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嘉年華,可視化看心理學 從胚胎到老年心理學如何發揮作用?

說起“嘉年華”你會想到什麼?

我猜是超好玩的迪士尼花車遊行,

也可能是超好看的威尼斯面具狂歡。

那麼“心理嘉年華”呢?

深呼吸,做好準備,先來看一支超級預告



本次“嘉年華”展區共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生涯幻遊”和“心享世界”。


【生涯幻遊】


“生涯幻遊”部分是整個展區的最大亮點,將以個體人生心理發展歷程的時間線為主要邏輯線索。從胎兒降臨在母體中直至人生走向終點,我們所面臨的主要情境和議題都將以體驗互動的形式參與和展現,構建一個微縮的人生旅程。


第一章新生(-1~2歲)

聚焦胎兒期和嬰兒期感官等功能發展知識普及,在“新生”模塊,不同年齡段的參觀者可以帶著新的視角重新體驗生命最初的感受,喚醒記憶深處專屬於那個階段的安全感和勇敢新奇的冒險。

第二章靈動(2~6歲)

幼兒期是個體語言、動作等諸多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成年參觀者在“靈動”區域更清晰自身某個能力維度缺失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孩子能力的培養有更清晰的概念。兒童參觀者更是可以在這一區域得到完整的能力模型評估,玩的開心同時收穫滿滿。

第三章綻放(6~12歲)

這一階段個體的內在世界逐漸開始豐富,但表達自我的技巧還不夠成熟,因此“綻放”區域的主題是兒童成長和心理健康培養,除了各維度能力能得到發展,學會如何通過工具來探索內心世界也是很好的成長途徑。

第四章似錦(12~18歲)

師長和父母作為青少年重要的領路人,通過這一區域所包含的中學生素質教育、學能培養、心態養成的體驗,將會更好的理解在不同時代背景下青少年成長的要點,年輕的參觀者們也能在這一區域得到更明確的未來方向。

第五章韶華(18~28歲)

人並非在18歲生日那一天吹滅蠟燭宣佈“成年”就能一夕間成長,而是要在成年世界的規則下不停經歷“碰壁——調整——失敗——再來”的過程。成長要有計劃和方向,沒有參照獨自摸索總是困難的,因此在這個專區,我們集合了成年初期最常見的議題,參觀者可以在這裡為自己規劃出最佳路徑。

第六章而立(28~40歲)

三十而立,立於德、立於言、立於身。而立之年意味著更多的社會角色和更重的家庭責任。千頭萬緒的生活總能交叉作用出源源不斷的壓力和動力,緊密的日程裡甚至很難有屬於自己的天地。當參觀者來到這裡,相信他們能在學會正確梳理關係,轉換視角體諒他人的同時,也更好的探索出屬於個人空間的邊界。

第七章不惑(40~50歲):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不惑”是遇事能明辨不疑。在任何階段,時刻覺察和審視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不惑”,是面對人生挑戰最有力的彈藥。我們無法讓參觀者在這裡忘掉“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機,但願意提供給他們更多的空間和機會來聚焦自身,在這裡得到接納和共情。

第八章知非(50~65歲)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到了知非之年,個體往往能夠醒悟以往的過錯,更善於總結,更具備洞悉人生真諦的智慧。“退休”是這一階段要面臨的重要議題,在以往的觀念裡,“退休”總是指向喪失感和挫敗感,然而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退休之後卸下肩負多年的重擔,個體反而有更多的時間經歷開展興趣所在的各類活動。“知非”專區將充滿怡然自得的氛圍,節奏似乎也慢了下來,從這裡開始才是帶著通透的心態去享受人生。

第九章知命(65歲以後)

“知命”而非“認命”,事物生滅變化都由天命決定,身體機能的衰退是無法避免的,而智慧的增長卻沒有盡頭。在沒有進入這個人生階段的時候,人們對其持有的態度多為恐懼和迴避,總是希望延緩衰老的到來,這是一切生命體的生本能。對未來的恐懼通常源於未知。在“知命”區域,參觀者將提前認識未來要面對的生活,學會珍惜當下、體諒老者。

【心享世界】


“心享世界”涵蓋四個專區:


政府專區主要展示市政府社會心理服務工作成果以及社會心理服務建設的知識普及


大健康專區將涉及心理產品與服務等


創意集市將彙集眾多心理類小禮品和工藝品


媒體專區將全程記錄現場的盛大場景。


心理嘉年華,可視化看心理學 從胚胎到老年心理學如何發揮作用?

心理嘉年華,致力於給你一個可以體驗的心理旅程,識別下方的二維碼,預約門票啦!


與此同時,第十四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在嘉賓陣容和內容設置上也是硬核到底:20+場專家報告、20+場論壇對話、20+個工作坊,3場心理劇/音樂心理劇。同樣識別下方二維碼預約喲!


八月的會場,期待你的身影!


心理嘉年華,可視化看心理學 從胚胎到老年心理學如何發揮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