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群體免疫”:科學與人性,孰重?

英國、瑞典所謂“群體免疫”,就是將國民重新放逐到草原上,任他們與新冠病毒搏鬥。最後剩下的,就獲得了終生的免疫力。他們的後代也將遺傳這種免疫力。說白了,這就是達爾文進化論的自然選擇。

可以肯定,在這種既符合邏輯,又符合進化理論的政策影響下,最後被淘汰的,是那些無力自救的人,也就是相對貧困的人。這讓人想起了美國的印第安人,想起了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人,他們都是在“合法的情況下”被白人殖民者滅絕的。也就是說,他們的滅絕是政策決定的,是符合邏輯的,從進化論的角度講,也是科學的。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非洲象的牙在近百年來變短變細了。為什麼會如此?科學家們認為,是人類的盜獵行為促進了非洲象的加速進化。象牙是盜獵者殺死大象的唯一理由。沒有象牙或者只有短小象牙的象更有機會生存。這是不是一種“群體免疫”?不過大象“防疫”的對相不是病毒,而是人類的盜獵者。

可以肯定,非洲象最終會失去長牙,只要人類的貪婪一天不減少;可是,歐洲今後會不會有窮人呢?以消滅窮人為代價的“群體免疫”政策會不會讓歐洲的政客們在病毒面前更有免疫力呢?這一切都不得而知。

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群體免疫”政策符合邏輯,也具有科學性;唯獨不具備的,是人性!

歐洲政客在人性面前,具有強大的免疫力!面對新冠病毒,他們可以放棄抵抗;當遇見人性,他們可以堅定地排斥,且永不言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