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置地的變與不變

年報季 | 華潤置地的變與不變

不確定性,充斥在華潤置地的表裡。

短短一年,華潤置地歷經三次換帥,以此引起的人事變動風波不斷。

3月26日,華潤置地以電話會議形式召開2019業績發佈會,令人意外的是,新官上任的王祥明參加完投資者發佈會後便匆匆離去,留下總裁李欣、副主席張大為、高級副總裁謝驥,財務部總經理郭世清,出席半個小時後的媒體業績會。

作為新一任掌舵人,中建“出身”的王祥明對華潤置地未來的發展公開談到,“未來的工作重點將在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上”。面對逐漸顯現的行業天花板,56歲的王祥明能否駕馭這艘千億巨輪駛向更美好未來?


銷售增幅創新低

上半年計劃完成千億目標


華潤置地悉數上交2019全年成績單。

銷售額方面,財報顯示,2019年華潤置地的開發物業實現合同銷售金額2425億元,同比增長15.1%,基本完成全年銷售目標;

顯然,從歷年的銷售業績來看,華潤置地一直維持著老牌央企的作風,穩中有進是比較理想的狀態,但在增速方面,似乎已經遭遇了“滑鐵盧”,對比2017年40.8%的增速成績,2019年整整下滑了將近1/3。

“保增長”是華潤置地當前面臨的難題。

年報季 | 華潤置地的變與不變


營收方面,數據顯示,華潤置地2019年全年綜合營業額為人民幣1477.4億元,按年增長21.9%;而值得注意的是明顯下滑的毛利率。


財報顯示,2019年,華潤置地錄得股東應占溢利人民幣286.7億元,同比增長18.3%;扣除投資物業評估增值後的核心股東應占溢利人民幣216.5億元,同比增長12.2%;全年綜合毛利潤率為37.9%,比2018年同期的43.4%下降5.5個百分點。


年報季 | 華潤置地的變與不變


“高毛利、低負債”一直以來是央企華潤置地的標籤所在,雖然37.9%的毛利率在行業內依然處於高位,但投資者對此好像並不買單,這直接反應在當天的跌幅5.01%股票上。

對此,華潤置地管理層表示,毛利率下降是行業趨勢,之後有信心保持在30%~35%的水平。


身為行業的優等生,華潤置地2019年的成績單可能還沒能達到市場對其嚴格的期望值,所以對於新官上任的王祥明來說,2020年將是極具挑戰的一年。

業績會上,華潤置地定下2020年完成2620億的銷售目標,這個數字,外界的評價是“過於保守了“,確實,相較於2019年2425億元的合約銷售額,增幅僅約為8%。

但定下這一目標也跟今年大背景市場環境息息相關。由於疫情影響,華潤置地1-2月銷售金額16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5%。

對此,管理層仍抱有謹慎的樂觀態度,“2月份確實受衛生事件影響比較大,但3月份總體呈恢復狀態,且3月下旬恢復急速,預計4月份市場可恢復至正常水平。我們全年的銷售目標是2620億,從目前初步判斷,上半年完成1000億左右的簽約額是可以預期的。”

“前十”保衛戰


智訊財經查閱克而瑞2019房企銷售榜單獲悉,華潤置地排名第十,而身後奮起直追的龍湖早已虎視眈眈。

自2016年跌出前十,華潤置地在往後幾年裡一直如履薄冰,面對下滑的增速,也只能在自身的優勢上發揮極致,從而能有機會穩住“前十”。


華潤置地的優勢之一,在於其“2+X”的獨特商業模式上。

“2+X”包括開發物業和投資物業兩大主營業務,以及物業服務、長租公寓、康養產業、代建代運營、城市更新等X業務。

從2019年的成績上來看,這個模式為華潤置地帶來較為可觀的利益。


財報顯示,2019年華潤置地實現開發物業結算營業額人民幣1,272.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0%,開發物業的結算毛利率為36.5%,仍處於行業較高水平。

投資物業實現營業額人民幣120.3億元,同比增長26.3%,佔集團資產總值的14.8%。其中,購物中心業務營業額人民幣91.5億元,同比增長33.4%;寫字樓業務營業額人民幣13.9億元,同比增長12.3%;酒店業務營業額人民幣14.9億元,同比增長4.5%。

“2”個主業上,華潤置地都有不俗的表現。

而其中,投資物業是華潤置地有效拉開與其他開發商差距的重要板塊,即使在存量時代,這一板塊仍可為華潤構築鞏固的護城河,也是“前十”保衛戰的重要組成力量。


在投資物業中,購物中心顯然是支柱所在,33.4%的增速可預見華潤置地未來這一營收實力,至於面對2020年的灰犀牛,華潤置地總裁李欣表示,有信心全年租金收入可按年持平,甚至有小幅度上升。

而華潤置地如何守住“前十”,王祥明也在投資者會上給出他的答案:延續十三五的‘2+X’戰略、關注核心團隊的建設、多元化拿地,不排除收併購的方式,在“三調”的具體措施。


"在節奏上,注重拿地窗口期,不在高位搶地;在佈局上,此前華潤資源過於分散,下一步會圍繞大灣區、京津冀、長三角三大城市都市圈,以及十大核心城市都市圈深耕市場;在結構上,未來會在投資合作上往住宅物業多一點匹配。"


不變的守護與易變的人事


如果說“守住前十”是華潤置地近年來不變的目標,那人事變動則是這個目標影響最大的因子。

2019年是華潤置地人事動盪的一年。年初接過“掌舵手”吳向東之職的唐勇,在不到一年時間裡“空降兵”王祥明便強力接管,“掌門人”的匆匆更迭給人留下想象空間。


年報季 | 華潤置地的變與不變


伴隨著餘震,華潤置地原高級副總裁遲峰、原副總裁和華北大區總經理蔣智生先後離職;近期也有媒體傳出華南大區總經理蔣慕川以及華潤置地長租公寓總部投資拓展總監包文鵠離職就任中國融通的消息。

一連串的高層人事變動,將華潤系引入了關注的暴風眼。業績會上,管理層雖未正面回應當前存在的人事變局,但也不忘給投資者吃下定心丸:


“華潤置地依然堅持既定的戰略方向和定力,堅持城市綜合投資開發運營商的定位,堅持銷售物業+投資物業+X戰略,且在此基礎上,會加大對主營業務的推動和發展。”


王祥明此前就任中建集團董事、總經理,面對華潤置地這家富有想象力、不斷玩出新花招的大型央企,外界不免對“保守派”王祥明有些許顧慮,但履新不到四個月,王祥明的系列動作讓人打消疑慮。


從年初斥資多城拿地,逆週期的一波操作,這也許是華潤補強或“超車”的機會。


在業務創新能力上,王祥明亦不示弱,業績會上他提到,開發商紛紛嘗試主業之外的創新業務,華潤置地也將圍繞城市綜合投資開發運營定位,聚焦協同主業,嘗試創新業務,目前康養業務積極參與教育、醫療五位一體的模式;此外,或將推進華潤置地的金融創新。

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潮中,掌舵者王祥明將帶領這艘巨輪駛向何處?唯有留給時間去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