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不願照顧妹妹,被父母責備?教導"負責任的勇氣"才是良策

在之前,看過一對母子的對話,兩人的對話開場還算溫和,結束卻都不開心,全程他們都只討論一個問題:"哥哥為什麼不願意照顧妹妹。"

哥哥:"我覺得我就該早點生出來,這樣我就能阻止你生妹妹了。"

媽媽:"你為什麼這麼不願陪妹妹?上次妹妹出去玩,還想著給你帶好吃的。"

哥哥想了想:"是的,但我還是不想要她,因為她老搶我玩具,給我帶來的痛苦比快樂多得多。"

媽媽:"兄弟姐妹是你以後最親近的人,你看我和你小姨,感情都特別好。"

哥哥:"那你是和我小姨更親近,還是和我爸感情更好?"

媽媽說不出話來,不知道該如何繼續和孩子溝通。雖說,這位媽媽全程沒有明著責備哥哥,但是潛在的意思卻很明顯:"她是你的妹妹,你為什麼不照顧她,不喜歡她?"

哥哥不願照顧妹妹,被父母責備?教導

《負責任的勇氣》值得每位父母先學習

每次在給孩子買繪本、童書的時候,我都會自己先閱讀一下。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就能夠感受到自己平時的教育,是否有所欠缺。而在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忽然覺得,我給孩子的教育一直欠缺了一個思想,那就是責任的深度教育。

《負責任的勇氣》這本繪本的作者是多梅尼科·巴里拉,一位作家,同時也是心理治療師、精神分析師。

他在為成人寫作的時候,接觸到了孩子。原本以為,孩子沒什麼可以教給大人的,卻逐漸發現,孩子與大人之間的影響,其實是相互的。於是,《負責任的勇氣》出現了。

哥哥不願照顧妹妹,被父母責備?教導

關於責任,這幾個誤區,家長或許該更正

1、負責任,並不是為了獲得讚賞

強壯的大樹,會將小樹苗呵護在樹冠下,為它遮風擋雨,幫助它長成參天大樹,原本的大樹,它有什麼好處呢?得不到獎勵的它,為何要幫助小樹苗?

妹妹年紀小,又不懂事,經常會製造出各種麻煩,哥哥照顧妹妹,也是什麼獎勵都沒有。

大樹照顧小樹,哥哥照顧妹妹,其實都是出於他們的責任。只是負責任,一定要有獎勵嗎?並不是,真正的負責任,從來不是為了獲得讚賞而付出。

2、援助之手,也是責任的體現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剛看到一篇文章,是寫關於這次前去湖北馳援的醫生們,踏上了歸途。通篇看下來,淚眼婆娑。

吉林用最高禮儀"過水門",接戰士們回家,場面很震撼,更震撼的,想必是大家的中國心吧!而在這次疫情中,醫護們所支援的城市,在送別醫療隊時,空空如也的街道,瞬間變得萬人空巷,甚至有人下跪感謝,這膝蓋下,是一條條人命。

哥哥不願照顧妹妹,被父母責備?教導

感動,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或許,這些是作為一個醫護人員的責任,但是在這次疫情背後,多少人伸出了援助之手!明明可以事不關己,卻只因為責任二字,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很多人覺得,負責任便只是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對工作負責等等,殊不知,

援助之手也是一個責任的體現。

或許,只是因為你伸出了一雙手,而獲救的,就是一個家庭。無數人伸出的援助之手,甚至能解救一個國家。

能夠不假思索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他的責任感真的非常強。這樣的人,真的會一點獎賞都沒有嗎?這樣的人,不是為了獎賞,但是卻因為自己的援助,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也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其實,這也是一種"秘密獎賞"。

3、責任不是大方面,而是體現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內

"你必須考第一,這才算是對你的人生負責!"

有多少家長,在逼迫孩子學習的時候,都會提到"責任"二字。《負責任的勇氣》告訴你:如果你總是想得到第一名,那麼就會一直孤單前行。

哥哥不願照顧妹妹,被父母責備?教導

人生中只剩下考第一的目標,是多麼孤獨?確實,勝利者,才有獎勵,只是如果在追求勝利的過程中,而忽略身旁的一切,那麼其實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體現,

真正的負責任,是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但對人生負責並不是考第一就夠了。因為人生還有其他很多事情很重要,比如交朋友、玩遊戲、陪伴家人、做好自己的事情、照顧好自己養的狗等等。

一個負責任的人,會觀察別人的行為,會專心聽別人說的話,會想辦法讓別人變得幸福,會被別人需要,會和別人真誠溝通……總之,一個會負責任的人,他會注重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如何讓孩子有"負責任的勇氣"?這4個方面,家長需要做到

1、父母的態度,是關鍵

孩子忘記帶課本,媽媽:"都怪我,沒給你找齊。"

孩子作業做錯好幾題,媽媽:"都怪我,檢查不仔細。"

家裡垃圾桶滿了還沒倒,孩子:"媽媽,你怎麼沒有倒垃圾?"

