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問題,三板的價值——新三板改革新政點評

新三板的改革註定是一場“道阻且長”的“持久戰”,必須在承認、保護和轉化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耐心謹慎地為自己爭取發展空間,不急不躁、迂迴前進。

銀泰證券股轉系統業務部總經理、《經濟學家週報》副主編張可亮先生做客北拓X混沌公益直播課,分享了《中國的問題,三板的價值——三板改革新政點評》主題課程。期間,分別從中國的目標、中國的探索、中國的問題、三板的價值、三板的完善五個方面闡述了他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深刻思考並全面解讀新三板核心政策改革。

北拓直播課回顧| 中國的問題,三板的價值——新三板改革新政點評

一、中國的目標

北拓直播課回顧| 中國的問題,三板的價值——新三板改革新政點評

中國的目標從古至今就是四個字:國泰民安。

如何做到國泰民安?一是經濟發展、二是政治穩定。換個角度說國泰民安就是對內要安居樂業、對外要獨立自主。

從秦漢時期到晚清,中國始終領先於世界,我們無法忘記帝國的輝煌與燦爛的文明。即使到了晚清,我們的GDP、城市建設也比西方國家更高、更發達。我們的大國雄心,擴土戍疆,為的都是百姓的安居樂業。

中國是現在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靠的是什麼?我想是我們民族精神,是《易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

二、中國的探索

北拓直播課回顧| 中國的問題,三板的價值——新三板改革新政點評

從鴉片戰爭開始,西方的槍炮打破了天朝的平靜,中國開始了一段百年的屈辱史和抗爭史。

上學的時候,每當講起這段歷史,我們都被教育過這樣一句話——“落後就要捱打”。我們當時真的落後了麼?哪裡落後了?是物質文明落後了還是精神文明落後了?當時的能人志士也在反思,思來想去認為洋人船堅炮利,我們是科技落後了,物質落後了,軍事落後了。梁啟超說要與西方人競爭,要“再度野蠻化自己”。所以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針指導下,掀起了洋務運動,開始學西方的蒸汽機、開礦山、修鐵路、造船廠、兵工廠、造軍艦,要“師夷強技以制夷”。可是1895年的甲午戰爭,卻標誌著搞了30多年的洋務運動宣告失敗。

這時,大家又開始反思,說光學西方這些器物不行,政治體制也要做改革,所以有光緒的百日維新,以及慈禧的清末憲政改革。可是未等實施,就被辛亥革命推翻。之後我們又開始學美國的議會制度,執行過程當中各個省爭執不休,毫無結果,社會反而更加動盪。於是有人勸說我們國家必須要有帝制,擁戴袁世凱復闢,可是復辟顯然不得民心,最終蔣介石帶領國民黨依託黃埔軍校的班底,通過北伐形式上統一了全國。但蔣介石所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未能取得勞苦大眾的支持,又被我黨和全國人民推翻,最終在1949年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說這是歷史的選擇,更是人民的選擇。

北拓直播課回顧| 中國的問題,三板的價值——新三板改革新政點評

新中國成立後的道路選擇,一開始是學前蘇聯走社會主義道路,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了近乎完整的工業體系。後來改革開放,向西方學習,逐步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經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黨中央一直承認我們政府的治理能力仍需不斷提高、市場經濟體系需要持續完善,這些都必須要通過繼續深化改革來解決。從經濟體制上講,現在的定位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的發揮政府作用”,這是堅持兩點論,“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這是中國特有的思維方式。

三、中國的問題

北拓直播課回顧| 中國的問題,三板的價值——新三板改革新政點評

1、市場的問題

中國走的這條路並沒有人走過,這是我們自己的探索,探索的過程自然會碰到很多問題,比如“市場”的問題,一方面是某些領域市場化程度不夠,一方面是過度市場化所帶來的很多問題。

市場經濟是整個人類的文明成果,必須要堅持,但也不能完全迷信,市場壟斷、唯利是圖,這是市場在微觀運行領域帶來的問題,也是資本的問題。

2、政府的問題

北拓直播課回顧| 中國的問題,三板的價值——新三板改革新政點評

我們講“要更好的發揮政府作用”,政府調控經濟的手段不外乎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經濟手段主要是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但由於邊際效益遞減,政策空間有限。積極財政政策主要靠基建投資拉動,一方面使得地方政府財政赤字負擔太重,帶來土地財政的問題,一方面帶來的是國進民退,對民間投資的擠出效應。貨幣政策主要靠放水,可貨幣傳導機制扭曲,每次放水帶來的都是房價暴漲,實體經濟依然得不到貸款。經濟手段不行了直接就行政命令,比如淘汰落後產能,在執行的時候被地方一刀切的關停並轉等等。

那麼,如何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政府既不能以簡政放權的名義,把所有責任都推向市場,放任市場壟斷,也不應以權力直接介入市場,這會帶來尋租、腐敗、打亂市場預期等副作用。所以今天,運用市場和發揮政府作用這兩種手段都碰到了新問題,下一步該怎麼辦呢?

