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立法”自覺接受人大監督 2019年甘肅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


3月31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聽取了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過去一年,甘肅全省政府系統更加自覺地接受省人大的監督,以促進依法行政為主線、落實重大部署為抓手,強化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推動,狠抓任務落實,全省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新成效,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開門立法”同時

自覺接受人大監督

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我省加強和改進地方立法工作,聚焦生態環保、保障民生、文化旅遊等重點,推進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科學立法。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了《甘肅省長城保護條例》等14件地方性法規,完成《甘肅省專項獎勵辦法》等17件政府規章的立、改、廢工作。在“開門立法”的同時,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全年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備省政府規章6件、規範性文件71件,全部通過審查備案,有效維護了法制的統一和權威。


全年審核省政府重大決策事項218件,召開合法性審核論證會10餘次。集中完成省直54個部門權責清單目錄合法性審核,共審查確認權力事項3568項、責任事項23245項。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新聘33名省政府法律顧問,實現省、市、縣三級政府法律顧問全覆蓋。同時,向省人大常委會提交省政府2018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並接受審議。加強行政複議監督,全年省政府受理行政複議案件136件,同比增長10.2%,糾正違法、不當行政行為,糾錯率達15.3%。認真履行政府行政應訴職責,依法辦理以省政府為被告的行政應訴案件64件、民事訴訟案件1件,辦理國務院裁決案件13件,無一案敗訴。全省審計監督促進增收節支34.44億元。


深化“減證便民”行動

取消審核證明事項1884項

2019年,依託甘肅政務服務網,完成全省政務服務平臺與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對接,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85%以上,高頻事項基本實現“最多跑一次”,市、縣兩級80%以上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分類受理。深化“減證便民”行動,梳理審核證明事項11814件、取消1884項。全省企業開辦時間全面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政銀便民通”在15家銀行、700多個網點開展業務。全年全省新增市場主體25.98萬戶。全省428個稅收優惠政策項目全部實現“不來即享”。全年減免稅費126.1億元。“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實現全覆蓋,全年共抽查市場主體170892戶、非市場主體10351戶,其中部門聯合抽查市場主體30860戶和非市場主體189戶,有效解決了對企業重複檢查的問題,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全省7.3萬戶次市場主體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1705戶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對16855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了任職限制,“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監管格局初步形成。


17427個村(社區)

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


“開門立法”自覺接受人大監督 2019年甘肅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


過去一年,甘肅省加快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完成省、市、縣三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設,1384個鄉鎮 (街道)、1.4萬多個村(社區)設立法律服務工作室,開通“12348”法律服務電話熱線,基本實現實體、網絡、熱線“三大平臺”一體發展。開展農民工欠薪問題治理,開闢農民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辦理討薪案件7093件,受援人數1.3萬人次、涉及欠薪9800多萬元,有力維護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全省17427個村(社區)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全年排查矛盾糾紛4萬多件、預防糾紛2萬多件、調處矛盾糾紛12萬多件。全省公安機關深入開展“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3個派出所榮獲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11個派出所獲省級首批命名,公安機關化解矛盾、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的作用更加凸顯。同時還開展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活動,對全省94個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進行了複核,有效促進了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

聲明:本文轉自“新甘肅”,在此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