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直擊|郭廣昌:去年不易今年更難 復星2020年的增長要靠“聚焦”

觀點地產網 港股年報披露期限的最後一天,復星國際公佈了2019年的全年業績表現。

翌日上午,董事長郭廣昌帶領聯席董事長汪群斌、聯席CEO陳啟宇、徐曉亮、CFO龔平再次現身網絡,為復星過去表現和未來發展與全球投資者進行分享。

在感謝了同事、客戶和投資者的支持後,郭廣昌坦言,“去年不易,今年更難,疫情對所有人,包括對復星,壓力還是蠻大的。”

危機到來時,沒有企業可以獨善其身,主席報告中,郭廣昌便形容這是百年一遇的全球危機。

尤其作為一家跨區域、跨產業的全球化企業,復星國際面臨的挑戰更為複雜。而如何穿越週期,考驗的則是企業家的智慧與格局。

對於成立28年,經歷了數次危機的復星,郭廣昌提出了2020的關鍵詞——聚焦,同時復星也在年初進行了一系列組織變陣。

從一個個危機中走來,再進入新的危機與挑戰,郭廣昌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地產營收增30%

事實上,自2018年國內海外投資開始收緊,復星國際的增長開始進入平緩階段。

數據顯示,2019年復星全年收入1429.8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55%的收入來自中國大陸,45%來自海外國家/地區;歸母淨利潤148億元,同比增長僅有10%。

具體從健康、快樂、富足三大板塊來看,快樂板塊依舊是營收的主要貢獻,而歸母淨利潤貢獻最多的這是富足板塊。

其中,以醫藥、康養為核心健康板塊總收入331.3億元,相比2018年增長了14%,歸母淨利潤15.6億元,同比增長了5%。

擁有豫園股份、復星旅文的快樂板塊實現總收入675.6億元,同比增長50%,歸母淨利潤28.26億元,增長24.2%。

以保險和金融業務為主的富足板塊總收入433.7億元,同比增長20%,實現歸母淨利潤104.1億,同比增長8%。

儘管健康和富足板塊的增速不大,但與地產業務相關的豫園股份和復星旅文卻成為復星國際收入排行第二及第三的兩個平臺。

CFO龔平也指出,快樂業務增長表現比較亮眼,對復星國際的整體利潤增長貢獻最大,達到28.27億元,同比增長24%,主要得益於復星旅文大幅增長,以及豫園股份的業績表現。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瞭解,豫園股份2019年全年營收達429億元,其中珠寶時尚業務貢獻營收204.5億元,物業開發則貢獻192億元,同比增長30%。

不過,從毛利表現看,珠寶時尚業務毛利率僅有8.4%,而物業開發毛利率則維持在29.3%。

因此,從利潤貢獻上,產城開發為主的地產業務為豫園股份貢獻了主要的利潤。

另外,復星旅文2019年實現收入173.37億元,歸屬股東利潤達6.08億元,較2018年增長97.4%。

其中,作為復星旅文第一個自主打造的旅遊項目,三亞亞特蘭蒂斯仍是復星引以為傲的項目。

據徐曉亮介紹,2019年亞特蘭蒂斯實現營業收入13.1億,“這個收入相當於周邊7-8個酒店全年營業總收入。”

然而,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旅遊、消費業遭受打擊,也將為豫園股份和復星旅文2020年的業績表現蒙上陰影。

對此,陳啟宇回應稱,“亞特蘭蒂斯上個月入住率已經恢復到67%,豫園春節期間肯定是生意受到很大影響,現在恢復也非常好。自營門店這塊基本上恢復到70%左右。”

另外他透露,未來快樂板塊將更強調零售的線上化,同時復星也會逐漸完善產品線格局。

“最近在進行一些整合併購,包括珠寶時尚和化妝品的領域,也都在進行產品組合的佈局。”

他認為,在這種環境下,可能會出現低估值產業整合機會,以醫藥行業為例,08年金融危機就曾出現過行業一次非常大的併購節點。

對於復星2019年的業績,資本市場給予的反應則更為真實。

截至4月1日收盤,復星國際當日下跌2.46個點,今年至今累積跌幅23%。

不過陳啟宇則認為當下的估值並未體現復星真正的價值,“復星的基礎資產是安全和穩健的,能夠不斷的貢獻可持續的利潤和現金流,創新資產都是在佈局潛力非常大的發展方向上。從這些角度來看,復星的價值還是低估的。”

