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迪威德:育雛期如何喂出優秀的幼鴿(下)

信鴿縱橫,廣大鴿友都在使用的賽鴿神器哦!下載信鴿縱橫APP,為您提供最精準的信鴿足環、賽事成績查詢,還可以隨時隨地觀看每一場訓放比賽直播哦(各大應用商場均可下載)。


選手鴿該育幾輪幼鴿才對呢?答案是愈少愈好,這因為鴿子會因哺育仔雛嚴重透支體能,同時,鴿子因為要分泌激素(荷爾蒙)以激發泌乳,這種激素會導致飛羽的退換。若只讓巢內留飼一羽幼雛,對仔鴿和它的雙親鴿都有好處。你舍內最傑出的鴿子準是那些一方面能很好地照顧仔鴿,另一方面又能保持體重的選手鴿,你會發現它們在育雛的同時胸骨周圍的肌肉也不會變得薄弱。

彼得.迪威德:育雛期如何喂出優秀的幼鴿(下)

今天幾乎每一位鴿友都選用鰥夫翔制,故在二月下旬便可讓鴿子配對,同時讓種鴿對在第一輪哺育一羽仔雛,接著再過十天,雌鴿又會產蛋,這輪的鴿蛋將交由保姆鴿對代孵。最好還是不讓鰥夫鴿育種,不過這種處理方法卻迥異於鴿子的自然生理。

彼得.迪威德:育雛期如何喂出優秀的幼鴿(下)

置菸葉柄於鴿舍地板上,讓鴿子自行構巢,把巢做得最好的鴿子絕對不會是你舍內最差的鴿子。種鴿對構巢後約十天便可在窩內找到鴿蛋。在雌鴿產蛋前一天完成授精,蛋殼帶亮澤是雌鴿健康良好的指標。殼粗糙而色暗顯示出雌鴿可能患病,或是健康狀態出了岔子,要不然就已是油盡燈枯了。不過,我仍然相信好些高齡雌鴿雖然所產下的鴿蛋不會有平滑的蛋殼,但仍舊能孵化出很好的仔鴿。


我有一位飼養鴿數不多的好友,有一回把他最佳的雌鴿外借,帶回來時卻已染病。他好意借出該羽鴿子,從不期望有金錢或什麼好處回報,而該鴿卻得病被送回來,這種事情的發生,真使他無從說起。然而,他更擔心的,是這羽病鴿會影響到自己整舍健康的鴿子。該鴿回到故巢就被配對,產下了屁蛋(蛋殼很薄者),蛋殼既粘且髒。鴿蛋只好被扔掉(為了讓該雌鴿獲得正常的產蛋、孵卵、哺育的生殖週期,這樣它的荷爾蒙才能正常分泌),補上兩枚健康鴿蛋。一切進行得很正常,雌鴿跟著下來也沒有異樣,仔鴿出殼不到數天卻發現母鴿開始下痢,沒精打采的枯坐巢內顯得很愁悶的樣子,於是只得將這兩羽雛鴿移交另一種鴿對哺育。又過了數天,這羽雌鴿似乎又恢復過來。朋友認為該母鴿也許是缺乏維生素,建議給它服用小麥胚油和維生素E。


請注意:過量給鴿子服用這些油溶性維他命是有害鴿體的。它又產卵了,這回的蛋殼像紙般薄且不正常,蛋型扁平粘髒,跟上回無異。雌鴿看起來很醜陋,消瘦虛弱,眼神乾枯。我認為該鴿的問題可能是輸卵管被牙孢桿菌所感染導致管粘膜發炎,也許該鴿患病已久,故病情已轉為慢性型了。我建議給它服用磺胺嘧啶和氯黴素,再加一點維生素添補劑AD3E和適量啤酒麥乳精——結果非常成功。


有關蛋殼變薄這個問題,可聽聽喬登教授的說法:“薄殼蛋或屁蛋是因為鴿子的食物中缺鈣質,或是它的輸卵管被細菌感染所引起的。”這次教訓讓我也上了一課,就算是好友至多也是借出雄鴿,或是乾脆送他幼鴿,好種雌還是留在自已舍內比較安全。


彼得.迪威德:育雛期如何喂出優秀的幼鴿(下)


