952年,蕪關中學併入蕪湖市第二中學。至此,作為蕪湖省立中學的補充而創辦起來的這所學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走完了最後的旅程。


106年曆史!TA是蕪湖市最早的新式學堂!

♢民國中學內教師在給學生上課


*本宣傳資料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均為示意圖;所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文件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原作者或編輯認為作品不宜供大家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通知我們,以迅速採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電告之立即予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