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原地等你:治癒系小清新電影,自帶“仙氣”,又接著“地氣”


我在原地等你:治癒系小清新電影,自帶“仙氣”,又接著“地氣”

偶然間,翻看影院的公眾號,被這部《我在原地等你》的推薦感動到。

推薦語:《我在原地等你》延續導演詩意風格的影像呈現,畫面縈繞著一種迷離的質感,以浙江麗水地區原生態山水為拍攝背景,把“發乎情止於禮”的情感融于田園風光之中。

非常有畫面感的推薦語,一下子勾起我觀影的衝動。

趁著午休時間,也為了久違的獨自觀影活動,毫不猶豫地買了電影票。

因為買的是午間時間段,竟然一不小心包了個場,不大的影廳只有我一個觀眾。

一開始,看演職人員表,導演不認識,主演也不認識,誒,片尾曲吳青峰認識,看到最後這部片確實跟吳青峰很配。

這部片看完唯一一個感覺就是——臺詞真少!

所有人的臺詞都不多,很多都是眼神、動作和感覺。

我在原地等你:治癒系小清新電影,自帶“仙氣”,又接著“地氣”

01

強烈的畫面感,就像一幀一幀的畫片,印在腦海

漆黑的夜晚,在高樓大廈林立的紐約城中,陳念茲蜷縮在落地窗前的椅子上。

他在女友的背叛和事業失敗的雙重打擊下,得了失眠症,整夜整夜的睡不著,只能依靠酒精來麻醉自己。

突然他看到中國美麗山村的介紹,看著看著,他想到了爺爺念念不忘的老家——原地。

為了逃離這座城市“牢籠”,為了解開自己心靈“枷鎖”,他帶著爺爺的靈位,坐上了飛機。

滿山綠色的梯田,蜿蜒的山路上,一輛緩緩行駛的黃色的公交車,帶著陳念茲來到了這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我在原地等你:治癒系小清新電影,自帶“仙氣”,又接著“地氣”

皎潔的月光下,穿著白色連衣裙的少女在曬茶,雙手優美得翻動著茶,美麗的少女,靈動的眼神,深深震撼了陳念茲。

深夜的天井,四方桌的兩邊,冒著熱氣的仙草茶,兩位抬著頭望著夜空的年輕人沒有說話,一杯茶拉近了兩人的距離。

寂靜的夜晚,少女在隔著珠簾的屋裡,輕輕撥動了古琴,嫋嫋升起的檀香,上下翻飛的手指,錚錚響起的琴聲,所有人都陶醉其中。

而陳念茲聽得淚流滿面,那一刻,他的心靈得到了救贖,看到了出口。

少女曉竹為了治癒陳念茲的失眠症,開始帶著他鋤地、採茶,翻山越嶺的陪他去找陳家祖祠。

曉竹跟他講著自己的故事,尋找著那棵消失的古茶樹,兩個人一起爬山,一起攀巖,一起看戲。

電影中“原地”的取景地就在浙江麗水,作為浙江人,從沒有覺得麗水有如此美。

普通的一座山,簡陋的民居,質樸的鄉音,純真的少女,無一不是讓人感覺到真實和觸動。

我在原地等你:治癒系小清新電影,自帶“仙氣”,又接著“地氣”

02

高級感的人物形象,就像認識已久的身邊人,產生共鳴感

陳念茲,一個在紐約出生長大的美籍華裔,從小生活在鋼鐵森林般的紐約城裡,接受著西方快速、高效、注重利益的教育。同時,也深受爺爺老家情節的影響。

在東西方不同文化的衝擊下,長年生活在紐約城,就變成了敏感、自我壓抑的性格。

所以,在女友的背叛和事業的打擊下,才會自我壓抑,自我麻痺,不能走出困境。

他的出發點是為過世的爺爺找祖祠,事實上,他也是為自己的心靈出逃尋找藉口。

最開始,聽到他那彆扭的“ABC”口音有點出戲,但後來想到,他是美國長大的,這口音是對的。

作為黑龍江的演員,能做到這種細緻的表演,確實不錯。


我在原地等你:治癒系小清新電影,自帶“仙氣”,又接著“地氣”

文曉竹,一個在“原地”土生土長的姑娘,黑直髮,白襯衫,牛仔褲,全身上下只有一個玉鐲裝飾,開朗明媚的笑容,完全符合“初戀臉”的形象。

一個從沒有到過外面的世界,內心堅守一份執著。守著原地,守著茶園,堅信過世的媽媽一直在那棵古茶樹上。

她,純淨,美好,彈琴時、曬茶時,鋤地時,一切都是那麼順其自然,舉手投足散發著“仙氣”。

她,堅韌,自信,有自己的想法,同時散發著女孩和女人的魅力。

王兵,男二號,典型的鄉村青年,為了能走出農村,拼盡全力,想走進城裡,想讓自己喜歡的人能住上大房子,過上好日子。

他把蜂蜜買到全世界,能為了錢把曉竹的茶秘方賣掉,簡單直接地拿著房子鑰匙給喜歡的人。

但是,他仍然有淳樸的品質,最後為了曉竹,盡力去找失蹤的陳念茲,在看到他們緊緊擁抱時候,他選擇退避。

前女友rose長著“高級臉”,小麥色皮膚,幹練的體態,從紐約鋼鐵叢林中走來的“白骨精”,她一身名牌,利益至上,最終在曉竹無條件的將“仙草茶”秘方送給她之後,說“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他會喜歡你”,知進退,懂割捨,做自我。