3、問題的核心

北拓直播課回顧| 中國的問題,三板的價值——新三板改革新政點評

不可否認中國的工業,中國的互聯網都取得了快速的增長,但是中國的金融體系發展尚屬緩慢,並不能與中國的工業和互聯網經濟相匹配。

發展中國家最開始金融一般處於抑制狀態,中國也是經歷了金融抑制的階段,但是現在卻出現了金融異化。我國金融體系主要靠間接融資的銀行體系,銀行體系市場化改革後,變成了以盈利為目的獨立的市場主體,所以資金大都配置進了地產、國企、政府,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由於審核機制的原因,造成了部分科技型創新企業無奈遠離資本市場的情況。

要分析中國現在的問題,必須要從改革開放前後三四十年的探索實踐中去理解,要討論新三板市場的意義和價值,必須要回顧中國資本市場二三十年曲折發展的歷史,將其放在中國發展至今所面臨的宏大的歷史命題中思考,才能夠看清楚。

四、新三板的價值

北拓直播課回顧| 中國的問題,三板的價值——新三板改革新政點評

我在《文化政治經濟學:一個新的理論框架》中指出,金融才是當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應該將金融從經濟中獨立出來,成為介於“經濟”和“政治”之間的獨立一層,對應的也就是讓“金融”成為“市場”和“政府宏觀調控”的中間一層。

根據我給金融下的定義,金融的本質就是用各種方式將分散小額的資金歸集起來,變成集中大額的資金(資本)進行社會投資。現在社會“金融”有三種形式,一種是財政稅收,一種是銀行體系,另一種就是資本市場。財政稅收和銀行體系已經在用了,可是至關重要的資本市場因為早就異化,所以一直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這是制約我們國家經濟戰略轉型的最大瓶頸。

如果繼續推動新三板市場的建設,則可以補足這條短腿,將新三板建設成真正的資本市場,就不需要政府用行政命令,不需要用財政補貼來調整我國的產業結構升級,這些戰略新興產業完全可以靠新三板融到所需資金。政府的宏觀調控又多了一個工具,除了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之外,還可以用資本政策。

總結起來,新三板的最主要價值體現在市場化的配置資金資源。其次,新三板可以支持創新創業。第三,新三板可以重構權力、資本、勞動三者之間的關係。

五、三板的完善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企業端,一個是資金端。

企業端,一是要降成本。很多人一直呼籲要為企業減稅,降低企業負擔。可是在目前社會徵信體系不完備,稅收徵管體系不到位的情況下,如何做到公平、公正的減稅並不簡單。但是新三板市場,這些都是相對完備的,企業都是被審計過的,優先給新三板掛牌的企業減稅,也許可以成為減稅政策的一個突破口。

二是提效率。提高整個市場融資的效率,加快定增發行審核的效率等。

三是有預期。新三板建設需要時間表和路線圖。

從企業端講,改革措施大家已經談了很多,這裡我從資金端談談。我們都知道資金有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的三性要求,我也從這三個方面聊一下。

北拓直播課回顧| 中國的問題,三板的價值——新三板改革新政點評

一是投資新三板是否安全?如果大家認為新三板企業都是財務造假,都是坑,那肯定都不敢來投資,所以新三板必須嚴懲財務造假,保證資金不被財務造假所坑。二是流動性差,與價值投資相匹配的基本流動性必須要有。三是盈利性,只要把安全性、流動性做好了,是否盈利就看投資機構自己的本事了。

我認為未來新三板市場的建設要從這兩端同時考慮,不光要考慮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利益,同時要考慮資本的利益和資本的要求,即投資者對新三板的要求。

通過剛才回顧秦漢以來中國的歷史和民族精神,梳理建國後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和探索,我們找到了中國目前存在的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和思考,我認為新三板肩負著資本市場改革的重任,甚至代表著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新三板是有可能成為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之外,又一個有效的促進經濟發展的手段,而這個手段既不是單純的市場也不是政府的權力,我暫且將其稱之為“資本政策”。這一手段可以很好的彌合政府(權力)和市場(資本)的矛盾,從而找到一條新的經濟發展道路,這才是新三板真正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