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和陸小曼,你更愛哪一個

1、媚態

明末清初有個有才有趣又很汙的傢伙名喚李漁的(赫赫有名的《肉蒲團》就是他寫的),閱女無數後,寫了本《閒情偶寄》。

在這書裡,他的眼睛如同高度精密的鑑定儀,將女人從肌膚到眉眼到梳妝打扮一一點評,並且將其高度理論化了。嘖嘖,真乃好色之徒之中的翹楚。

哪樣的女人才最美?李漁將女人的各個部位拆零點評後,接著花了整整一章,對女人的姿態侃侃而談。

他用了一個詞“媚態”。他認為,美貌不足以“移人”,媚態才能“移人”,才能動搖人的心神。

他還打了個生動的比方,就像“火之有焰,燈之有光,珠貝金銀之有寶色,是無形之物,非有形之物也。”

說得很抽象,李漁接著舉了個有一次在揚州幫一富貴人挑小妾的例子。

一群漂亮的姑娘站在李漁面前,他命她們抬頭。有人直愣愣跟人對視,有人嬌羞膽怯千呼萬喚不肯抬頭。

有一個勸了半天才抬起頭,

先用眼睛一掃,似看人而非看人,看完又立即低頭收回。這一瞬,水光瀲灩,蕩人心魄

林徽因和陸小曼,你更愛哪一個

是這樣嗎?

這個姑娘,既懂得挑逗,又懂得欲擒故縱,就是李漁所說的“媚態”。

2、尤物陸小曼

陸小曼,大概就是這樣有“媚態”的尤物

看黑白照片,大概會對陸小曼失望。陸小曼吃虧就吃虧在沒能生活在視頻年代,有一類女人動態遠遠美於靜態。

林徽因和陸小曼,你更愛哪一個

據說,陸小曼真人極美,膚色白皙、身姿娉婷、風華絕代,尤其是一雙眼睛,明眸善睞,讓人目眩神迷。但凡見她的人,都抵擋不住其眼波宛轉、莞爾一笑。

徐志摩就被迷得五迷三道的:

“一雙眼睛也在說話,眼光裡漾起,心泉的秘密。”

眼光挑剔的劉海粟也曾被電暈:

“站在我們面前的竟是以為美豔絕倫、光彩照人的少女,啊!她就是陸小曼!”

陸小曼的乾女兒何靈琰站在女人的視角近距離客觀描述:

“她是一張瓜子臉,秀秀氣氣的五官中,以一雙眼睛最美,並不大,但是笑起來彎彎的……皮膚瑩白,只稍稍撲一點粉,便覺光豔照人。


她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別具風韻……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再見到一個女人有乾孃的風情才調。”

一個女人,一旦有媚態,即使是三分姿色也頂得上七分

,讓人思慕不已。這樣的“媚態”完全彌補了小曼五官的平淡,不上照這件事也是無可奈何了。

相比較而言,林徽因的五官更為精緻美麗,氣質更為賞心悅目,這樣光彩奪目的美人更適合拍照。而尤物陸小曼的風情和媚態更勝一籌,更適合拍小視頻。

林徽因和陸小曼,你更愛哪一個

林大美人

3、陸小曼的自卑

但是,風華絕代的陸小曼一遇到勁敵林徽因,竟徒然生出各種自卑。

她懷疑自己只是個替代品:

“在他(徐志摩)心裡寂寞失意的時候,正如打了敗仗的兵,無所歸宿,正碰著一個安慰的心,一時關關心亦好,將來她(林徽因)那邊若一有希望,他不坐著飛艇去趕才怪呢!”


她遺憾與徐志摩相見恨晚,感嘆道:


“早四年他哪得會來愛我,不是我做夢麼?我又哪兒有她(林徽因)那樣的媚人啊?我從前不過是個鄉下孩子罷了,哪兒就能動了他的心?”

陸小曼怎會自慚形穢地認為自己是個鄉下孩子呢?這跟林徽因的國外遊學經歷有關。

1920年,16歲的林徽因跟隨父親林長民來到英國,秋天,考入聖瑪麗學院,雖然只讀了一年,但舉手投足已比別的女孩來得優雅洋氣。後同梁思成一起遊學美國,更添一分知性之美。

4、林徽因

林徽因和陸小曼,你更愛哪一個

林大美人

其實,林陸兩人家境大致相仿,都是書香門第富貴之家。

林徽因父親林長民和陸小曼父親陸定都是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的,陸定同時也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高徒,回國後當賦稅司長。

林長民最大的官做到了北洋軍閥政府的司法總長。

在成長初期,兩人均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林徽因深得林長民喜愛,接受了書香門第正統的教育,懂事後,飽讀詩書,悟性超群,聰敏伶俐。陸小曼的母親是大家閨秀,對陸小曼的古文功底和丹青畫作影響深遠。