有趣的是,為推動線上銷售,嚴肅的業績會結束後,郭廣昌轉身就與豫園股份董事長徐曉亮進行網絡直播帶貨。

據爆料,郭廣昌上線直播了大約5分鐘,就已有粉絲下單了一隻價值28800元的女包。

聚焦與組織變陣

不可否認,無論是全球經濟還是復星,2020年面臨的挑戰將更加艱鉅。

“聚焦”成為2020年復星的關鍵詞,為此,管理層也不遺餘力對此進行闡釋。

過去十年,通過不斷的對外投資,復星從原本以醫藥、地產和製造的三大主營業務的綜合企業,一步步轉變成為跨區域、跨產業、佈局全球的產業集團,繁雜的業務分佈和複雜的邏輯也令資本市場難以理解與評估。

陳啟宇稱,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復星可以說是進入到了第三階段——戰略聚焦的階段。

具體而言,聚焦健康、快樂、富足三大產業領域,做深度的深耕產業運營,同時從ROE的回報率角度,精選復星要聚焦的產業業務。

從投資的角度來講,陳啟宇指出,復星將完全改變以往在佈局階段的投資策略聚焦戰略控股的投資項目。

在區域上看,復星也在收縮,與過往的全球化擴張不同,未來中國市場將成為復星聚焦的核心區域。

為優化資產配置,復星也在保持一定的業務退出。據龔平透露,過去幾年,復星的投退平衡維持比較好的比例,投退在1到1.5之間,“未來公司將一如既往的專注投退平衡,這個是我們經營的紀律之一。”

危機之下,另一個重大的變化同樣發生在復星內部。

2月下旬,復星國際進行了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人事變動。聯合創始人汪群斌升任為公司聯席董事長,不再擔任公司CEO,原聯席總裁陳啟宇和徐曉亮,二人獲任為公司的聯席CEO,同時宣佈啟動高級管理人才輪崗制。

此前,郭廣昌以互為A、B角來解釋聯席制是為了加強整體領導力,並特別強調汪群斌升任聯席董事長,不存在所謂的“退居二線”的問題。

而業績會現場,汪群斌的回應也依舊官方,“未來我將投入更多精力到頂層設計、戰略制定和團隊發展上,共同推動復星全球業務穩定發展。在業務管理和運營層面,兩位聯席CEO合力,也會更有利於戰略聚焦家庭消費產業的快速落地。”

事實上,去年至今,受經濟形勢影響,從龍頭房企萬科、碧桂園、融創到復星國際這樣的綜合性企業,都陸續進行戰略上的收斂聚焦和組織架構調整。

而能否捱過這個漫長的冬天,考驗的還是企業來時的路與當下的選擇。

以下為復星國際有限公司2019年業績發佈會現場問答實錄:

現場提問:疫情對復星的整體影響如何,如何在疫情中把握機會,公司應對疫情的整體措施為何?

陳啟宇:疫情到底對公司當前的影響,未來的影響,公司下一步的舉措是什麼,實際上歸納起來,應該說就像剛才郭同學說的,疫情之下但凡是一個在市場上運行的企業,總是會受到疫情的影響。因為復星的產業維度,跨度和地域跨度的特性,一定有影響,但這種影響相對對復星來講也是有一定的分散度和地域和時空時間的差異。

在春節期間,包括之後的2月份,那可能是中國地區受到的影響,3月份以來,無論是旅遊,豫園等等業態,都在逐步的恢復,恢復到什麼程度呢?像旅文我們在疫情之前是處在發展最好的增速,各方面指標都非常好。

當前像亞特蘭蒂斯上個月入住率已經恢復到67%,還是在強勁的恢復。豫園春節期間肯定是生意受到影響,現在恢復也非常好。自營門店這塊基本上恢復到70%左右。

我們現金是非常充沛的,這意味著兩件事,一個我們還是可以活下去,很好的活下去,因為在重壓之下,企業第一要很好的活下去才有未來的發展。第二在充沛的現金流支持下,我們有低估值的產業整合。我覺得這個現在再持續一段時間,這種整合併購的機會,圍繞產業強,戰略性的機遇就出現。

在快樂板塊,我們強調的是零售的線上化,零售線上化會促動我們整個服務業態,零售業態,快樂時尚板塊的發展,我們也在完善快樂板塊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產品線格局,如果大家有心的話,最近也在進行一些整合併購,補充完善產品線。

富足板塊我們希望更加結合健康主題,特別在中國市場,醫療保險是一個新興產業板塊,我們要加大這個領域的發展。家庭產業的保險產品也是我們重點開拓的。科技+金融,是我們富足板塊接下來開拓的重點。

現場提問:請問復星C2M如何佈局,和產業運營的戰略如何,能不能介紹落地性的舉措?公司未來計劃以怎樣的方式,利用復星這個核心的大IP帶動家庭業務的協同發展和對消費者的宣傳?

