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宣佈高考延期一個月,是好還是壞?家長和孩子要做好準備?

教育部宣佈高考延期一個月,是好還是壞?家長和孩子要做好準備?

主播:許寧老師

昨天教育部發布了關於2020年全國高考時間安排的公告:

教育部宣佈高考延期一個月,是好還是壞?家長和孩子要做好準備?

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

那麼,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關於高考延期,我們看到了網上出現了不聽的聲音:

有人說:延期很熱,影響考生髮揮;

有人說,不延期不公平,疫情耽誤了複習進度,

也有人說:無論延期與否,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高考是為國家選拔人才的。

事實上,教育部對高考延期的決定一定經過綜合因素評估慎重考慮的。這種變化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會存在一定的心理影響,但更重要的是,疫情期間,面對高考時間調整,學校、家長、學生都應該做好哪些準備,才能把這一個月的時間發揮到最大價值呢?

俗話說,高考如戰場,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上陣廝殺,贏在心態,所以今天我們先來和各位家長和考生談談心態調節的問題。

而輔導書統一使用《瘋狂600提分筆記》(福建師範大學發貨)就可以,裡面涵蓋高中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錯題分析,以及知識考點,快速提分必備。希望這些能幫助各位同學更好的學習。

教育部宣佈高考延期一個月,是好還是壞?家長和孩子要做好準備?

01.

父母的格局和心態,

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路能走多遠。

每年高考前我都會接觸很多高考前心態調節的諮詢個案,其中孩子的緊張壓力自然是有的,但我看到很多家長比孩子還要焦慮,還要緊張,也出現了失眠、食慾下降、情緒易波動等各種壓力症候群。

然而,家長這種心理狀態並不能幫助孩子,反而還會為自己和孩子徒增煩惱。家長到底該如何做?下面兩點心理學建議供您參考:

1、調整認知,看到高考背後的心理意義

也許您會說,高考就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是決定孩子人生的關鍵,是孩子的前途、全家的期望、家門的榮耀都集於一身的存在啊!

那麼我並不想反駁您的觀點,我只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看高考。也許高考在心理意義上還有更重要且更多層次的意義。

類似高考的考試形式自古有之,在封建社會的科舉考試則更多的被用於區分社會階層。考試作為教育制度的一部分已經被固定下來,考試具有社會功能,參加考試是一種社會化活動,考試是對考生智力能力知識掌握的考核,同時也是對考生心理成熟度的考核。

參加考試必然會讓我們產生一定程度的焦慮,而耐受焦慮的程度與個體對考試的認知密切相關。這種認知大多來自於父母的價值觀,或孩子想象中認為的父母的價值觀。

教育部宣佈高考延期一個月,是好還是壞?家長和孩子要做好準備?

如果父母把孩子看作一個發展的人,用生涯規劃的角度看孩子,而不是一考定終身的考試機器。那麼孩子會知道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節點,不會看輕它,也不會看得太重。

但是如果父母把孩子考試的成敗定義為成就幸福,成為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興衰的決定因素,考試對孩子無疑就是災難。

所以,父母的世界觀價值觀便是我們內心的考官,時時刻刻評判著自己的行為舉止所思所想。只有認識到考試是孩子的事情,父母們要先照顧好自己,找到自己的生活重心和樂趣,考生們才能輕裝備考。

2、家長智慧陪考,只做對他有利的事

高考是孩子的事,但家長的智慧陪考一定是會給孩子錦上添花的,所以只做對孩子有利的事,一定是會給予孩子能量的。

首先,放下自己的價值觀和評判。不要再向孩子重申您認為高考的重要性或不重要性;也不要去評判孩子的努力程度和智力能力,跟自己當初比較更毫無意義,您語言上的激將法,只會讓孩子產生反感並增加壓力。所以我教您一個保險的招數,就是“管住嘴”多聽少說,多理解少引導。

教育部宣佈高考延期一個月,是好還是壞?家長和孩子要做好準備?

其次,不忌諱談失敗。相信很多家長都喜歡給孩子打雞血,灌雞湯說:“什麼你一定能行啊,爸爸媽媽相信你啊!”“你要振作起來啊,來跟我一起說,我是最棒的,高考必勝、夢想成真!”不過這些統統不好使啊,孩子根本無法消化,估計還聽得想吐。

所以對於孩子的負面情緒只能疏不能堵,試著和孩子聊聊擔心,聊聊不安,能講出來,並且能被抱持住的情緒都不是毀滅性的。

同時在孩子表達時,我們要認真的傾聽,有時候不評判,不教育,而是始終的允許和信任,才會真正的幫助到孩子。能夠談論失敗且被接納和理解的孩子,會真正後顧無憂的勇敢出徵。

最後,積極暗示的力量。祝福比擔心有用百倍,積極暗示不等同於打雞血灌雞湯,積極的暗示是你真心的祈願和充滿愛的祝福。你可以每天做兩到三次正念冥想,想象美好的事情正在發生,並會繼續發生,在腦海中去看到孩子充滿信心的,愉快的為自己人生努力奮鬥的樣子,去想象高考結束後你們共同分享體驗與感受的溫暖場景。

教育部宣佈高考延期一個月,是好還是壞?家長和孩子要做好準備?

