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鋁企困境暫時難以扭轉

3月底,鋁價頹勢未改,國內鋁廠努力採取應對措施,降低損失。


無論是公開的還是不公開的消息,都顯示鋁廠悄然通過或者提前大修的方式降低產量減虧,或者爭取降電價政策降本,或者等待煤炭、陽極等原材料價格下行的“配合”降本,總之鋁廠正在努力實施“極限成本”策略。


我國鋁企困境暫時難以扭轉

實際進展來看,降本效果趕不上價格的下滑速度,鋁廠虧損總量不斷累積擴大。隨著海外疫情爆發式蔓延,中國鋁及製品出口將出現大幅下滑。


在內需尚待復甦,外需又經受考驗的情況下,我國鋁企艱難的日子暫時難以扭轉。


鋁廠減產規模擴大 新產能投產推遲


阿拉丁(ALD)近期的調研顯示,鋁廠減產力度進一步加大。


截止3月30日,國內累計減、停產產能40.03萬噸(含已實施未完成部分)。


雖然看起來還不多,但是蔓延的態勢不容忽視。中鋁山西新材料自3月20日晚間開始停槽,預計4月8日停槽完畢,累計減產7萬噸;東興鋁業繼3月中旬減產10.2萬噸後,本週繼續停槽20餘臺再減產3萬噸,累計減產13.2萬噸;包括內蒙、山東和雲南的大型集團性企業,也開始關心市場運行的總體情況,根據外部變動考慮自身的適度調整。


相信4月份減產數字還會增加。在鋁廠減產的同時,新產能投產意願也有所下降,如雲南神火表示其第二段生產系列因市場原因暫緩投產,雲南文山和雲南宏泰雖然計劃4月底和8月底開始投產,綜合評估來看,投產節點能否如期真正實現依然存疑。


3月平均虧損超千元 預計4月虧損持續


鋁價震盪下行趨勢持續,原材料成本方面,2月份煤炭、氧化鋁、預焙陽極價格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漲,受原材料採購週期影響,3月份電解鋁成本整體表現出大幅上漲,初步評估3月份全國加權平均完全平均成本13335元/噸,與全月現貨均價12285元相比,噸鋁虧損1050元,如果按照當前現貨鋁錠11500元/噸的價格測算,虧損額超過1800元/噸。


當然3月下旬開始包括氧化鋁、煤炭、預焙陽極在內的主要原材料價格已開始呈現下滑趨勢,預計4月份成本會下滑。然而,4月份的鋁價預計難有好的表現,均價在12000元以內是大概率,所以行業虧損狀態將持續,還有可能繼續擴大。


鋁廠壓貨控價意願下降 出貨增多


鋁價在市場恐慌中跌破萬二後,較多電解鋁企業選擇不出貨,降低因鋁價持續下滑帶來的損失。


前一階段,疫情在中國國內得到有效控制,緩慢復甦的消費讓電解鋁企業覺得熬一段、挺一段就會慢慢好起來。


然而隨著海外疫情的大爆發,震中從歐洲轉向美洲,從意大利轉向美國,市場對全球消費的擔心與日俱增,這種預期不斷被打破甚至打消。


如國內某大型集團前期因市場判斷原因,產業鏈長,抗風險能力強,階段性建立產成品庫存,放緩出貨,並促使鋁杆和鋁棒的加工費高企。


隨著全球疫情和經濟大格局的變化,判斷重新建立,而且在微觀上對於企業來說,現金流不會長期減緩,該企業也改變策略並開始正常銷售。


這些調研預示著,後期大型企業建立庫存堅挺價格或者加工費的操作將明顯減少,未形成訂單的產成品在市場上的流動將逐漸恢復,市場價格和加工費很可能繼續承壓下行。


我國鋁企困境暫時難以扭轉

海外疫情蔓延 衝擊中國鋁產品出口


據海關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鋁及其製品、鋁輪轂全年出口量高達905萬噸。


以2020年前兩月出口市場情況來看,國內鋁及其製品累計出口量108.4萬噸,考慮3月出口市場尚未明顯受到疫情的影響,但在基準價大幅下滑影響下,部分出口訂單存在取消或重新議價的情況。


另外因訂單執行的滯後性因素,前兩個月國內出口更多是早籤的訂單,隨著歐美消費的下降,3月以後的出口情況並不樂觀,阿拉丁(ALD)預估3月鋁出口60萬噸左右,4-5月出口量預計將明顯下降。


這也意味著2020年1季度國內鋁及其製品出口量將下降至170萬噸左右的水平,相比2019年四季度的222.85萬噸降幅超過20%,預計上半年鋁及製品出口將下降約百萬噸。


有這樣一種說法很形象,疫情上半場是防控疫情蔓延,疫情下半場是儘快復工復產提振經濟。


中國正從上半場走向下半場。歐美國家因前期的鬆懈,倉促進入上半場,陷入與新冠病毒的鏖戰之中。


隨著歐美疫情的大爆發,越來越多的歐美國家企業也開始選擇居家隔離,足不出戶,帶來消費的直接下降。目前,歐、美、日、韓等整車製造業集中地合計已有超過100家汽車工廠處於停產狀態。


對中國國內鋁合金等多種形式鋁產品的出口帶來巨大影響,而作為中國國內消費大頭的出口的阻斷直接帶來內銷壓力的增加,使得鋁價反彈進一步承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