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房企業績相繼公佈 過去、現在、未來有何不同?

求穩

頭部房企業績相繼公佈 過去、現在、未來有何不同?


這兩天,各大房企相繼召開業績發佈會,在經歷疫情的考驗後,房企又將定下怎樣的發展目標呢?


觀財報


頭部房企業績相繼公佈 過去、現在、未來有何不同?


碧桂園仍保持了明顯增長,但利潤增速有所放緩。營運現金流充裕,淨負債率較2018年降低3.3%,為46.3%。

營業收入4859.1億元,同比增長28.2%。毛利潤和淨利潤達1266.4億元和61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3.6%和26.1%。歸母淨利潤和股東應占核心淨利潤達到395.5億元和401.2億元,也分別同比增長14.2%和17.6%。

截至2019年末,碧桂園可動用現金餘額2683.5億元,同比增長10.6%,另有約3167.9億元的銀行授信額度尚未使用。

萬科銷售規模、利潤增速均顯著放緩,新增土地投資明顯降低,但新增投資金額和投資權益佔比有所提升。

同時,萬科持有貨幣資金1661.9億元,遠高於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負債總和938.9億元,淨負債率僅33.9%,處行業最低水平。

2019年,萬科實現營業收入3678.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88.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3.59%和15.10%。但萬科房地產及相關業務的結算毛利率為27.2%,較2018年下降2.5%;淨利潤率10.56%,下滑0.78%。

截止2019年12月31日,萬科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597.4億元,同比減少約9.1%。短期借款達153.7億元,同比上升51.96%;年內到期長期借款806.5億元,同比增加14.5%。

在房企銷售榜前三中,僅恆大淨利潤同比下降50%,淨負債率高達159.3%。因此,降負債成為了恆大未來三年的主要戰略。但單從銷售規模上看,恆大的利潤是可觀的。

財報顯示,2019年恆大全年營業額為4775.61億元,同比增長2.4%;毛利為1329.4億元,毛利率為27.83%;淨利潤為335.4億元,同比下降50%,淨利潤率為7%;

核心業務利潤為408.2億元,核心業務利潤率為8.5%;歸母淨利潤為172.8億元,同比下降53.78%。

恆大的淨負債率為159.3%,同比增加7.4%;現金餘額2287.7億元,同比增長12%。

“併購王”融創經歷了一年的買買買,賬面現金為1257.3億,但今年上半年可售貨值超3400億元,是其未來現金流的主要來源。此外,融創淨負債率為176.4%,同比上升7%,是頭部四家房企中最高的。

2019年融創實現營業收入1693.2億元,同比增長35.7%;毛利達414.1億元,同比增長約33%;歸母淨利潤創歷史新高達260.3億元,同比增長57.1%;淨資產收益率約為37.2%,同比增長4.3%。

截至目前,融創在手確權土儲貨值高達3.07萬億元,其中貨值超過82%的土儲位於一二線城市,平均土地成本僅4306元/平方米。

觀目標

頭部房企業績相繼公佈 過去、現在、未來有何不同?


談到銷售目標,碧桂園仍未對外公佈,而是表示將加大對一二線城市的投資,舊改仍是重要手段。

莫斌表示:“我們內部有銷售目標,會有拆解的任務,中國城鎮化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但是疫情也給市場帶來不確定性,公司會視情況對全年目標進行調整。”

拿地預算方面,程光提到,“2020年拿地預算1600億元左右,或者超過1600億元。今年面向一二線城市投資有所增加,但是土地市場投資比較穩定,一線到五線均衡佈局。舊改是碧桂園一二線投資的重要手段,但是全國均衡佈局和投資標準不會改變。”

自喊出口號“活下去”以來,萬科開始求穩,有內部人士透露,鬱亮上臺後,有刻意控制銷售的速度。

祝九勝指出,“萬科更關注對股東的回報,通過整合內部資源,從客戶以及利益相關方,提升回報能力。”

那麼2020年萬科要怎麼做?在萬科2020年致股東的信中,萬科指出,面對中長期趨勢,萬科將開啟“戰略-機制-文化-組織-人”五位一體的全面轉型升級。至於業績目標,依舊沒有透露。

恆大則是要實現“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策略,對內銷售規模高達8000億。

許家印表示,“恆大從2020年開始要全面實現‘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發展戰略,要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一定要把負債降下來。”

所謂高增長,就是要實現銷售8000億的目標,對外則為6500億;所謂控規模,就是要嚴格控制購地的規模,未來三年每年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至2億平方米左右;所謂降負債,就是要完成有息負債每年下降1500億元,到2022年將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融創也沒有透露具體的銷售目標,但仍把利潤、降負債放在第一位。

“融創目前到了這個規模,利潤成了第一位的,穩健降負債是第一位的”,孫宏斌補充道,去年融創增加了1.2萬億土地儲備,銷售額肯定增加,但管理肯定是以利潤為核心;今年銷售目標不重要,但是超過6000億是肯定的。


孫宏斌認為,今年的併購機會會增加,但好標的可能不會太多,所以公司會十分謹慎。同時,融創正在嘗試出售旗下的文旅、酒店、商業等持有型物業,並降低融資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