民宿的老闆娘,曉竹的嫂子,一位大學的英語老師,為了治療老公的抑鬱症,舍掉大城市的一切跟老公隱居山林。可是她不甘心一輩子躲在這個山裡,做著女僕、廚娘和保姆。

她說,她會回上海的。在勸說老公無效後,摘下戒指,毅然帶著女兒離開。即使不捨,仍然堅持自己的主見。最終,接受陳念茲的勸說,和老公做週末夫妻,她帶著女兒回到上海生活,週末、節假日帶著女兒回到山裡。

片中的幾位新生代演員讓人驚喜,沒有商業片中一貫的妝容,朦朧的濾鏡,就好像這些人就是我們身邊人,他們原本就應該在故事裡。這部影片對於人物的刻畫不僅真實,還有一種高級感。

我在原地等你:治癒系小清新電影,自帶“仙氣”,又接著“地氣”

03

細膩的細節描述,讓人感受到隱忍的剋制

文曉竹在片中的兩個洗臉細節就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明媚的早晨,穿著吊帶背心、白色長裙的少女,在陽臺上曬著白色床單,一邊曬著,一邊聽歌,聽到興奮處忍不住的微笑和舞動,完全是一活脫脫的“小精靈”,靈動,青春,純淨。

一臉笑意的少女拿著噴水壺在澆花,一時興起,雙手鞠起噴水壺灑出的水往臉上撲,笑得就像一個孩子。

文曉竹和陳念茲去尋找茶樹坑村的陳家祖祠,他們找到一廢棄的房屋,山水順著樹木蜿蜒而下,走累了的少女在古樹旁,鞠著水洗臉,透過 穿過樹的光,看到一位天然去雕飾的少女,可以秒殺所有透過濾鏡的偶像劇。

陳念茲在攀著巖,而文曉竹就默默地蹲在角落看著,看到他滑落,她忍不住哭泣,陳念茲慌了,當她哭泣地說,她爸爸就是為了採茶摔死的。陳念茲默默地蹲在她前面,摸摸她的頭,兩個人沒有任何的話語,可是所有的情感就醞釀其中。


我在原地等你:治癒系小清新電影,自帶“仙氣”,又接著“地氣”

陳念茲失足摔下山坡,失蹤了一夜,在回來的瞬間,曉竹一頭扎到他懷裡,沒有任何的語言。

另外,在夜晚的小道上,睡不著的陳念茲和夜晚曬茶的文曉竹,擦肩而過,只通過眼神的交流。和《花樣年華》中,張曼玉和梁朝偉的擦肩而過,回眸相對,起到異曲同工之妙。

臺詞在本片中真的很少,很少,或者都是暗示的隱喻。

就像陳念茲最後的表白,他說,他在會美國之前要完成兩件事,一是讓爺爺的牌位迴歸祖祠,二是買下曉竹的玉鐲。“喜歡”在這裡不說“喜歡”,這裡是“買下你的玉鐲”,玉鐲是曉竹身上唯一的貴重物品,買下它就等於擁有曉竹,如此隱忍的比喻,讓人不禁莞爾一笑。

而陳念茲和rose在古樹下的擁抱,陳念茲對rose的和解,就是對自己過去的和解,他心靈終於在青山綠水中得到了療愈。

最後的離別是情感爆發的重頭戲。

曉竹在房間裡挑衣服、化妝、補妝,對著鏡子練習說的話,反反覆覆,一個人又哭又笑,到達影片的淚點,直到情緒收住,然後淡淡一句“記得回來”,轉身,出門。

而陳念茲帶著行李,沒有告別,上了車,又在老樹旁停下,不捨。仍然是盤山的公路, 升起嫋嫋的炊煙,陳念茲在文曉竹的心湖中蕩起了層層的漣漪,而現在又要歸於平靜,他是否離開不得而知,但是他在原地村留下了自己的一份牽掛和不捨。

我在原地等你:治癒系小清新電影,自帶“仙氣”,又接著“地氣”

電影好看與否,都只是憑個人愛好和情感的觸動,在電影的前五分鐘能抓住人眼球,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部片子最開始的蜿蜒的梯田公路,一輛黃色公交車緩緩行駛的一幕牢牢抓住了我的心。

有時候,動心的一瞬間就是那一剎那,不管對人還是對事!


我在原地等你:治癒系小清新電影,自帶“仙氣”,又接著“地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