哥哥不願照顧妹妹,被父母責備?教導

父母愛孩子,是出於血緣的天性,只是在這天性中,不少家長已經失衡了,一直寵愛著孩子,為孩子包攬各種事情,甚至孩子的選擇、決定,都要全權干涉。孩子有事情,家長也會孩子愁破了腦袋。

家長這樣的態度,是培養不出孩子責任感的。

培養孩子責任感,家長的態度非常關鍵,不溺愛、不控制、不嬌縱是必要的。責任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無數個生活細節中,被培養起來。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自己分清楚,哪些是孩子的責任。

2、培養孩子家庭責任:父母讓孩子幫忙,要捨得

之前去看15歲的侄女,發現她一個人在家寫作業,孩子媽媽並不在家,過了許久,孩子媽媽回來了,很不舒服的樣子,而後才知道,孩子媽媽胃疼的毛病又犯了。

我問:"你為什麼不讓小言(侄女的乳名)給你去買藥?"

小言媽媽:"孩子功課太多,她得做作業啊!再說,她也不知道我胃疼需要吃什麼藥。"

哥哥不願照顧妹妹,被父母責備?教導

孩子學會負責任的第一學習場所,就是家庭。父母心疼孩子,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可以孩子幫忙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捨得。

家長捨得讓孩子幫忙,孩子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幫忙中,瞭解父母的不容易,會逐漸跳出"以自我為中心"的局面,內心會越來越成熟;

家長捨得讓孩子幫忙,孩子其實很享受被父母需要的感覺,他會覺得:"我長大了,父母也開始需要我了!"

家長捨得讓孩子幫忙,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就已經在為這個家負責。

再回到文章開始的地方,哥哥不願意照顧妹妹,其實也是家庭沒有培養好哥哥的責任感。照顧妹妹,確實不是哥哥一個人的責任,更多的還是父母的責任。只是,哥哥照顧妹妹,卻也是家人之間相互照顧的責任。

3、培養孩子的自我責任感:讓孩子學會選擇與管理

曾經認識一個小姑娘瑤瑤,家庭條件還可以,家裡除了父母還有給弟弟。每天父母工作都很忙碌,小姑娘便承擔起了照顧弟弟的責任。一個9歲的姑娘,都已經會蒸饅頭、做飯菜了,一大早便忙活一家人的早餐。

很多人都在誇讚小女孩的懂事,父母也非常自豪。對家庭,孩子的責任感不用多說,但是對自己,孩子卻不知道該如何負責,成績很差,最怕的就是做作業。

哥哥不願照顧妹妹,被父母責備?教導

孩子做作業總是需要家人催、孩子吃飯都要追喂生活更是難自理、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等,其實都是孩子對自己的一種不負責。放在小時候,還有家人替孩子"擦屁股",但是如果一個成年人還如此,便是一個"巨嬰"。

想要培養孩子的自我責任感,便讓孩子管理自己的學習時間,讓孩子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在孩子想主動嘗試的時候,不要一味的阻止……還給孩子一個自己選擇、自己管理的人生,家長輔以正確的引導,孩子才能真正培養出責任感。

4、培養孩子社會責任感:讓孩子勇於承擔後果

在疫情期間,有衝向一線的醫護等人員,令人感動。然而也有很多不和諧的聲音,比如那個隔離期非要喝礦泉水的留學生,比如在電梯按鈕上塗抹唾液的人……這些除了是沒素質,更是對社會的不負責。

其中有一件事情,我印象非常深刻。有個孩子在電梯門上吐口水,雖然孩子沒有患病,但是這樣的行為,也實在不妥。當時,他的

父母對鄰居們道歉了,只是在道歉的最後,卻責備鄰居們對孩子的"人肉搜索"。除了一份道歉與潛在責備,其他什麼都沒有。

哥哥不願照顧妹妹,被父母責備?教導

再反觀另一個孩子,一個熊孩子在電梯內撒尿,媽媽知道後也在業主群內道歉了。道歉過後,她沒有打罵孩子,而是讓孩子承擔自己這樣不負責任行為的後果:寫檢討書,並主動打掃電梯一個月。

孩子犯錯不可怕,孩子對別人造成一定的影響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在孩子犯錯後,不讓孩子承擔後果。這樣便會有一個惡性循環,那就是孩子犯的錯,越來越大,知道父母都兜不住。

開心果媽媽寄語

《負責任的勇氣》:負責任是一趟會路過很多車站的長途旅行,每一趟都會有人上車,卻從來沒有人會下車。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做的便是讓我們的孩子,儘早踏上這輛車,開始"責任的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