溫馨提示一下,你祈願的不是你滿意的結果,而是孩子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歷練、得到成長、戰勝恐懼和困難,成為更好的自己。只有家長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能給予孩子積極的勇氣和力量,讓他們勇敢出徵。

02.

孩子的格局和心態,

決定了自己未來的夢能飛多高。

高考有什麼用?也許這個問題困擾了你十幾年了,越學越發覺學習沒用,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用的話可能就是為了考試,為了考個不錯的成績讓家長滿意。但其實高考最重要的意義是過了這關,你就長大了,真正的升級成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了。

雖然這一關的boss真的很大,但你已經為此而準備了那麼多年了,那麼就傾其所有,放手一搏吧!高考延期,最重要的就是要克服你自己的心魔。你要超越的是那個稚嫩的自己,那個對自己過於嚴苛或者不負責任的自己,成功與失敗並不在於考試的結果,而在於你敢不敢,去挑戰自己的侷限,活出那個真正的自己。

教育部宣佈高考延期一個月,是好還是壞?家長和孩子要做好準備?

下面給各位考生以下幾點建議:

1、直面壓力,坦然面對。

如果你不能克服恐懼和焦慮,就試著和它一起生活。

教育部宣佈高考延期一個月,是好還是壞?家長和孩子要做好準備?

長期緊張的備考,似乎讓我們對來自自身的、外界的壓力已然深惡痛絕,恨不得逃脫昇天,長長鬆口氣。高考延期,無疑又是一份額外的壓力,那麼怎麼辦呢?

既然考試壓力是無法逃避的事情,那就面對它,解決它,把它當成通往夢想的雲梯,也許焦慮、倦怠會偶爾造訪,不試圖迴避,不深陷其中,壓力也可以是我們的朋友,嘗試的與他共處,壓力也會變為動力。

2、調節焦慮,安於當下。

焦慮來源於對未來的未知:對考試的未知,對考試結果的未知,如今加上了對什麼時間復課,在家複習的效果如何等更多的未知。

焦慮是動力,讓我們不斷自省,處理自身的bug,優化複習,提升成績;但過度的焦慮卻讓我們出現一些考試焦慮的情緒和行為表現:身體緊張、睡眠問題、不能靜心複習、容易發火、莫名的委屈和低落、被負面想法糾纏、思維停滯……如果我們出現了類似的考試焦慮的症狀,別忘記我們並不是一個人備戰考試,還會有朋友、老師、父母的傾聽和支持。

教育部宣佈高考延期一個月,是好還是壞?家長和孩子要做好準備?

如果你實在對一件事感到焦慮,就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這件事情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第二、如果最壞的結果出現了,我能否接受?如果能,接受它。

第三、如果不能接受,就想一個辦法避免它發生。

這三步思辨的過程,就把我們從對考試結果的焦慮中拉回到當下應該做的事情,是用認知的方法給我們的焦慮情緒按了暫停鍵,而回到當下。

3、抓住契機,刻意練習。

高考延期至7月份,對於很多考生來說也算是一種契機。高考倒計時100天屬於高考考生的衝刺階段,那麼這段時間孩子的複習一定要有重點,把有限的時間用在最有意義的複習內容上。這裡教大家一個方法“刻意練習”。

(1)明確目標和計劃,列出重要內容一覽表。

為了便於記憶和應用,建議考生要把重要內容列成一覽表,將其縱橫關係整理清楚,做到一目瞭然。在以後的階段複習中,也可以方便使用,著重於對這塊重點內容的複習和理解。

(2)重點在於做練習,給予自己及時的結果反饋

這個階段的複習重點在做練習,除了訓練自己的應用能力,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夠獲得及時的結果反饋,重點是要知道自己哪裡不足,再去深化細節,才能更好地發揮“刻意訓練”的作用,幫助自己解決難題。

(3)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答題策略

高考倒計時階段,除了複習重點內容,特別要尋找適合自己的策略和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尤其注意培養書寫工整規範的好習慣,使用規範的專業學科術語答題,為自己的試卷加分。

教育部宣佈高考延期一個月,是好還是壞?家長和孩子要做好準備?

最後我想與大家分享一個九點遊戲,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什麼是高考?

遊戲規則是,九個點(三個一排,分三排共9個點),須用4條直線連接,一筆不重複,不斷開,大家可以拿出筆和紙試一試。

沒錯這並不容易,很多人都被這個遊戲困住過。反過來思考,其實高考就是這九個點,它之所以困住了很多人,就是格局小了。

教育部宣佈高考延期一個月,是好還是壞?家長和孩子要做好準備?

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

若有人眼大於天,便道山高月更闊。

高考延期的利弊只是眼前的利弊,父母們的格局和心態決定了孩子是否能調節焦慮,更決定了一個孩子未來的路能夠走多遠;而孩子們的格局和心態也決定了自己的夢想能飛多高,有多少價值的實現。

所以,拋開高考延期產生的影響,父母和孩子放開眼界,調整好心態,穩紮穩打,就是迎戰高考的最好狀態!

教育部回應高考延期的兩大考慮▼

您對高考延期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