現在再來看看有關鴿蛋的另一個問題:有人來信問到,常生壞蛋(無精蛋)高達25%的問題,希望把原因告訴他。這回假定是他的首輪的話,我想問題可能是出在鴿子沒有獲得充分的自由,活動不夠,雄鴿和雌鴿沒有足夠的時間交媾所致。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要讓每一位“新住戶”認清楚自己的巢箱,不會亂打擾它的鄰居。這種事情的發生常用導致流血衝突。這是讓老種鴿對在一起的一個很好的理由,因為它們彼此熟悉。絕大多數鰥夫鴿都讓它回配老伴侶。它們還沒有將老伴侶忘懷,很高興地歡迎它回家。


假若我要給雄鴿換新伴侶,那麼最適當的時間就是八月。當賽季剛結束的時候,所有種鴿對都穩定下來,已不會走錯鴿巢時,就可以讓它們出舍了。要不然鴿子會仍舊產下壞蛋,自第七至第十天最為重要,一定要讓種鴿對充分獲得活動自由。約過一個星期,你便可找到初生鴿了。


假若你發現鴿體可能缺鈣,給它們一點生的雞蛋殼便成,對受精特別有幫助的是維他命E。在複合維生素中再加入維生素E,效果最為顯著。若發現鴿蛋殼有小凹痕或裂紋,可用小片膠帶把它補起來,但膠帶一定不能太寬。溫柔的鴿子會比較畏怯或粗野的來得靈巧,這種鴿子會很可靠地保護自己的鴿巢,不會因一點風吹草動便離巢,有些膽怯的種鴿甚至會在一點驚恐之下便用雙爪夾著鴿蛋離巢,結果鴿蛋一定是弄破了。假若在鴿子抱卵數天後,你要確定鴿蛋是否真的受精,可將它拿起來對光照一照。一個鴿蛋從頭到尾最完美和健全的一刻,就是它們剛自雌鴿產道出來的時候,然後就是仔鴿出殼前的一刻。遇到天氣乾燥時,會增加仔雛出殼的困難,我建議在第十七天後用清水稍稍溼潤蛋殼。欲幫助仔鴿出殼自然也可以施用這一妙法,但一定要在第十八或第十九天後行之。


不同的鴿子會泌出不同的鴿乳。首先是量的問題——膽怯和經常得為保衛自己鴿巢而緊張的母鴿,通常不會有足夠的泌乳量。不僅如此,它們也無法維持供應仔鴿正常的食物,假若你每天早晚多餵它們30枚蠶豆或豌豆,問題將可解決。在仔鴿十天大時便可以給它們進行毛滴蟲的防治了,這時每天都該檢查其喉頭。若發現對毛滴蟲不敏感的仔鴿,這將會是一羽很傑出的種鴿,因此,這也是為鴿舍的未來做好打算的時候。每天都該清理巢箱,同時用“84消毒液”來消毒,用石灰灑在鴿糞或潮溼的角度上,用量不宜太多,因為石灰塵粒會進入鴿子的羽毛內,羽毛會變乾燥而失卻柔軟度。當你使用石灰水將地板或巢缽弄潔白時,也該注意到這一點。


特別是在繁殖季節內,你必須確定鴿子隨時都有充足和新鮮的礦物砂以取啄,食鹽和啄石也不可少,因為這個期間鴿體急需這些物質的補充。


彼得.迪威德:育雛期如何喂出優秀的幼鴿(下)


所謂“Vitesse”所指的就是300公里以下的高速賽事(Vitesse就是高速的意思),高速短途賽事之後就是“half fond”賽,它的賽距是自300至500公里。超過500公里的賽事則稱為“fond”或“heavy –fond”賽。(fond 原義是基礎,這兒轉作長途用。美國的短途賽距止於185哩或190公里;中距離賽事止於300哩;超過上述距離的賽事都算是長距離比賽)上文曾用到“heavy”(重、超)這個字,事實上除了賽距外,天候和很多別的因素,都會導致賽事特別難飛。


鴿子因本身特質不同,而對不同的賽距有專長。假若某鴿在短途飛得特別出色,卻在中途和長途毫無表現,我們便可以說它是一羽純“高速”鴿。同樣的,只在長距離飛得傑出者,我們就稱它為“長距離賽鴿”。


有一位賽鴿專欄作家為文指稱,鴿子的飛行距離專屬性並非天生的,它們之所以於“短”、“中”或“長”距離飛得特別出色,都是後天培養(學來)的結果。因此,鴿友可以按自己的興趣和目標將戰將訓練成飛長途或短途的專家。就算鴿子一向都飛長途也好,只要鴿友本身夠技巧,也可以再予短途訓練,反過來,它在短途也會有建樹。不過,也有作者指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無論如何,他說,好的訓練技巧,可以讓一羽天生短途鴿在飛長距離賽事時,也有傑出的表現。因此,我們絕不能否定鴿圈中真有這般高手,他們可以將鴿子訓練到在任何距離了下都如探囊取物之勇態。