徐曉亮:非常感謝這位投資者的問題,談到復星各個產業的C2M,一直說我們有三個維度。第一個,所有的產業首先自己要物理反應,自己要把C到M之間的距離縮短,怎麼能夠把供應鏈柔性化,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所有產業都是在做這道題目。這道題目的核心是一方面在產品端有更大的投入研發,投入設計。另外關鍵是你的供應鏈怎麼柔性化,最後在你的終端渠道這塊,必須完成線上線下的打通,這個是每一個產業都在做的。

第二個,產業在做自己的C2M,實際上C2M是可以化學反應,就是產業和產業之間進行互相的協同。這個協同裡面我們前面說到,在復星的生態裡面有很多這樣的案例,包括保險和醫療,普保和醫院產品的打通,同時看到醫療和養老的打通,當然也看到很多國際海外的IP和中國工業鏈的打通。

結合復星大IP,我們一直說復星是一個創新驅動的,圍繞家庭的消費產業集團的定位,核心客戶就是全球家庭。圍繞家庭的話,我們會有一個每年有一個大的IP的盛世活動,每年5月15日國際家庭日,復星每年會推出復星家年華,我們正在積極籌備2020年的515,復星會星選旗下的好產品,好產品上面是好品牌,好品牌上面是有好的產業集團的支撐,這些產業集團是能夠做到C2M,把這樣一些匯聚的產品通過我們515的國際家庭日跟全球更多的家庭進行直接的聯繫和掛鉤,從而也讓復星這個圍繞家庭的大IP和我們更多的家庭有一個親密的接觸,我們有這樣一些舉措。

現場提問:為什麼不加大分紅,提高股息率,2020年的派息率會延續嗎?還有是否會回購?

龔平:這個是很多投資人關心的問題。第一在過去五年如果看分紅政策,其實過去五年我們整個分紅還是在穩健的增長。過去五年連續增長是20%左右,其實我們每年的利潤增長是18%左右,大家看到公司還是在非常穩健的財務政策下不斷地加大分紅力度。

第二大家也許覺得今年的分紅可以更多一點,4毛錢港幣,考慮到整體今年大量的資產價值已經出來了,按照郭同學講的,復星善於利用每一次事件,每一次危機,真正讓戰略和組織更上一個臺階。我們也是覺得公司在分紅和捕捉再投資的機會,捕捉這一輪下跌帶來的機會之間的平衡,這是管理層的考慮。

2020年週期是不是分紅,這個不在討論範疇,沒辦法評論。

回購的話,應該講其實公司在過去兩到三年,我們已經累計花了差不多十幾億港幣在進行回購,市值管理上確實取得了成效,另外回購會帶來股票流動性的下降,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一直是秉承一個比較平衡的觀點去看,在合適的時間點進行回購。比如說回購針對股票的話,它的價格會跌破一個指數關口,並且股票它的交易價格已經明顯低於淨值,只有真正能為股東在流動性、價值這些角度綜合帶來創造更大價值的情況下才會考慮有計劃的安排。

現場提問:復星國際最近公告董事分工調整,強調戰略中心是深度產業運營,能說明嗎?可否介紹管理層輪崗機制,輪崗機制推進的進度如何?

汪群斌:這一次董事分工調整,主要進一步促進產業運營,當然也要進一步的發揮投資能力,所以我們郭董事長還是核心,我作為聯席董事長,主要還是協助郭董事長加強頂層設計,加強戰略制定,更多的時間關注人和團隊,包括機制,文化價值觀。兩位聯席CEO也是在復星都是老革命,在產業運營一線打仗,不斷的成長起來的。作為聯席總裁也是屢建戰功,他們作為聯席CEO以後能夠更多的推動整個組織在產業運營上的發展。

我們整個戰時組織,兩位聯席CEO都是在身先士卒的在推動。CFO和CHO通過輪崗,龔平,包括潘同學都是在一切業務,屢建戰功,這樣能夠更好的推動財務條線和人力資源條線,支持推動我們的產業運營。同時也要考慮我們投資能力的建設也不能弱化,我們也設立了首席投資官,雙輪驅動實現目標。

關於運營數據,主要關注幾個,第一個關注產品線和品牌,希望在所在的行業能夠數一數二。第二個關注產品線的企業,包括整個復星ROE能夠到15%以上。第三個是希望產業比重不斷增加。

關於第二個問題輪崗,前面已經講了,總部的輪崗,包括後臺的輪崗,我們和總部核心企業也在做輪崗,比如說聯席CFO原來就是CFO,中部的陳村林現在輪崗到南崗裡,總部和核心企業也都在做一些輪崗,所以在輪崗機制,將來複星一個重要的機制,也是一個常態。

本文源自觀點地產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