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免稅延長2年,救命稻草來了,特斯拉喜大普奔,小鵬忙點贊

柳暗花明又一村,疫情之下的新能源車市場已降至冰點,沒想到昨晚新政一出,又出現峰迴路轉的一面。3月31日,國家發佈推動促進小汽車消費三大舉措,當中有一條最為矚目:為促進汽車消費,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

這簡直就是新能源車救命稻草啊!就在去年開始,國家新能源車補貼已逐漸退坡,沒有補貼的刺激,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慾望越來越低,新能源車企連連叫苦好日子到頭了。沒想到疫情還沒結束,這補貼又來了!劇情反轉得有點快,吃瓜群眾都驚呆了。

補貼免稅延長2年,是解藥嗎?

2019年開始,沸沸揚揚的新能源車補貼政策開始“退坡”。水位下降,誰在裸泳一清二楚,靠補貼過日子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開始了持續的下行趨勢。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0.6萬輛,同比下降4%,為近十年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

補貼免稅延長2年,救命稻草來了,特斯拉喜大普奔,小鵬忙點贊

進入2020年,疫情的影響讓新能源汽車市場雪上加霜。據統計數據顯示,1-2月新能源汽車生產5萬臺,同比下降63%,其中新能源車乘用車市場累計下降58%,市場嚴重低迷。

補貼對新能源車真的很重要嗎?這是肯定的。從全球新能源車市場來看,這個新興的市場的興衰,均要靠國家政府的相關扶持。特斯拉的全額補貼到在2018年12月底到期,美國新能源車市場受此影響,2019年銷量持續低迷,且被歐洲和中國反超。

補貼免稅延長2年,救命稻草來了,特斯拉喜大普奔,小鵬忙點贊

歐洲的新能源車市場1月同比增長122%,這和強制推行的歐盟排放新規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到2021年,歐洲汽車製造商生產的新車中,100%的車輛必須達到平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過95克,如果不達標,每輛車每克罰款95歐元!歐洲各大車企心裡也是苦啊,趕鴨子上架也得造新能源車。

目前,全球新能源車市場呈現出中國和歐洲兩虎相爭的局面,歐洲新能源車市場高速發展,轉型很快,中國必須跟上國際步伐。

補貼免稅延長2年,救命稻草來了,特斯拉喜大普奔,小鵬忙點贊

這麼一看,新出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的政策,竟能解決內憂,也能減少外患,來得正是時候。

據估算,新政的推出,將拉動國內新能源車2020年產量達到160萬臺,同比增長23%,對未來的中國新能源市場持續增長將有長遠的貢獻。

比亞迪、特斯拉、小鵬坐不住了

對於這項雪中送炭的新政,新能源車企大佬們的喜悅之情,自然難以掩蓋。

比亞迪汽車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三項新政)等於給低迷的車市注入一股強心劑,與地方形成合力,共同提振和引爆汽車消費市場。

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則在其微博對此表示:“喜大普奔”。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微博發文表示:“我相信這肯定是最近最大的政策利好,感謝政府!剛好我們認為2022年會是智能汽車的拐點開始,無縫接駁。”

新政之下,哪些新能源車最值得關注?

有沒有發現,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的新能源車推新速度放緩了,沒有了熱鬧的發佈會,也少了喧譁的技術競賽。新政一出,新能源車市場的春天降臨,敲鑼打鼓迎新政,消費者關注的目光又來了。

首當其衝的是小鵬P7,這臺小鵬傾力打造的新作,早於去年廣州車展已公開亮相,而上市時間則安排在今年4月。目前,小鵬P7的樣車已到達線下體驗店,最引入註明的,莫過於其NEDC綜合續航里程706km的超高性能。

補貼免稅延長2年,救命稻草來了,特斯拉喜大普奔,小鵬忙點贊

當然,更為關注的是小鵬P7的售價,此前小鵬P7曾發佈了入門級的後驅長續航版、後驅超長續航版和四驅高性能版的預售價,分別為24、27、37萬元。現在新政的刺激之下,最終售價會不會藉機提升?希望不會吧,小鵬的粉絲們不能再受打擊了。

另一款引人關注的車型,就是國產的特斯拉Model 3了。30萬元的售價,免購置稅,讓國產Model 3冠上了“國產電動車終結者”之名。不過,特斯拉老闆在推特上的“老賴”行為,為特斯拉軟件的減配門事件火上添油,特斯拉人設瞬間坍塌。

補貼免稅延長2年,救命稻草來了,特斯拉喜大普奔,小鵬忙點贊

特斯拉這匹狼,在國內新能車補貼退坡之下更顯得面目猙獰,現金補貼又了來,特斯拉還能繼續強勢嗎?別的不說,竟然你官方說“喜大普奔”,那麼給老車主升級軟件也是舉手之勞吧。要不,國產Model 3售價再降低一點?

【Nice車觀】

新政救市,在目前新能源車市場尚不成熟的環境下,的確是一劑強心針,說不定立馬讓新能源車市場再次煥發新機。但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的政策,未必是良藥。

補貼免稅延長2年,救命稻草來了,特斯拉喜大普奔,小鵬忙點贊

正如當初引入特斯拉這匹狼一樣,國內的市場要做大做強,需有更嚴酷的競爭方能經受考驗,並得到長遠的成長。各大新能源車車企,與其靜候新政救市,還不如從自身出發專研市場和技術,以最快的速度成長起來,才不怕風吹雨打。看看豐田和比亞迪的合資項目即將落成,兩大汽車巨頭還要強強合作,你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