全能鴿可以在任何距離、狀況下取勝,這種鴿子很難找到。有成千上萬的鴿子在飛中距離時也一無是處,它們只好當短途鴿,目前比利時人對這種賽事非常熱衷。上文提到那位作者所說的情形所指的對象應該是傑出的選手鴿才有這種能耐。這種鴿子在國際賽中也有先例。我個人堅信育種時不該以短途鴿作目標,應用全能鴿作種鴿讓它們一直傳宗接代和繼續繁衍。


比利時是短途賽鴿的國度,荷蘭則是長途賽鴿的樂土。假若比利時人能像荷蘭人一般重視長途賽鴿,或者像英國人一樣只談長途鴿(短途高速鴿在英國是不值一文錢的),那麼以比利時的鴿賽如此密集來看,七月和八月份總會有十回以上的經典賽事在舉行,而每星期的賽事出賽鴿數將不下一至兩萬羽。


比利時的賽鴿聯盟較重視鴿環而忽略有組織的賽事。地方賽強調短途賽,省級則強調獎金的分配;荷蘭卻有一個全國鴿協(NPO),統籌鴿環的出售。比利時和荷蘭都有所謂的“bonds”(意即同盟或聯合賽區),每一個聯盟下約有半打這種同盟,而每一個同盟又自有其賽程和獎金制賽事等等。然而,同盟之間仍有某種協調存在。無論如何,每一賽季也只有兩回聯盟級的事,這自然是很重要的賽事了。這些是二戰前的情況,戰後長途賽事突然在比利時興盛起來;每個鴿友都想飛長途賽,但問題是有多少鴿友舍內擁有傑出的長途鴿?


彼得.迪威德:育雛期如何喂出優秀的幼鴿(下)

欲想在短途賽事取勝,鴿子的分速不得低於1100米/分(時速約40哩)。大部分鴿友都期望鴿子能達到50哩的時速,不過這種飛速一定要在天氣寒冷加上順風才能締造出來了,而且賽事要正常同時迷飛鴿數比例很低才成。這種賽況下的國家級賽事冠軍鴿將不會顯得太疲憊,它們若有這種水平,每兩星期還有能力飛一回長途賽。為什麼要讓這種可比擬為空中賽馬的高級鴿子飛個不停呢?實在太冒險了。美國之外很多國家還有其他類型的長途賽制,參賽鴿的命運相當難預料。日後我將會再談這些問題。


西歐不會有很好的天氣,大氣氣壓突然變化是常事。卡恩博士說,假若天氣不是這麼壞的話,我們起碼會減少20%的患病率。多年前我曾讀到美國海軍上將理察·E·伯德描述他最後一回往南極洲探險的文章。他說地球上很多疾病在那兒是沒有的,染有這些疾病的病人到達這個地方後,也會奇蹟般在很短的期間內痊癒。這就是我們說的“健康氣候”,一如沙漠,冬天的高原,南太平洋的長春島嶼,這些地方的氣候恆常,人體感受到恆定的氣壓。除了農人和漁民外,沒有人會比鴿友那麼關心氣候學的了。在賽季期內,鴿友都不會錯過收聽週末天氣預報的。說得H.J.布格先生於二戰前曾以“鴿友氣候學”的標題寫了一些專文。


有種“孔雀尾”的鴿在某些賽事能閃電般的高速翔進,因為它們的尾巴就像張了一面帆一樣,那些奮力飛翔的對手反而落它的後方。最難得的鴿子是當它們接近家園時,會運使最後的爆發力直往鴿舍翔奔的那一種。這是比利時利日名鴿友保羅·布格特的賽鴿哲學。這種鴿子有一種前領鴿群的慾望,有“拋離”群鴿的潛意識和勁力。不過,若在順風而空氣潮溼加上低壓的天候,鴿子就很難運使這種能力了,此時鴿子要將翼交搭起來以保持平衡,體能消耗比較多,無法獲得額外的飛速脫群而去。天候對鴿子的翔姿有很大的影響,鴿友們不但要了解自己翔區的氣候變化規律,同時還要曉得自己鴿子的體構,特別是羽翼的構造是否適宜在該區作翔,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