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是否執行球員降薪?不應過度指望足協,投資人說了算


中超是否執行球員降薪?不應過度指望足協,投資人說了算

受疫情影響,包括五大聯賽、NBA甚至是奧運會、歐洲盃都進入到了停擺、延期的模式,無論是俱樂部、賽事運營方的收入都大規模縮減。為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世界各國和地區的足協、職業俱樂部紛紛陸續開始採取行動,或減薪,或裁員等等,來幫助球隊、球員度過難關。

近日國際足聯也提出了球員降薪50%的建議,包括C羅、梅西在內的世界球星也響應了這一措施。作為新賽季還未開啟的中超聯賽,國際足壇的種種舉動相信會給中國足壇帶來一些壓力,中超應不應該跟風執行降薪呢?

中超是否執行球員降薪?不應過度指望足協,投資人說了算

雖然中超聯賽還未開啟,各支球隊目前沒有比賽任務,但國內球員的收入暫時還沒有任何影響,就以剛剛出臺的國腳最高年薪1200萬為例,如果按照每月算,就是100萬元,而每日就是入賬3萬元左右。按照現在中超球隊已經3個月多月沒有比賽,國腳們在今年至少已經拿了300萬薪水,這對於原本就處於虧損狀態中超球隊來說,實在是不少的打擊。

據廣東媒體報道,今年中超升班馬青島隊的老總在採訪時喊話足協,希望能出一個指導建議來實行降薪。該俱樂部老總表示:作為球隊負責人,我是切身感受到聯賽停擺所帶來的經濟損失。第一個就是招商困難,另外就是球票以及球衣等周邊商品的售賣也停滯了,原本比賽開打我們還能有點收入,但現在什麼都沒有了,只剩支出。和其他俱樂部的負責人聊起來,大家其實都有同感。

中超是否執行球員降薪?不應過度指望足協,投資人說了算

現在我看到歐洲甚至國際足聯都有一些政策的降薪標準。現在球員的工資佔球隊總支出幾乎八成了,希望中國足協能搞個方案,讓中超16支球隊一起執行更好。否則會有更多的球隊撐不住。

正如這位球隊老闆所說,在全世界疫情大爆發的情況之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生意也嚴重受到影響,這對俱樂部的投資力度有著非常直接的關係。

中超是否執行球員降薪?不應過度指望足協,投資人說了算

回過頭來再對比五大聯賽,歐洲俱樂部的整體運營依靠門票、電視轉播、贊助商、周邊產品的收入,即便有虧損,其運營費用也主要來自於成熟的市場鏈條。疫情導致足球產業所有環節暫停,對於靠市場盤活的俱樂部就深受其害了。

而中超俱樂部則幾乎全靠投資人“輸血”,未形成較為獨立的自給自足的職業足球產業鏈。通俗來說,球員現在掙的錢不是俱樂部從市場上掙來的,而是投資人直接給的。

中超是否執行球員降薪?不應過度指望足協,投資人說了算

因此,中超球隊想要給球員降薪,這事兒其實並沒那麼複雜。球員說了不算,媒體人說了更不算,疫情局勢下甚至足協也只能是建議方,只有俱樂部老闆才有話語權!

如果中超投資人的主營收入收緊,其投入足球的熱情必然下降,球員收入必然會受影響,當然從球員的角度看,他們也未必不願意與企業共渡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