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2年高古玉收藏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乾貨經驗分享給玉友們

高古玉收藏,十分不容易,本文作為經驗分享,呈現給玉友們。

我的12年高古玉收藏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乾貨經驗分享給玉友們

一、無數個挑燈夜讀的日子

高古玉學習離不開知識,很多朋友說,紙上談兵不行,但我認為,沒有理論也不行。學習理論,且越紮實越好,有了理論做基礎,再應用到實踐中,從一線摸爬滾打,再對理論予以完善,我認為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我的12年高古玉收藏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乾貨經驗分享給玉友們

高古玉學習書籍,離不開出土標準器,也就是館藏品圖錄。在手裡沒有真品做教材的時候,館藏品無疑是最好的幫手。清晰的圖錄,以及放大很多倍的微距,讓我們能清晰感受到真品的特徵,是我們學習的法寶。

二、對古代人文的深入學習

如果離開了人文,離開了歷史,玉就是石頭,最多就是飾品,我們感受不到它的美好,也體會不到它的靈性。疫情期間,我看完了《大秦帝國》,對春秋戰國有了更多的瞭解,回過頭來感受東周的玉器,中原的風格、楚式風格、齊國風格、秦玉風格,都有所不同。這與國力有關,也與國家文化有關。

我的12年高古玉收藏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乾貨經驗分享給玉友們

玉是文化的載體,窺一斑而知全豹。我曾讀了《西周史》、《徐州漢墓與漢代社會研究》、《漢畫像石》等書籍,這些書,對我進一步認知玉器,有很大的幫助。養玉,覺不僅僅是擁有玉器,更是整個精神層面的昇華。

三、多看多感悟才能提高眼力

古玉鑑定是系統工程,離不開數據分析,離不開綜合對比,更離不開良好的心態。多看館藏品,多看館藏圖錄,而最有效的,是直接上手真品。

我的12年高古玉收藏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乾貨經驗分享給玉友們

上手真品是很多玉友難以逾越的障礙,因為手裡全是仿品,所以越研究越瞎。唯一的辦法,是全部封存,從零開始。先買一些大開門的標本、殘件、普品,仔細學習上面的工藝、沁色、皮殼等特徵,殘件的特徵與精品基本沒有區別,所以通過標本練眼力,是提升水平的最快辦法。

高古玉收藏不容易,只要喜歡,就是緣分。這條道路,有荊棘遍佈,有坎坷叢生,但只要我們的愛玉之心不死,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有美好的明天。加油,一起養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