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撿到"傳家寶"當嫁妝,專家:不捐是犯罪,捐後獲得68元獎勵

少女撿到

湯泛冰瓷一坐春。長松林下的靈根。吉祥老子親拈出,個個教成百歲人。

在中國,文物收藏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有很多的文物收藏愛好者們都喜歡收藏文物。而在各種文物之中,瓷器更是收藏的最大熱門,在如此眾多的瓷器之中就有這麼一件南宋時期的龍泉滴舟,它不僅價值連城,甚至還曾落到了一個小姑娘手裡,差點成了嫁妝,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瓷器珍寶的身世

這件龍泉滴舟的身世可是不一般,我們大家都知道,瓷器的發展燒製技術在宋代是達到了一個頂峰。我們很輕易的就能想到宋代的各類名窯比如官窯,哥窯等。而在內行人看來,最為珍貴的瓷器反而並不是我們認為的五大名窯,而是我們所不瞭解的龍泉窯瓷器。

少女撿到

龍泉窯開創的時間是很早的,在三國時期就已經有龍泉窯瓷器的記載。並且直到清末才逐漸停產,在中國歷史上沒有第二個和龍泉窯存在時間一樣長的窯類了。龍泉窯位於現浙江省龍泉市,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

龍泉窯之所以珍貴的原因就是在它的瓷器花紋獨具特色,龍泉窯的胎較為輕薄,但是釉色卻十分厚重,且有著"紫口鐵足"的獨特特點。使其在眾多瓷器中具有極高的辨識度。龍泉窯在北宋時期的快速興起,離不開一種獨特的燒製技藝,也就是秘色瓷的燒製。

原來秘色瓷是北宋專門用作宮廷使用的一種瓷器,但最初並不是由龍泉窯燒製,而是由越窯燒製的。但由於秘色瓷的供應量逐漸加大,再加上越窯由於燒製方法陳舊等原因逐漸沒落,燒製秘色瓷的眾人就逐漸地落到了龍泉窯的身上。

少女撿到

野外撿到傳家寶

故事發生在1954年的春天,一位貧窮人家的少女何招娣在日常工作發現了一件稀世珍寶。在當時的窮苦人家每天都要上山打豬草餵豬,。然而,在她的挖掘過程中,她手中的鐮刀卻碰到了一個硬物,本來何招娣以為這就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誰知道撿起來一看竟然是一件瓷器,這件意外的發現使得何招娣徹夜難眠。

這件東西是綠色的,形狀像一條船,看起來不錯。所以女孩想都沒想想就把它帶回家了。回到家後何招娣就把這件東西拿給他的祖父看。這一看就讓何招娣的祖父大吃一驚,趕忙拿清水將這件東西仔細的洗乾淨。

何招娣的祖父仔細端詳著這件寶貝,這物件形似一艘小船。船艙裡還坐著兩個人閒聊,外面還有一個穿著椰紅色蓑衣的船伕。他正在爬天蓬的頂部,想把斗笠摘下來。人物的形象動靜結合,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貝,於是他就吩咐何招娣將這件東西收藏起來當成自己的嫁妝。

少女撿到

專家的建議

雖然何招娣的爺爺叫何招娣不能走漏了風聲,但是在貧窮的鄉下,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有什麼事情自然是瞞不過鄉親們的。大家紛紛傳說何招娣家撿到了寶貝,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到了龍泉鄉的文物管理部門。

文物管理部門聽這則消息後認為,這些寶貝應該是見證了龍泉鄉瓷器發展歷史的東西,應該予以保護,於是文物部門派出了工作者去到了何招娣家,見到了何招娣撿到的寶貝。就算是見識豐富的文物工作者們也對這件東西十分的驚奇。但是經過一番研討分析後,認為這件東西應該是燒製瓷器時用來順帶製成的"窯底貨",並不值錢。

雖然不值錢,但是文物部門還是想要收購下這個物件,畢竟龍泉鄉是燒製瓷器的老字號,每一件瓷器都見證者龍泉鄉的歷史,這件小船雖然不是出名的形制,但是構思獨特精緻,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佳品。

少女撿到

於是文物管理部門提出了對這件龍泉滴舟的收購。何招娣雖然在一開始很不情願。但是文物工作者們對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並且在聽到何招娣家中的困境後,決定用最高價也就是68元人民幣來收購這件龍泉滴舟。大家不要小看了這68元人民幣,在當時那個時代可是一筆鉅款。於是何招娣就將這件龍泉滴舟捐獻了出來,保存在了龍泉市當地的博物館。

鎮館之寶龍泉滴舟

沒想到這件龍泉滴舟在一次對外展覽後竟然廣受好評,大家認為這件龍泉滴舟採用了非常獨特的燒製形式,是一件獨一無二的佳品。這件事甚至驚動了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與許多的專家來到這裡觀察這件龍泉滴舟,受到了專家們的一致肯定,於是這件龍泉滴舟幾經輾轉,被收藏到了浙江省博物館中,被稱做南宋龍泉窯舟型硯滴。

少女撿到

何招娣與龍泉滴舟的重聚

而何招娣在將這件文物捐獻出去後,雖然很捨不得,但還是漸漸地淡忘了這件事,幾十年間何招娣勤勞致富,從一個貧窮人家的小女孩到進了國企衣食無憂,但是在一次偶然間聽到了浙江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件龍泉滴舟,何招娣一下就想到了這是自己兒時撿到的寶物,於是很想親眼看看這件寶物到底怎麼樣了。

但很不巧的是,當何招娣去到浙江省博物館準備買票參觀的時候,卻被告知博物館正好要開始為期很長一段時間的文物整理活動,很多文物都要放在倉庫中進行核對清查,何招娣想到自己好不容易來到浙江省博物館卻沒有看到寶物而心情十分的低落。

沒想到這是正巧博物館館長路過門口,在詢問了何招娣後哈哈大笑,表示自己當年也是去龍泉鄉研究龍泉滴舟的工作人員之一,聽說過何招娣的事情,於是將其請到了博物館中,讓她看到了自己少年時期撿到的寶物龍泉滴舟。

少女撿到

何招娣看到這件寶物心情當然十分激動,她告訴館長,她從來不後悔當時將這件東西捐獻出來的決定。但有時也會擔心這件文物沒有得到好的待遇或者被損壞,在今天看到完整的文物後何招娣也算是放下了心結,她感謝博物館對於龍泉鄉瓷器的完整保留,對於自己兒時撿到的寶物如今成了鎮館之寶十分的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