林徽因和陸小曼,你更愛哪一個

王大美人披上衣服的一瞬間,迷倒了多少男人

但最終,因為兩位父親的眼界和見識的高低有別使得她們走上了兩條不同的人生路。

陸小曼在外交方面天賦很高,倘若她能做好一生的職業規劃,並且得到提點,在這方面努力下去,說不定能成為底蘊深厚、眼界開闊、魅力無限的外交家。

陸定當初同意女兒去外交部,也是希望她能成為一名風光無限的名媛,然後嫁給一個有權有勢的男人。

相夫教子,四平八穩,並且藉此光耀門楣。這樣的教育理念,造成了陸小曼對任何事都懶懶散散、無所用心

從小家庭教育中的嬌慣縱容,也造成了陸小曼性格中的任性自我、唯我獨尊

這樣教育出來的女子,自然風情有餘,知性不足,美缺乏了一種底蘊的憑依,難怪小曼要自慚形穢了。

而林長民對林徽因的教育不同於陸定的驕縱,聰慧的林徽因一直被父親視為知音,讓她接受最好的教育。

林徽因12歲的時候,林長民把她送到了培華女子中學讀書,在那裡,她接觸了西方文化,並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林長民思想開明西化,自己後半生也一直在為國奔走,這使得林徽因的眼界和見識都高於一般女孩。

5、林徽因是不喜歡別人誇她美的

林徽因和陸小曼,你更愛哪一個

風華絕代的王大美人

林徽因是不喜歡別人誇她美的,她曾說好像女人除了美就無事可做似的,我有很多事情要做呢(大意如此)。

她一生不拘泥於男女情愛,對於狂蜂亂蝶,她向來剋制而理智,從不沉溺於男人寬厚溫柔的懷抱中。她也從來不會是古舊小說中,為了愛情可以拋棄一切浪跡天涯的紅拂女。

絕不同陸小曼那般以男人作為畢生事業,她有其更開闊高遠的世界,在那裡,她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悠遊自在。

林徽因曾說過:

“在中國,一個女孩的價值完全取決於她的家庭。”

她應該是不甘心於此的。

她又說:


“許多人都做了歲月的奴,忘記自己當初想要追求的是什麼。”

如此清醒獨立又自持。

林徽因自有其事業和追求,她踏踏實實地幹了很多男人幹起來都叫苦到頭來都佩服的事情。

林徽因和陸小曼,你更愛哪一個

林徽因在工作

與梁思成婚後,1932年—1946年間,林徽因與他一起走過了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考察研究中國古建築。

這個昔日看似纖弱的女孩像個男人一樣風餐露宿爬高摸低,奔走十幾年,她的健康盡毀。

後來日本侵華,兩人逃亡西南,困苦交加,林舊有的肺病更加嚴重,這一次竟患上了嚴重的肺結核。

當時的醫療條件下,肺結核已類同絕症了。養病期間,她也不閒著,靠寫詩寫小說打發時間。

1953年,北京要重修,很多古建築城牆將被拆。林徽因當時已是肺結核晚期,腎臟已被感染,聲音沙啞幾乎說不出話,但她卻找到負責城建工作的副市長吳晗,說:

“你們拆的是具有八百年曆史的真古董!將來,你們遲早會後悔,那個時候,你們要蓋的就是假古董!”


這樣的果敢勇決,這樣的高瞻遠矚。

林徽因和陸小曼,你更愛哪一個

林徽因在工作

生命的最後幾年,她形容枯槁,卻為新中國完成了好幾項工作:設計國徽;參與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搶救景泰藍工藝……

這樣的美人,胸中有丘壑,有長空,有大海,有河山。她知性理智,自成一幅獨特的畫景,已經不需要用裙下之臣的數量來證明自己的魅力了。

所以林徽因能坐上民國第一女神這把交椅,也是當之無愧了。

6、你喜歡林徽因還是陸小曼

林徽因和陸小曼,你更愛哪一個

李漁在《閒情偶寄》談論女子的“媚態”時,舉的第二個例子是這樣的:

一日,李漁春遊遇大雨,看見一群美醜不一的女子踉蹌而至。他留心到一個身著白衣的女子,年紀大約30歲上下。

別人都到亭中避雨,只有她在亭簷下徘徊,因為沒有空地方了,她不跟別人去做無謂的爭搶。

別的女人都在抖衣服,擔心衣服太溼,只有她不動,因為亭簷下仍然能落下雨滴來,抖也沒用,白白顯露醜態。

等雨快停了,大家紛紛上路,只有她遲疑慢行,沒走幾步,大雨又至。她這回佔據了一個好地方,但她並沒有一點驕傲自得的神色。

她幫助後來的人抖動衣服,神情自若。

閱女無數的李漁看在眼裡,覺得她“姿態百出,竟若天集眾醜,以形一人之媚也。”又說“其養也,出之無心,其生也,亦非有意,皆天機之自起自伏也。”

林徽因和陸小曼,你更愛哪一個

赫本

她的媚態不是存心表現出來的,更不是有意流露出來的,都是天生的風韻導致自然地流露。

這個不知來路的女人,在《閒情偶寄》中是李漁著墨最多的一位。

多年以後,他邂逅了很多流鶯飛燕,也見識了“人間見白頭”美人遲暮的慘景,這位聰慧謙遜、知性善良的女子,卻在他心中佔據了至為溫柔的一角。

男人雖習慣於下半身思考,但並不見得時時刻刻精蟲上腦。對於知性善良的美人的敬意,是完全可以抵擋“滾床單”的衝動和慾望的。

那麼,李漁會投票給林徽因,還是陸小曼?答案顯而易見了吧。你呢?

你覺得林徽因和陸小曼誰更美 (單選)
0人
0%
林徽因
0人
0%
陸小曼
0人
0%
各有千秋,難以定奪
<button>投票/<button>

作者:水清,十點讀書籤約作者,在十點讀書、人民日報、洞見等發表過40餘篇10萬+。@水清讀書 與你一起,解讀名著中的情感婚姻。


林徽因和陸小曼,你更愛哪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