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入伍有什麼優勢嗎?

如果你喜歡更多好看的文章,請關注:

公 眾 號:七星軍綠

今日頭條:軍綠七星

問:小編,我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昨天文章特別好!想請問大學生入伍有哪些優勢?

回覆:是的,但近年來,大學生的參軍入伍比例越來越高,國家和軍隊對大學生入伍給予了很多支持政策,下面是我們整理的資料

1 四個優先

享受“四個優先”政策:
1、優先報名應徵:報名由縣級兵役機關直接辦理。夏秋季徵兵開始前,縣級兵役機關通知其報名時間、地點、注意事項等。確定為預徵對象的高校畢業生,持《應屆畢業生預徵對象登記表》,可以直接到學校所在地或戶籍所在地縣級兵役機關報名應徵。


2、優先體檢政審:體檢由縣級兵役機關直接辦理。夏秋季徵兵體檢前,縣級兵役機關通知其體檢時間、地點、注意事項等。確定為預徵對象的高校畢業生,未能在規定時間內在學校參加體檢的,本人持《應屆畢業生預徵對象登記表》,可在徵兵體檢時間內報名直接參加體檢。


3、優先審批定兵:審批定兵時,應當優先批准體檢政審合格的高校畢業生入伍。高職(專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合格青年未被批准入伍前,不得批准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入伍。


4、優先安排使用:在安排兵員去向時,根據高校畢業生的學歷、專業和個人特長,優先安排到軍兵種或專業技術要求高的部隊服役;部隊對徵集入伍的高校畢業生,優先安排到適合的崗位,充分發揮其專長。


2 學費減免

國家對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學生,在入伍時對其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實行一次性補償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實行代償;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前正在高校就讀的學生(含高校新生),服役期間按國家有關規定保留學籍或入學資格、退役後自願復學或入學的,國家實行學費減免;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和學費減免標準,本專科學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


服役期間按國家有關規定保留學籍或入學資格,退役後2年內允許復學或入學。相關手續由應徵地縣級徵兵辦公室和就讀高校負責辦理。


3 復工復學

考研升學好處多多:
1、加分:應屆畢業生、普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後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2、免試讀研:高校應屆畢業生、在校生(含新生)在部隊榮立二等功及以上的,符合研究生報名條件的可免試(指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3、“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每年安排一定數量專項計劃(規模控制在5000人以內),專門面向退役大學生士兵招生,專項計劃在全國研究生招生總規模內單列下達。


4、退役大學生士兵專升本實行招生計劃單列。高職(專科)學生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在完成高職學業後參加普通本科專升本考試,實行計劃單列,全國錄取比例為30%。


5、高職(專科)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入伍經歷可作為畢業實習經歷;具有高職(專科)學歷的畢業生,退役後免試入讀成人本科;榮立三等功以上獎勵的高職(專科)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在完成高職(專科)學業後,免試入讀普通本科。


6、大學生士兵退役後復學,經學校同意並履行相關程序後,可轉入本校其他專業學習。


7、免修軍事技能。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參軍入伍退役後復學或入學,免修軍事技能訓練,直接獲得學分。


4 就業安置

實施高學歷退役士兵就業安置特殊優待政策。 

1、應徵入伍的高校畢業生退役後報考政法幹警招錄培養體制改革試點招生時,教育考試筆試成績總分加10分。

2、全省國有、國有控股和國有資本占主導地位企業在新招錄職工時拿出不少於10%的工作崗位,在退役大學畢業生士兵中擇優錄取。

3、退役大學生士兵參加全省事業單位招聘時,在公共科目筆試與專業知識筆試按比例摺合後、與面試成績摺合前的筆試總成績中加2分;在此基礎上,被部隊團級(含)以上機關評為優秀士兵或榮立三等功獎勵的,另加2分,榮立二等功及以上獎勵的另加4分,可累積計算,最高不超過6分。

4、選招專職人民武裝幹部時,優先從退役大學生士兵中擇優選錄。

5、高校畢業生士兵退役後一年內,可視同當年的應屆畢業生,憑用人單位錄(聘)用手續,向原就讀高校再次申請辦理就業報到手續,戶檔隨遷;退役高校畢業生士兵可參加戶籍所在地省級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原畢業高校就業招聘會,享受就業信息、重點推薦、就業指導等就業服務。

入伍當兵,對一個大學生的未來只有利沒有弊,雖然當兵需要花費兩年甚至更多一些的時間,但是國家和社會對待從軍大學生的政策是非常優先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當兵就是搶佔了一份先機,要比其他大學生的未來的前程要由著更多的保障。

當兵帶給人們的使更多磨練後的意志的提升,讓我們能夠更加成熟更加冷靜的去面對困難,自身文化和身體的素養能夠得到良好的改善,當過兵的人能夠更好的在社會中立足,在社會中更寬的成長、進步!

大學生入伍有什麼優勢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