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類的“稅收籌劃”到底還能火多久?

最近兩年,有太多的財務諮詢公司打著“稅收籌劃”旗號到處做廣告。在抖音上,可以說一派紅火的景象,其招數有的利用了地方政府急於招商引稅,把個人獨資企業辦成核率徵收;有的利用靈活用工委託代徵方式方式,把勞務報酬所得,變成了經營所得,一核了之;還有的利用財政獎勵政策,製造地區的稅收不平衡,把一個地區費稅收堂而皇之的變成了另外一個地區的稅源。

但卻破壞了稅制的公平,到頭來造成了公司受益,國家吃虧,膽小的企業叫苦的局面,但是為什麼招商引資類“稅收籌劃”為什麼這麼紅火呢?

第一,地方政府招商引稅是源動力:有的地區政府沒有特別比較優勢,也沒有產業鏈,正常的招商引資根本無法開展,就動起了稅收主意,用稅收徵管手段、財政返還手段等形式去吸引外地企業進行虛擬註冊、開展業務,從而實現招商引稅。

第二,企業的稅負太重:繳完企業所得稅還得繳個人所得稅,稅負實在太重。獲利頗豐的企業,比如股權轉讓、大單交易等等,一下子就得想籌劃方案,但常規的方案都無法解決,正好跟其他地區的招商引稅一拍即合。

第三,稅務機關有關涉稅服行業監管沒有到位: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31號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佈《稅務師事務所行政登記規程(試行)》的公告:只有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可以從事稅收籌劃,但現在所有財務諮詢公司,管理諮詢公司,科技公司都標榜著可以給企業做稅收籌劃,而且所有公開的媒體上也並沒有人監管。


招商引資(稅)式的“稅收籌劃”到底會火多久呢?

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永遠都不要只從企業自身角度考慮的稅收籌劃方案,一定要跟稅收籌專家的多交流,可能他的一個創意,一個改變,就能幫您的企業節省幾幹萬元稅款。

當發生稅企之間的有爭議時,更要委託專家來辦,記得有一個企業接到稅務局的一個通知,要求為6年前的一個交易買單,結果我們只能這個寫了一頁紙的溝通函,就省掉了1000萬元。

注:凡是2020年預估利潤有一個億以上,我都可以通過商業模式變革,省掉500萬~2500萬元的稅款節省,當然不用懷疑方案的合法性。稅收籌劃底線是依法依規。

招商引資類“稅收籌劃”,稅收窪地,有巨大的市場需求,而且有蔓延之勢,

但終歸這類業務本身有虛假企業開票之嫌,說不一定哪天被叫停。

第一,招商引資企業大多數虛擬註冊——地址虛。

第二,單獨跟一家企業做生意,定向性強,而且沒有員工,業務虛構性強。

最近總局把打擊“三虛”企業作為重點,那麼接下來這種招商引資式“稅收籌劃”還能火下去嗎?

稅收籌劃專家的忠告

李記有

全國著名稅收籌劃專家,一系列稅收籌劃案例操刀者,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特聘教授,省稅一哥.新政輔導系統,省稅一哥.行業稅務全案輔導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註冊稅務師協會卓越稅務師五項能力訓練的教練導師,北京解稅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市註冊稅務師協會副會長

忠告1: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關注稅務風險。要聘請專家做前三年的全稅種的稅務審核,儘快查找風險點,做好預案;

忠告2:及時關注近期稅收優惠政策,用好疫情防控優惠政策;

忠告3:找一個靠譜的專家顧問,時時刻刻跟專家探討籌劃方案,所有的經濟交易事項,都要先研究好方案再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